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2017-10-17冯焕
冯焕
摘要 学术范畴中的“水文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地下水运动现象及规律,对于现代化生产建设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尤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基础设施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得以建设,从而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也在凸显。本质上,水文地质工程建设中也同样存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并通过对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水文地质工程施工建设中提供稳定性保障措施,以供广大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地质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6)17—0040—02
随着现代化社会在更大范围内的建设行为,“地质安全”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地震、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都和水文地質学有密切的关系,而同时它又是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生产建设需要水平提升的基础上,水文地质工程以更有效的专业应用能力,决定了地质工程建设能力和发展方向,尤其是涉及水文指标、地下水位等问题,对地质环境影响更加直接和客观。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展开水文地质工程中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地质工程勘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文地质工程与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
简单地说,水文地质工程是一种涉及到“水文要素”的地质工程研究活动,强调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和审验,进而产生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维护的良性影响。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水文地质工程所涉及的要素可以从区域性气象资料数据中获得,包括具体参数、周期性数据和水文资料规律,特别是该区域内的降雨量、蒸发量,这些可以提供水文地质工程建设施工的一手资料。
水文地质工程所涉及要素和内容的宏观性较强,其中的核心是“地下水”,即在水文地质工程中要做好该区域水层储水结构的调查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水层的分布情况,如水位深浅、多少、聚集性等,而不同的岩土材料及结构对与地下水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建筑工程的地下部分一贯强调岩土结构特征,结合水文地质工程研究形成更有力的支持。
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对于地质愿景的影响分析是具有前瞻性的,并发挥着科学预见和指导的效果,有利于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例如,一定区域内年降水量大、蒸发量少,说明地下水蕴含量丰富,结合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判断出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包括水位变化下对建筑产生的安全性、稳定性影响,进而提供全方位的质量保护支持。从理论角度分析,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下降或频繁变化,都会导致对工程项目自身的破坏,如直接产生腐蚀性破坏,或间接产生的岩土结构未定型破坏。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地下水位下降而导致的建筑裂缝、沉降、坍塌等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证案例。
2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本身的影响分析
强调水文地质对工程项目影响的勘察是一个进步,它规避了局限于地质物理勘查的局限性,从地下水类型、变动幅度、升降规律、岩土层结构属性及含水层组织关系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对于工程项目地基的影响。“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的质量和安全性,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地基本身与地质环境的接触较为密切,因此要全方位勘察水文地质情况,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
第二,对于岩土层的影响。岩土层的材料、结构等受到地下水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类型的变化,例如膨胀性岩土层在吸收水分后会造成空间挤压,而在地下水下降之后,又重新收缩,在缩胀变化过程中就会造成岩土层软化,进而引起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现象。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塌陷、水质恶化,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对于地下水稳定性的影响。大部分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方向和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天然形成的深层地下水,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能够十分稳定地维护地表安全。但是,在人工建筑的影响下,尤其是高层建筑、水利工程等不断地向地下挖掘,会导致动水压力的变化,由此产生流砂、管涌等现象,给项目所在的地质环境造成不稳定因素。
第四,对于地下水成分的影响。地下水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与生态环境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矿物质接触后,各种可溶解性元素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不会发生过于激烈的变化,但基于化学反应会呈现出动态性的运动规律。当外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水文地质问题,很可能将地基与地下水腐蚀环境接触,在造成工程项目本身安全隐患的同时,也造成了地下水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地上工程的稳定性。
3实施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策略
1)强调前期调研工作,强化对地质水文的勘察分析很显然,在进行一项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地质勘察工作,基于水文地质工程对于地质环境影响角度出发,前期的调研工作不仅局限于工程项目所在的区域,还要集合气候资料、地理资料、生态信息、地形信息等。
一方面,采用切实调研的方法来勘察水文地质工程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地质环境下以及不同地质工程项目的需求差异,强调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要实现区别对待,为了不至于造成成本增加或数据无效的情况,可以提前预备一系列的备用方案,或者同时展开几个有效的勘察方案。另一方面,结合水文地质工程勘察的数据确保项目工程的有效规划、设计和部署。很显然,丰富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勘查资料是工程项目进行成本预算的重要依据,它既可以满足水文地质对工程项目影响的最小化,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
2)增强外部监督机制,避免地质环境的二次性伤害。水文地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人为施工要素,本着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应该进行一定的管理约束和施工监督,避免在这一过程中造成人为的二次伤害,而就目前现状来说,我国进行水文地质工程施工中,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这种破坏还不同于地面破坏,它基本上不存在修复可能性,一旦出现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威胁。因此,通过外部监督机制的协助,不断强调对施工中地质环境的“无害性”操作,是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
3)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部署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这其中基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好地布局生态环保的有效措施。其中,先进的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是满足工程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三要素平衡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水文地质工作创新的途径。一方面,科学性意味着便捷性,它可以将施工中造成的水文地质影响降到最低,并充分利用地质环境的种种优势。另一方面,各种先进的施工设备为先进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水文地质建设工程中都采取了以先进技术弥补现实条件不足的方案,如利用新型材料实现地基加固,地下水过滤技术、治理技术等。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项基础类建设的发展日益加快步伐,对于水文地质工程的相关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包括对地质环境的良性改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