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
2017-10-17许婷
摘要:垫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又是惠及县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大事。垫江县自启动改革以来成果显著,但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仍需相当的努力,为此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垫江县
1 引言
垫江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垫江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农耕条件优越,素有“巴国粮仓”、“丝绸之乡”、“丹皮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长江中上游优质水果基地县。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深刻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解决长期积累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性矛盾、农村生态环境失衡、农民增收持续乏力问题,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央确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以来,垫江县积极践行,促进农产品供给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发展更活。垫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垫江县“三农”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关系到垫江县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垫江县自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持续优化产品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生产质量安全与基础保障,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成果较为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 垫江县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优势特色产业不突出,调结构有待深化
特色农产品面积不大、产量不高、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变化,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2.2 林业绿色产业发展滞后
垫江以康养为特色的林业绿色资源丰富但利用不足。林业产业发展也已经粗具规模,特别是在食用菌、山野菜、林果、中药、林中养殖、森林旅游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垫江县在发展林业产业方面,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基础不厚重;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三次产业融合严重滞后;推动产业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问题和不足。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一方面,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认识不够,垫江县一些休闲企业和基层部门,对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品牌意识较为模糊,品牌建设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多数人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磨练,缺少合作参与竞争的意识。多数企业实行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封闭式发展的经营模式,为认证而认证,不注重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建设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垫江县虽有一些农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但大多数农产品仍以初级产品出售,产品层次较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竞争力低下,只能走中低端消费之路,导致“有质有量没好价”的局面。
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育不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缺乏有效质押物,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同时缺乏对社会资金引入农业领域的引导机制,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涉农企业“小、散、杂”,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重视一产、轻视二产、忽视三产的现象尤为严重,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未形成一条配套完整、关系紧密、特色突出的产业链。垫江县虽然扶持建设了一批粮油、瓜果、畜产品、药材、苗木、种子等涉农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多数体制不活,经营管理不善,部分面临破产倒闭;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还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2.5 农产品流通不畅
改革开放以来,垫江虽然着力建设了一批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存、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少数乡镇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交易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商品化率低下、滞销。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正向引导作用。
3 垫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3.1 调优产品结构,促进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要突出“特色优势”。发展高效农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产品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调优品质,培育品牌。
二是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桑蚕、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按照每个村的地理条件,海拔高度及地理优势等,每村或几个村确定一个产业,防止乱、多、杂又成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发展壮大具有一定市场基础、规模效应明显、具有垫江特色的农产品。
围绕“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当前突出的是适度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农产品生产,推进粮改豆、粮改饲,适度控制玉米生产,促进供求平衡。调整区域布局与产品结构,规模化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生态畜牧。当前应着力打造垫江大米、垫江晚柚两个品牌,集中力量发展垫江优质农产品比如丹乡贡米、蜜柚、丹皮、中药材,大力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垫江优势产品比如柑橘、榨菜、蜜本南瓜、特色杂粮、香菇、花卉苗木,弱化发展垫江弱势产业,逐步淘汰垫江落后产能。
3.2 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广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
3.3 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一方面,引导农户种植,在种植之前,农户必须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学会错位看市场,不盲目跟风。除大宗粮食类产品外,尽量选择独特、稀少、珍贵的品种,市场缺什么种什么,保障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重视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准确定位销售的目标市场与销售渠道,重视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第三,借助电商销售,现在“互联网+”概念逐步兴起,将互联网技术贯穿农业生产、销售全过程,用信息技术引领农业发展,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让农民在家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作者简历:
许婷(1987.2--),女,陕西南郑人,重庆市垫江县委党校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