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行为合理化过程及社工干预策略探讨
2017-10-17周婷
周婷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被大家所关注和担忧。本文从欺凌者欺凌行为合理化归因入手,找出欺凌行为重复的原因。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从欺凌者所在的系统介入,对欺凌行为进行反合理化干预。
关键词:校园欺凌;合理化;生态系统网络;反合理化
目前,校园欺凌事件在学生中发生的比例高居不下,引起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被欺凌者在身体或者语言方面的攻击和伤害,使其产生高焦虑感、高危机感、低安全感,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又称校园欺负行为,指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霸占他人物品或者侵犯他人权益等,致使他人产生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欺凌行为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 其中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言语欺凌和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是指欺凌者以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欺凌者实施人身攻击,如谩骂、羞辱等;直接身体欺凌是指欺凌者利用肢体行为直接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如斗殴,损坏或霸占被欺凌者的私人财产等;而间接的欺凌主要指的是排斥及其不理睬对方、诽谤等,以群体孤立的方式来伤害对方。
1 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对被欺凌者:产生焦虑难安、情绪郁闷等负面情绪。如若经常受到欺凌,会导致被欺凌者感到孤独、注意力分散、恐惧、失眠、学业荒废、设法逃学;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健康受损等消极后果,甚至可能引发自残、自杀。
对欺凌者本身:由于欺凌行为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反社会行为,欺凌者通常有较长期欺凌他人的习惯。欺凌者可能会长时间的沉溺于反社会的行为模式当中,导致自身行为失调,从惯性的一般性暴力行为逐渐演变成暴力犯罪;也可能会因无法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而产生抑郁、烦闷等不良情绪,贻害一生。
对同伴群体:感到恐惧、焦虑、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灵创伤。青少年时期是体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如果欺凌者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会从中汲取和学习反面的生活经验,树立起错误的榜样,甚至习得和模仿欺凌者的行为。
对学校环境:欺凌行为损害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导向,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自残、自杀等反社会的道路,危害了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欺凌者行为合理化过程
合理化:当追求某一目标无法实现时,个体会找一些理由让自己释怀和开脱,使自己在心理上获得慰藉,对于不愿承认的事实会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反社会行为。
换言之,“合理化”就是通过编制“合理”的理由为自己减少谴责、躲避惩罚的过程。欺凌者的失范行为是一个欺凌者不断“合理化”归因的过程。
要纠正欺凌者错误的“合理化”理念,就要了解欺凌者欺凌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对欺凌行为“合理化”建构主要包括:
(一)欺凌首因(欺凌行为的动力机制,欺凌的目的和原因);
(二)欺凌后果(欺凌行为发生后的影响,他人的态度或者行为变化);
(三)再欺凌前因(上次欺凌行为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为欺凌事件再次发生的动力和引导)。
(四)再欺凌后果(继续受到上次欺凌行为的强化和引导,逐渐养成习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会继续放纵自己的失范行为及社会偏差行为)。
欺凌者对自己欺凌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淡化和自我赦免、分离信念、找借口/理由的过程。
1.行为的合理性。在行为的认知方面,青少年认为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交往方式。青少年时期是同伴经历最为丰富的时期,易形成小团体,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相似的行为,有颇高的认同感。同伴群体的影响深远持久,若在同伴群体中欺凌行为具有普遍性,那欺凌者便否定自己欺凌行为的个性危害。通过自我辩护,让同伴肯定自己的行为,由此来获得自我赦免和救赎。同时,又会强化欺凌者的合理化认知,为自己下一次的欺凌行为奠定了基础。
2.欺凌是没有惩罚的。“既然法律都没有规定我的行为是违法的,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惩罚和处置,那么欺凌行为就是合理合法的。”欺凌行为发生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欺凌者以恐吓的方式来掩盖欺凌行为。欺凌行为能满足欺凌者的暴力欲望,且免受责罚。当欺凌事件被师长知晓时,老师的淡化及家长的庇护和“摆平”,贴上 “孩子还小不懂事”的标签来减轻对孩子欺凌行为的惩罚。而欺凌者则会进行选择性记忆,认为自己是 “合理性” 年龄行为,不构成欺凌。欺凌者不能意识到行为错误性,失范偏差行为没有被责罚,这种掩盖和淡化的解决方式降低了欺凌者的罪恶感,获得心理释放,欺凌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为下一次的欺凌行为制造诱因。
3.相反的证据。欺凌者为了降低惩罚,采用负面的例子来为自己的欺凌行為做辩护。例如我的这个行为是合理的,出自所谓的兄弟义气。同时,在群体性的欺凌中,我只是旁观附和,是可以被谅解的。抑或是,这是初次行为,欺凌行为没有常态化,并举出同伴中,或者大众媒体中的反面“榜样”例子,那些次数多,造成的危害较大的例子来获得心理安宁,“合理化”归因来逃避惩罚。
4.危害程度认知。欺凌者会找其他理由来淡化自己的罪恶感,通过降低其行为的危害性来为自己开脱。对于言语攻击,例如侮辱、嘲讽或者恐吓会被解释为“一个玩笑”,对于身体攻击,例如殴打、推等则被解释为 “不会造成很大危害的行为”。欺凌者没有意识到,也不去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对欺凌者构成的身心伤害,仅从自我认知出发,尽可能降低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实现自我赦免。
5.价值观合理性。受家庭教育影响,遇到矛盾就会进行言语攻击或肢体暴力。家庭的潜移默化致使欺凌者无法意识到欺凌行为,在社会公共场合和各媒体中,语言及肢体暴力在媒体或现实中常态化上演,大众价值观将其正常化、合理化。欺凌者认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合理的、能够被理解和接纳的行为。endprint
通过上述对欺凌者欺凌行为合理化的总结,了解到欺凌行为从诱因到发生,到重复发生,欺凌者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归因受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欺凌者为欺凌行为找到合理化的借口,找到“积极性”和“正面性”的原因,通过补偿性的辩护来获得自我安慰和赦免,淡化自己的罪恶和不安,实现自我内心平衡和安宁。欺凌者合理化的过程,为欺凌行为的再发生埋下了伏笔,强化和巩固了欺凌行为合理化的认知。
3 反合理化的生态系统干预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不孤立、不片面,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日常生活直接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同伴;还受到与直接环境相联结的环境影响,如学校、社区;同时,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如大众媒体、社会、政府系统等等。也就是说,欺凌者欺凌行为合理化归因,受到了其所处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环境的影响。因此,通过干预欺凌者所处的系统,进而对其所谓的“合理化”行为进行预防和介入。
(一)欺凌者宏观系统干预
1.大众媒体的正确导向
随着网络文化、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在社会中兴起了传播快、内容杂、覆盖广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群体密切相关的网络游戏中,充斥着负面的示范和引导,通过暴力,以血腥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学生在意识中把暴力常态化,致使虚拟和现实相混淆。
社会和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共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欺凌相关政策和倡导的宣传,让大家明确校园欺凌的界定、类型及其危害。提高大家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度和关注度,宣传社会正能量,为欺凌者“反合理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正面的榜样作用。
2.普法,让法律的保驾护航
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有效的应对机制、完善的处置法令。目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及其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所有中小学校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全方位提升校园安全。通过建立起社会普遍认可的法律和制度,普及“反欺凌”相关政策,强化对社会对欺凌的了解和认知。使欺凌者理解进而认同,正向引导欺凌者认知与行为的合理化。
(二)欺凌者中观系统干预
1.友善社区的建设
社区是除学校外接触最多的场所,对学生影响较为直接的地方,但目前社区教育缺乏中对青少年的德育引导和教育。
从欺凌者所居住的社区进行干预,重视社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创建文明友爱社区,营造良好社区氛围。同时,从学生家庭入手,组合家长群体,干部、居民联和动员,采用社区宣传栏、印发宣传单、开展座谈会或者讲座、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培养和强化青少年友善道德的行为。通过“普遍化”的观念渗透和行为引导,欺凌者逐渐承认并遵循这一规范,引导欺凌者在人际交往中观念的合理化、行为的友善化。
2.和谐校园的建设
面对目前频发的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应制定一套处理欺凌事件的规章制度,处理制度化、程序化、统一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备心理站和社工站,使社工入驻校园。以社工为纽带,使社工和班级挂钩,社工和心理老师挂钩。加强对欺凌的关注、设置专门预防校园欺凌的岗位、加强对教师反欺凌的敏感度和处理技能的培训。除此之外,校园还要进行反暴力、反欺凌相关的宣传,开相应的宣传活动,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学生们的“070零欺凌”意识,共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学校建立起“共同的、普遍的”道德规范体系来引导,建立起同质性的伦理观念,欺凌者在意识中就会趋于接纳认可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进而对原先“合理化”归因进行修正。
(三)欺凌者微观系统干预
1.欺凌者本身的介入
首先与欺凌者建立信任关系,普及相关的政策,并对其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开展个案,与欺凌者进行会谈,了解欺凌者本身对欺凌事件的态度看法;如何引发;为何以这种方式解决矛盾;是否知晓自己的行为是欺凌行为;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带来什么伤害吗?等等。通过情境模仿再现,让欺凌者角色扮演,促使欺凌者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从而实现符合社会规范、亲社会的角色期望。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反“合理化”的介入,引导欺凌者去自省、学习如何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矛盾。
2.教师的介入
老师凌驾于学生的权利系统之上,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学生的思想及其行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任何欺凌失范行为都是有苗头,有迹可循的,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去察觉、了解、干预及其制止。发现欺凌的潜在隐患,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去处理和应对,及时向学校和家长通报相关情况,较快进入欺凌事件的干预和介入阶段。教师要避免对欺凌事件“合理化”的错误归因和淡化掩盖。
3.家长的介入
家长的认知、行为对孩子有导向和榜样作用。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知、界定及其态度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要纠正家长在旧观念里对欺凌事件的“合理化归因”。
社工通过个别会谈、小组、社区氛围营造等多种宣传方式,让家长明确校园欺凌的界定,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对欺凌事件的关注意识。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及时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在价值观及其认知上,纠正欺凌者的“合理化”思维模式。
4.同伴的介入
通常欺凌者都有較广的交际圈,有一群“志同道合”伙伴,他们具有相似的行为和认知。其中一个同伴的欺凌行为,对其他人都有“榜样”和“示范”作用。
因此,社工要针对这群具有同质性的群体进行介入,采用小组的方式,纠正他们的不合理认知,避免出现失范行为“合理化”的小团体。建立起合理的认知模式,并矫正他们的偏差行为,进行正确的示范并树立模范榜样。同时,社工可以隐蔽的方式,在各个班级设置联络人,对班级同学的行为监督并报告。
参考文献
[1]刘琳;程婕宁.浅谈校园欺凌[J].科教导刊.2013(5).
[2]孙临美;林玲.儿童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归因及对策[J].校园心理.2009(03).
[3]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4).
[4]菲利斯·卡夫曼·古特斯坦《对校园欺凌说不!》(D)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姜晓光,王强,白羽.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J].辽宁教育,2016,(18).
[6]姜辰颖.校园暴力现象现状分析[J]..社会心理科.2016(9).
[7]杨玲玲.合理化行为矫正初探教育教学研究 2012年(87).
[8]周佳桦.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OI:10.16550/j.cnki.2095-9214.2016.29.076
[9]吴艳.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思考.宁夏教育科研总第 126 期 育人论坛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General,No. 126
[10]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编著.-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