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017-10-17娄云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习惯老师教师

娄云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让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让被动的任务性阅读转化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

一、营造阅读环境,精心选择书目

安静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在教室及走廊光线较好且比较安静的角落设置图书角,使读书的孩子不受干扰,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准备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如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语文报》《安徒生童话》《民间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制订图书阅读时的规则,如走路轻、说话轻,拿放轻,看完书要懂得放回原处,放时封面向上、封底向下,看书时不折书、不撕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

二、了解学生特点,提高学生自信

如果学生喜欢短篇故事和知识性读物,老师就提供一些传记或历史故事,让学生建立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观念,无论是文字或图画,老师都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美感认知。学生们天性好奇,富于幻想,對于他们觉得好奇的事总是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老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孩子的特点,正确引导阅读相关书籍,让学生开拓思路,从而为学生学习各门功课奠定文字基础。学生们的生活阅历简单,知识、实践、心理、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真心实意地加以欣赏赞扬,激发孩子求新向上的愿望。

三、激发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是语文教师共同的心愿。在阅读中,存在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能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自己愿意阅读;教师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维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阅读任务;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设计不同的教法,把学生引上自己去理解课文的轨道,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关键;贯彻新课标的阅读教学要求时,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给予他们朗读的时间,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阅读气氛中体现出学生的个性、闪现出创造性的光辉,努力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四、明确阅读任务,找准阅读方法

阅读就是生活,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对于一个人生阅历有限的学生来说,阅读在丰富其经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正处于对阅读充满向往的年龄,老师就要多动脑筋,利用有的教材点燃学生渴望阅读的火花,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而阅读习惯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只要社会、学校、老师,父母重视阅读,并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五、培养阅读兴趣,助力学生阅读

老师可采取上网搜索并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目,然后让班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先阅读,给予他们阅读的时间,并要求他们读后谈感受,把这本书介绍给别的同学,激发其他学生读书的欲望,激发阅读兴趣;每个学生都要备有记录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文中精彩的语段,或者记录自己看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阅读一篇文章之后,用简要的话介绍内容,让别的同学对这篇文章也有所了解,充分激发别的同学想看这篇文章的欲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时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老师教师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好习惯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