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扇的自述
2017-10-17花花
花花
我是家居生活中常见的小家电,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是我陪伴人们走过酷热难耐的炎夏——我就是电扇。
现在,我们电扇家族不断壮大,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但可以自動设置,还有遥控功能,非常方便。可你知道我们家族的进化史吗?
1908年,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舍弃了原有的繁琐装饰,由此奠定了现代电扇的基本外形。我第一次在中国被生产是1916年,发明者杨济川在上海四川路横浜桥开办生产变压器的工厂,以“中华民族更生”之意,取名为华生电器制造厂。1925年,我们家族的明星“华生电扇”正式投产。
华生电扇改进了防护扇原始的直线造型,代以八根波浪形曲线,再配以永不过时的黑色和银色、古典式的底座和灯罩,与当时的西方设计相比毫不逊色。第一批华生电扇上市后,在苏州设置了公开实验展示橱窗,一天24小时不停地旋转,一连转了6个月,从此声名鹊起。
现在看来,华生牌国产电扇的外观设计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颇具现代之美,始终是我们家族最具视觉吸引力的一员。
后来,华生电扇在设计上一直处于小修小改的状态,并未有大的变动。直至1964年,它增加了角度盘,成为双重摇摆机构。
1973年,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的吴祖慈老师与工厂共同研发了FT35-1型台式电扇,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品造型革新。他们用数根带圆弧的折线构成网罩,使之不仅更安全,造型也更饱满流畅。
这款电扇的颜色也成为一代人的夏日记忆。淡蓝、浅绿的色系为居室带去了一抹亮色,而其简化版本也因低廉的价格走进了更多家庭。
电扇家族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普及,那时流行的有落地扇、吊扇和台扇,它们多以金属为主要材质,非常笨重。在控制方面也比较呆板,只有风速档位及转头等简单调节功能。
吊扇曾一度受欢迎,几乎每间教室都有它的身影。它的优势是风能吹到的范围很广。但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连接天花板的部分太细,很多人都害怕旋转中的吊扇从天花板上掉下来。
和吊扇相比,台扇和落地扇虽然价格昂贵,但安全性(心理上)和实用性要更好。那时的夏天,若能在铁质叶片特有的“嗡嗡”声中睡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吊扇和老式的铁质电扇被更轻便、以塑料为材质的电扇取代。功能方面,定时功能开始普及,操作方式也从以前的旋钮操作变成了按键和触摸式操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扇家族也迎来了很多新成员,如塔扇、无叶电扇、变频电扇、喷雾电扇、冷风电扇等。
塔扇又叫对流扇,它的造型犹如一座挺拔的大厦。在塔扇的内部安装了一个垂直的风轮风叶,在风轮转动时形成风压、产生离心风力, 再通过内部的导风壁将风传送出去。由于塔扇的出风口为条状并垂直地面,所以吹出的风为立体状的气流墙,可以称之为“风幕”。
塔扇能吹出大面积均匀的柔风,如果搭配空调使用,室内就能形成气流的循环,360°无死角送风,让每个角落都清爽怡人。它的缺点是送风量不会太大,而且由于其风筒安装在机身内部,拆卸麻烦,因此清洁和维护都不方便。
无叶电扇“扇”如其名,它没有扇叶。其原理是利用喷气式飞机引擎及汽车涡轮增压中的技术,通过底部的吸风孔吸入空气,圆环边缘内部隐藏的叶轮则把空气以圆形轨迹喷出,形成一股不间断的冷空气流。
无叶电扇造型简约,方便清洗,吹出的风也稳定均匀,不会让人感觉太冷。而且由于没有扇叶,和普通的电扇比,安全系数也更高。
变频电扇在常规的电扇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变频器,用来调整电扇转速的控制系统,让电扇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相比普通风扇,变频电扇节能、省电,噪音也小,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出风方式。用户可根据季节、温度、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设置,实现私人定制的专属凉风。
喷雾电扇与传统的电扇在外观设计上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可以利用连接的自来水或水箱里的水喷出水雾。这些水雾可以降温、减少粉尘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
冷风电扇拥有一个水箱,电扇利用水箱里的水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变冷,最终通过风轮被吹出来。如果加入发热装置,冷风电扇还可以吹出暖风,所以又被称为冷暖电扇。
除了以上这些身怀绝技的成员之外,电扇家族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这样看来,我们还会陪伴人类走过很长一段时间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