APP下载

可可西里守护者

2017-10-18文图陈凯姿

今日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猎者巡山藏羚羊

文图|陈凯姿

可可西里守护者

文图|陈凯姿

布琼说:“申遗成功的可可西里,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今,对可可西里的保护,从动物延展到更大的生态圈,守护行动一直在路上,甚至担子更重。

索南达杰保护站外景

2017年7月7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锤定音,宣告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得到消息的那天下午,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布琼觉得“完成了一生的使命”。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境内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野生物种。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共拥有大小湖泊7000余个、古冰川255条。但因其气候环境恶劣,杳无人烟,人们给可可西里起了一个可怕的绰号—人类禁区。在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盗猎者难挡诱惑,赌命式地来到这里枪杀珍稀动物藏羚羊。时任玉树州治多县委副书记兼西部工作委员会书记的索南达杰是第一个把枪口对准盗猎分子的人。1994年,年仅40岁的索南达杰成了新中国历史上首位为保护藏羚羊而献出生命的官员。

23年如翻书简。2017年,第三代巡山队伍的指挥棒交到了布琼手中。藏语“布琼”是“小男孩”的意思。收治喂养小羊羔的时候,布琼轻轻抚摸着它们,笑得像个孩子,而当提及盗猎分子他却变了脸色。

“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已经近10年没有过枪响。”但布琼依然心有担忧:自1997年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几十名巡山队员用巨大牺牲换来可可西里今天的宁静。但如果我们不继续坚守,盗猎者仍将无孔不入,‘枪声’随时会响起。

布琼说:“申遗成功的 可可西里,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今,对可可西里的保护,从动物延展到更大的生态圈,守护行动一直在路上,甚至担子更重。

“舍命拼下来的可可西里”

第一声枪响犹在布琼耳边。在索南达杰牺牲的第二年,65名“临时工”加入巡山队,为守护藏羚羊而奋斗。

在职者中年龄最大的吕长征今年54岁,两次高原肺水肿几乎摧毁了他。

2002年12月,正在巡逻的吕长征突然感觉肺里“气不够用”,走几步就昏倒在地。经过两天一夜的抢救,医生看着病人已经不会闭合、沾着一层泥土的眼睑,告知家属:如果第二天中午12点没醒,就准备后事。11点半,医院的担架刚准备好,吕长征竟然醒了过来。

5年后,刚进山的吕长征感冒、咳嗽,出现了和之前一模一样的症状:肺罢工了,只有喉管上半截在吸气。这次又靠及时撤出打点滴、吸氧气保住了命。

2005年藏羚羊产羔季节,与吕长征同年入队的拉巴在运送物资途中遭遇车祸,被路过的解放军部队救起。拉巴前后经历了9次手术,借着十几枚螺丝固定的人造股骨头勉强行走。他仍记得当时的情景:整个身子夹在瘪掉的车里,左边膝盖烂得像爆米花

他们不约而同把这样的经历归于奇迹。

要知道,这一批巡山队员,是和盗猎分子真刀真枪干过的。

日常巡山一般计划10天,带上12天口粮。一旦下雨,车会陷入沼泽,队员们趴在泥地里用手挖,这头挖出来,那头又陷下去,来来回回,最糟时1公里要走3天。棕熊、狼、寒气和盗猎分子的枪,每一样都能置人于困境。

一旦发现盗猎者,巡山队便跟着车轮印进山,找个高的山梁住下,不带帐篷,也不抽烟、不做饭。一到晚上,寻光摸过去,就会抓住正在吃饭或睡觉的盗猎者。有时,亡命之徒也会开枪。一次,拉巴抓人后惊觉缴获的枪里子弹都已上膛。

盗猎者没能比巡山队员更坚强。2007年后,可可西里的枪声基本消失。藏羚羊从盗猎最猖獗时期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6万多只。直到申遗成功的今天,吕长征所说“舍命拼下来的可可西里”,总算等来一个结果。

如今的藏羚羊见了人、见了车,眼里再没当年的惊恐。12年后再上卓乃湖,拉巴热泪盈眶:“它们不跑了,但我们还记得。”

2003年,布琼赴保护区管理局任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管理局目前正式职工加起来只有37人,还有34人是“临时工”。一线职工平均每人管护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但还是有人愿意“把一辈子扔到这里”。“因为可可西里人爱可可西里。”布琼说,别的原因也解释不通。

布琼(左)和同事给藏羚羊喂奶

“愿她永远神秘”

每年5月始,生活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藏羚羊都前往卓乃湖产仔,原因至今仍未明。可可西里的神秘,就像藏族人“从娘胎出生就接受的文化”。

在可可西里保护站,老鼠时常出没。工作人员不会追、不会打,而是弓着背,双手手掌向外贴地,像哄孩子一样请出去。队员们说,它们是进来搬自己想要的东西,拿到就会出去,不会做什么坏事。

布琼说,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种环保理念。为此他拒绝接受“500万元灭鼠兔”的项目。“以前狼和鹰都是鼠、兔的天敌,人来了,它们离开,鼠、兔就多了。”

“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越来越多了,我们自己再不做好,多少年后它会更多地报复我们。”布琼自2011年任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以来,一直叮嘱司机按照原来留下的车辙走,尽可能不留下新的印迹。在路上,只要见到矿泉水瓶,他都会示意停车下来拾捡,遇到青蛙和刚孵化的雏鸟,也会小心避让。

这些年来,玉树人为保护三江源付出了很多。有人曾建议布琼在此发展旅游创收,被断然拒绝。布琼认为再多的钱也无法衡量这片湿地对整个气候的平衡和调节作用,申遗之后更要坚决予以保护。

巡山多年的布琼认为可可西里一旦被破坏,100年也恢复不了。他希望这种神秘感能一直保持,不要留下更多人类的足迹。“愿她永远神秘,人们远远看着、想着就行。”

布琼(左二)与巡山队员合影

“与湿地握手”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可可西里保护的力度,巡山队员的设备有了很大提升。可可西里已经基本没再出现过武装盗猎现象,藏羚羊种群逐渐恢复。

2017年8月29日下午,索南达杰保护站开通卫星通信固定站,并将在近几年延伸至可可西里所有保护站,可可西里成为中国四大无人区中首个接入互联网的地区。这为巡山队员反盗猎、反非法穿越、救援等日常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及科技支撑。保护区借助视频实时传输系统就可完成安全防卫、生态监测、访客识别等一系列工作。远程智力支援、科学研究在这里也将成为可能。

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可可西里生态的破坏日益严峻,守护者们肩上的担子并未减轻。

不久前,青海省气象科研所发布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卓乃湖系列湖泊群的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和盐湖面积与2016年同期相比,盐湖面积扩大4.5平方公里。这表明盐湖上游的卓乃湖、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均已失去部分储水功能,生态状况令人忧心。

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考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10月1日,《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严禁开山、采石、取土、采矿等活动,严禁擅自引进外来物种,严禁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擅自移动或破坏遗产地标识牌。

5年前,一批外国专家曾来到这片无人区,看到可可西里的保护现状,他们当即给出评语:中国真正在行动。

“选择留下的人,都背负着使命。”布琼说,以前大家只是保护藏羚羊,后来扩大到整个三江源生态体系,并延伸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同一天,玉树新博物馆正式开放。馆长尼玛江才告诉记者,博物馆收集、整理和展示三江源流域内的各类自然遗产,专门开设了可可西里展区,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传播。青海世界遗产办公室主任王志川说,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对可可西里做出生态环境检测总体规划;与科研机构、专业院校合作,提升队伍管理能力等等。

对于保护手段,布琼坦言:“由于可可西里本身的独特性,几乎无经验可借鉴,管理局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开创新的模式。”以前各保护区以公路为界,如今成立国家自然公园后,阿尔金山、羌塘、三江源和可可西里信息共享,保护效率提高了。

2017年7月27日至8月2日,首届上海国际绿色电影周在沪举行,《可可西里》入围其中。布琼说电影中最难忘的画面,是每年将失散小藏羚羊放归自然时,羊跑了一段路,还会回头瞅瞅,再继续往前。

“人类若能和这片湿地亲切握手,该有多好。”

陈凯姿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新闻 记者

猜你喜欢

猎者巡山藏羚羊
追踪盗猎者
藏羚羊如何安全“过公路”
再访可可西里
“我每天都会来巡山”
美法院判盗猎者看动画
医者与猎者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医者与猎者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