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说好普通话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的思考

2017-10-17沈岚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双唇舌尖普通话

沈岚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了一次教师的面试。说实话,从一开始我就颇纳闷,因为自我介绍以后首先进行的是美文的诵读,作为一个一直教语文的老师,我感觉当今时代我们语文老师的朗读水平应该是很高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有待提高。几个语文老师,而且年龄都属中青年,有的看上去离开校园并不久,但他们的诵读确实让我不敢恭维。

其实,作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存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即使是临时拿着课本选文章,也应该是手到擒来。然而,在诵读环节,大多数教师居然读得毫无感情,也没有抑扬顿挫,关键是还有很多字音读错,实在是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记得在读大学时,普通话老师就教过我们:朗读,就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工作后又知道《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要具有诵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想,课标中是这样要求学生的,那么作为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呢?毕竟这是咱们语文教师谋生的必备技能啊!就像电工要会接电线,泥瓦工要会敷墙一样。这次的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说好、练好普通话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普通话训练呢?我个人的感受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形象的语音信号,就好比给文章配上一幅幅漂亮的插图一样,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并在自己的脑海里生成一幅幅图画,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引发学生与作品的共鸣。而学生在充分体验了作者感情并引发了共鸣的时候,才能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精华,从而得到思维训练和能力提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要敢于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读书。现实中,很多教师以课堂时间珍贵而拿来读书可惜为由,所以才重分析、讲解而轻诵读,这种观念和做法是不对的。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诵读,即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生共读。事实证明,反复诵读才能嚼出文本的味道来。今天,这篇文章和之前的重视课堂读书的文章主题是一致的,仍然是鼓励甚至强制教师一定要敢于在课堂上多读书,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不仅自己读,学生也要读。也许,有的老师会说,现在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学校有那么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我不会用用音像资料来朗读啊!可是,你想过没有,从那录音机里放出的标准的、生硬的、成人化的普通话,能比得上你声情并茂的示范吗?教情学情谁比你更清楚、谁更能把学生带进文本作者感情的世界啊?只能是我们老师。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一个意识,就是朗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己朗读能力的训练,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上好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教师朗读的重要作用,因为我们教师有声有色的示范性朗读才能让学生感觉是最亲切、最感人、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朗读能力训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当然,如何不断加强我们自身的朗读能力,我想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知道怎么做,不能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标语成为一纸空文。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足够地重视并且给予扎实的训练,必需形成习惯,不仅课堂上说普通话,课下任何时候都要有意识地说普通话。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练习普通话的心得。

1.多读绕口令

不同的绕口令锻炼不同的音的咬字。刚开始读时可能会有些拗口,先慢慢来,把拗口的地方慢慢顺过去,多读几次,找准了音再反复读读就好了。定期在班会上举行绕口令比赛,学生们很感兴趣,专注投入,氛围很好。竞赛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挖掘学生的潜力,是普通话训练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方式。还可以师生同赛,名曰“师生共读”,正应了咱们区新教育的主题。

2.多读散文、古诗词

多读课本中学到的散文、古诗词等,读的时候要放慢点,校准好音后再读。这里不仅限于课内的,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课外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里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精选出的美文。在班级和年级里可以定期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正契合了咱们区新教育里的“聆听窗外的声音”“每月一事”和“书香校园”的主题。

3.多读单个字、词、四字词

每天都读一些单个字、词、四字词等,如世界和平、义无反顾等。每天把字、词练好了,自己的语言水平自然也会变好。

4.多查字典

遇到不会的字尤其是多音字、生僻字,要及时查字典,找准读音后再去读,并做好笔记,养成积累的习惯。

5.加强口部操的训练

口部操包括唇的练习和舌的练习,以提高口腔控制能力,这对你的专业有所帮助。唇的练习:①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即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②咧,即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③撇,即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④绕,即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其实,这个练习是普通话训练中的基本训练,我开始也不喜欢,但是为了读准音,这个训练是非常有效地。说完唇的练习我们再来说一下舌的练习:①刮舌,即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②顶舌,即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③伸舌,即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④绕舌,即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⑤立舌,即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⑥舌打响;⑦捣舌。这些枯燥、机械的训练的确会让教师有点反感,特别是方言很重的教师更甚。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他们真的不喜欢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教师,无论你是教语文的还是教数学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将会使你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普通话是我国现代各民族人民普遍通用的共同語,是联合国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力量,青少年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对象,尤其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抓紧训练普通话,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对自己和学生都要严格要求、科学训练,并使之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地把普通话说准说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有效地生动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唇舌尖普通话
倾心之吻
舌尖上的疯狂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极密一抹潮色唇釉突显双唇魅惑
水漾蜜桃唇
舌尖上的疯狂(4)
舌尖上的疯狂(2)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