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克什克腾旗耕地渐变类型区划分的浅析

2017-10-17赵璐杜文雯

西部资源 2017年4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土地利用

赵璐+杜文雯

摘要:耕地是一个国家安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粮食产量更是关乎人民生存的核心,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强调的“到2030年‘耕地保有量为18.25亿亩作为各项指标之首”。除了耕地保有量外,耕地等别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了解耕地等别变化趋势就是耕地等别监测的核心内容,如何确定耕地渐变区类型,如何确立渐变区类型的主要因素,这是我们讨论的关键问题,本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为例,针对确立渐变区类型方法与考量进行浅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渐变类型;耕地质量;数据监测

1.国内发展趋势

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状况,土壤作为土地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我国粮食生产多以通过良种、化肥、农药和扩大播种面积实现的,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予以额外重视,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以7~13等耕地为主,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78.10%。监测现有耕地等级变化,对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更好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1国内相关监测的相关工作

国家出台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全国卷和31个分省卷,在农用地分等和标准样地方面对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依据作物生产原理,构建全国统一标准耕作制度下,以制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为基础,对土地自然质量、利用水平、经济水平逐级修正评定耕地的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的评价体系。而在土地利用监测方面从1996年开始我国已经利用TM卫星数据、Spot卫星数据等以非农建设用地扩展占用耕地为重点,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且在近些年国土资源部连续每年下达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任务。

1.2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监测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于2014开始开展年度监测试点工作,从2015年至今全面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年度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并陆续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

2.渐变类型区内涵与划分的目的

2.1渐变类型区的内涵

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依据自然条件和利用条件,将耕地以限制因素和变化情况进行分区(同一个分区内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及耕地质量等别影响因素变化相对一致,不同分区内耕地自然条件和利用条件有明显差异),经过专家分析论证最终确立全自治区共划分四个渐变区类型,分别为:逐步干旱型、水土流失型、盐化碱化型以及沙化型;并依据类型区确定了主导因素及驱动因子。

2.2渐变类型区划分的目的

一方面,依据划定的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耕地进行质量等别监测,针对每个分区耕地质量限制因素及变化情况设置监测因素指标体系,提高监测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渐变区耕地质量年度变化较小,若每年在所有县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监测工作对监测工作精度提升不明显,而且工作成本过高,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基于划定的内蒙古自治区级的监测分区实施开展轮转监测。可以有效地解决耕地资源质量全面监测与长期监测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实施掌握我国耕地资源质量动态变化,提供有效的方法。

3.技术方法

渐变类型区划分采用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区并组合。具体做法是以旗县为单位,综合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耕地利用限制因素、行政区划和划分原则进行各类要素分区归并综合。

3.1地理综合法

地理综合法一般是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人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经济、文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并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概况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范围内的整体的地理特征。

3.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在本研究区内的影响耕地质量的各因素,通过统计指数体系分析,影响耕地质量几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最大功用,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和联系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得出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的本质概况。

3.3空间叠置法

在有條件的基础上对全区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行政区划等主要影响自然要素进行叠置分析,并参考耕地利用限制因素和行政区划来确定渐变区类型的区域界线。

3.4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系统支撑,对研究区内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的综合技术系统。

4.以克什克腾旗为例具体分析

4.1气候、地形地貌分析

国家《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分区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包括东北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西北区三个一级区和大小兴安岭山地区、松嫩平原区、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后山坝上高原区、河套银川平原区、内蒙古草原区、阿拉善高原区7个二级区。标准耕作制度分区的复种条件均为一年一熟。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km,东西宽170km,总面积18911.46k㎡。地理坐标:东经116°21'~118°26',北纬42°23'~44°15'之间。东北与林西县为邻,东南与翁牛特旗、赤峰市郊区相连,南靠河北省围场县,西部、北部与锡林郭勒盟接壤。

且克什克腾旗位于大兴安岭丘陵区域,该区域涉及大兴安岭东南丘陵区、西辽河平原、燕山山地丘陵地区,区域内大部分土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土壤肥力高,耕地集中连片,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气候温和,土壤多为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褐土等。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水稻,甜菜等,经济作物有蓖麻、向日葵等。endprint

4.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克什克腾旗2014年度变更调查成果,2014年全旗耕地总面积为86869.75h㎡,其中水浇地面积为7683.85h㎡,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8.85%,主要分布在芝瑞镇、土城子镇;旱地面积为79185.89h㎡,占全旗耕地总面积91.15%,主要分布在经棚镇、宇宙地镇、土城子镇。

克什克腾旗国家利用等别共划分为13等、14等、15等三个等别,13等面积为6323.86h㎡,占全旗耕地面积的7.28%,全旗除红山子乡、达日罕乌拉苏木、巴彦查干苏木、国有单位外其余乡镇均有分布。14等面积为25674.83h㎡,占全旗耕地的29.56%,全旗除达来诺日镇、达日罕乌拉苏木、巴彦查干苏木外均有分布。15等面积为54871.06h㎡,占全旗耕地面积的63.16%全旗各乡镇均有分布。

4.3水文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分区共划分一级区5个,分别为松花江、遼河、海河、黄河和西北诸河;二级区13个,其中松花江2个、辽河4个、海河2个、黄河3个、西北诸河2个;三级区26个,其中松花江6个、辽河6个、海河3个、黄河7个、西北诸河4个;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辽河流域,辽河一级区划分为西辽河、辽河干流、东辽河和沿黄渤海诸河四个二级区。

克什克腾旗水系资源较为发达,北有两条水系,西有达来诺尔湖,东南有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贯穿其中。

4.4土壤侵蚀度分析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侵蚀集,克什克腾旗东面为水力侵蚀,东北侧水力侵蚀较为严重;西面为风力侵蚀;而在克什克腾旗南面中部则是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的交叉区域(见图5)。

5.克什克腾旗渐变类型区的确立

结语

依据渐变区类型划分的方法,通过气候、地形地貌分区、水文分区、气候分区、土壤侵蚀分区等自然要素分区与耕地质量限制因素、行政区分区的数据进行汇总,发现由北向南有较为明显的分区线,之后经过专家论证,在保证基本行政村的完整性,地形地貌、土壤侵蚀、气候等各方面的合理性,保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一致性等基本原则下,最终确定克什克腾旗渐变类型区类型为:沙化型和水土流失型。具体类型区分布见图6。

耕地等别监测已经成为年度性常态工作,对全内蒙古自治区的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区的划分,为之后设立耕地质量渐变监测单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年度监测工作的数据监测内容上提供了技术依据。

本论文则通过克什克腾旗为例,浅析了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区划分的方式、方法以及各项原则与意义。而自治区的划分则由各个旗县划分合理后汇总统一融合而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土地利用
略谈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