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与京剧之服饰艺术比较研究
2017-10-17程雅娟
程雅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原来的前身是“徽剧”,是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其它地方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合而最终形成。而“锡剧”前称“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是一种有着深刻历史积淀的地方戏剧。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这两种剧种起源在地域上距离并不远,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而且是在舞台艺术上特别是服饰艺术上相互借鉴与影响,对其比较研究更能剖析出两种剧目艺术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性。本文将针对两个剧种常用的几种表演服饰进行案例分析,对中国传统表演戏剧服饰进行追根溯源研究。
一、锡剧与京剧服饰典型分析
中国戏曲服饰最大特征即程式性与范制化,也就是说固定曲目的角色都有其严格的服饰样式,这种规制包括了服饰形制、颜色、纹饰、搭配等等。男角与女角、文与武、老与少,乃至生旦净末丑都有其自身象征性的服饰,以下将京剧与锡剧中共同的一些典型服饰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两种戏剧服饰之间的共同处与差异性,以及其后所蕴含的意义。
(一)帔
京剧是最早使用帔这种表演服饰的。帔即女性穿着的“对襟长袍”,来源于明代对襟大袖褙子装。“帔”是京剧服饰中的重要组成,京剧中会根据角色来设置不同的“帔”,如皇帔、团花帔、红帔、女红帔、女皇帔、女团花帔、均衡纹样女花帔、对称纹样女花帔、老旦皇帔、老旦团花帔、观音帔等等。穿着者身份不同选择的帔也截然不同,如《打金砖》之刘秀穿着的即“皇帔”;《乾坤福寿镜》之林鹤穿着代表乡坤豪宦衣着的略俗的“团花帔”;《望江亭》的白士中穿着象征状元登科的“红帔”,该剧中谭记儿穿着的则是与白士中对应的“女红帔”;《打金砖》中郭妃穿着的是皇后、贵妃穿着的“女皇帔”;《白蛇传》里白素贞穿着已婚妇女的“女团花帔”。不同帔对年龄身份都有不同的规制要求。
图1 1982年《三夫人》剧照。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图2 1983年《三夫人》剧照。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而锡剧服饰艺术中,帔也是女角常常穿着的服饰。1982年的锡剧剧目《三夫人》(图1-2)中,南宋时秦桧专权将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又传旨要斩岳氏满门,幸得韩世忠妻梁红玉相救。滇南王柴排福及其母柴夫人,图报20年前岳飞枪挑小梁王柴桂之仇,欲擒杀岳氏满门,幸梁红玉赶到,晓以民族大义,国事为重,促使柴夫人母子幡然醒悟,三位夫人又义结金兰,共谋抗金报国大业。其中柴夫人作为滇南王之母,头戴凤冠,穿着“霞帔”,《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颈部为云肩,下摆缀以五彩垂缘。胸前、背后缀以补子,下绘制“八宝平水”纹,下露马面裙。此形式是完全写实,按照明代冠礼制度的命妇服饰。岳夫人则着素色帔,只是领缘镶一圈花边,下着马面长裙。素色帔一般为平民年纪较大妇女穿着,也符合岳飞被贬的身份。梁红玉头戴翎子生的头饰,着“花箭衣”,京剧《挡马》之杨八姐也曾穿着。但也不是完全京剧花箭衣,只取了形制纹饰变了凤鸟与盘长结饰。此服为京剧女将扮相,穿着时背绦子,表示紧束武服,外着披风,一幅英武的女英雄形像。
对比两种剧目中的帔,可见锡剧的帔是取自于京剧帔的规制,特别是对穿着者门第、身份的规制都参照了京剧。但是除此以外,锡剧还参照了一些历史题材的服饰,如“霞帔”就是完全写实地照搬了明代霞帔的规制,对于京剧中的如“花箭衣”这种特殊服饰,锡剧也有吸收,但是同样也经过了改变增加了江南的一些纹饰,使得更符合锡剧的历史背景。
(二)褶
褶,是中国戏曲服装专用名词,形制似“道袍”,即斜领衫。一般为斜大领,宽身,阔绣。衽边有缘边,这种服饰来自于明代的交领大袖衫。在京剧中,男装褶的形制并没有多少变化,主要是其装饰纹饰、纹饰布局和色彩的不同来区别角的身份。如文小生的褶用角隅纹,叫“角花”,武小生则用二方连续纹饰装饰褶的四周边缘。武生用适合纹样的圆形,王文丑用小碎花。
锡剧中男角不少穿着“褶”的,如1984年《百花赠剑》中,安西王谋反,海俊为朝廷派打入王府的间谍,并最终骗得公主信赖导致安西王兵败。其中海俊穿着则为“文小生花褶”,为文小生穿着,在交衽边饰花纹,并在下摆角隅装饰枝子花,但由于较为花哨多用于轻佻之人,如京剧《牡丹亭惊梦》中的柳梦海,而锡剧《百花赠剑》中海俊也是翩翩公子形像,因此也穿着了这种“花褶”,与京剧对人物定位相同。
图3 1983年《玉蜻蜓》。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图4 锡剧《秋江》,蔡瑜饰。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图5 京剧《秋江》之陈妙常装扮。图片来源于《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图6 1959年锡剧剧目《孟丽君》。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图7 《打金砖》刘秀穿着皇帔。图片来源于《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图8 京剧《群英会》之周瑜着“白团龙蟒”。图片来源于《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图9 1957年锡剧《追鱼》之鲤鱼精与张珍。图片来自《太湖一枝梅》
图10 京剧古装。图片来源于《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图11 京剧《天女散花》之仙女衣。图片来源于《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三)水田坎肩
京剧中有着特殊的坎肩“水田坎肩”,其形制与一般坎肩无异,但是纹样特殊,绣由深蓝、浅蓝、白色组成的水田纹饰,胸前为如意头形装饰,下常常配马面长裙穿着。《秋江》不仅是京剧剧目,还是锡剧剧目,但是服饰却有区别。京剧《秋江》中陈妙常着水田坎肩无袖(图5),领子为如意头领饰,束腰。而锡剧中的“水田坎肩”装饰更加随性,如在如意头领饰上绣了多个“佛”字,强调其穿着水田坎肩者身份为尼姑,另水天纹更简化成深蓝与白色组合,白色纹饰里还绣花。而在另一出锡剧《玉蜻蜓》(图3)中,尼姑王智贞头戴珠冠,垂佛字绦带,也穿着水田坎肩,水田坎肩制式与锡剧《秋江》接近(图4),仅仅只是不绣佛字,大概因为冠饰上已垂佛字的绦带缘故吧。
(四)龙蟒服
“蟒”是中国戏曲服饰中对于“蟒袍”的专用名词,是帝王王族穿着的高贵服饰,一般京剧中都是王侯穿着。蟒服基本尊重我国清代蟒龙袍制度,又可按照龙的形态分为行龙蟒、团龙蟒、大龙蟒等。京剧中描绘王侯将相的桥段皆出现蟒袍,如《玉堂春》里的王金龙着“红团龙蟒”,《古城会》里的关羽穿着的绿团龙蟒,《打金砖》里刘秀穿着的皇团龙蟒,群英会里周瑜穿着的白团龙蟒等等。1959年《孟丽君》里,孟丽君得中状元,穿着的即“团龙蟒”,头戴幞头,肩部加靠领(三尖领)(图6),这种靠领是武将身份的标志,这是京剧中的特色语言,也被吸收纳入锡剧服饰艺术中。“团龙蟒”上绘制四爪正蟒,下绘“海水江崖”,上有“八宝平水”纹饰,皆是依据清朝龙蟒服制绣制。旁侧的元成帝则穿改良过的“皇帔”,《打金砖》刘秀头戴九龙冠(图7),穿着双龙戏珠的皇帔。而也许是孟丽君的蟒袍过于华藻,而地位又不及元成帝,因此元成帝的皇帔被装饰得尤其华丽,以符合服制规矩。
(五)古装
自汉代以来,中国古人对仙人的幻象便是“羽人”,这种羽人在汉代西王母的服饰上可见端倪,西王母穿着的则是类似后世云肩的“羽服”,至此之后,对仙女披羽服的概念一直在华夏文明中保留下来了。“古装”是京剧中梅派古装的创制,发源于“云台衣”,但最后又加入了许多独创元素,突出的特征是云肩遮胸颈部,阔水袖,腰部接飘带和围裙。1957年锡剧《追鱼》中的“鲤鱼精”即穿着一种集合了京剧“古装”与“仙女衣”的服饰(图9)。“仙女衣”是京剧中一种特制服饰,其特征是包括了绦带组成的云肩和腰部飘带群,这种裙子在旋转舞蹈时候非常美丽。锡剧《追鱼》中的“鲤鱼精”则是集合了京剧“古装”(图10)与“仙女衣”(图11)的特点而成,既有象征“羽衣”的云肩亦有“飘带裙”,这种特制服饰打造了幻象中的神怪女子形像。
二、锡剧与京剧服饰艺术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一)以京剧服饰形制为基础,杂糅多角色的锡剧服饰
从剧种的起源来说,锡剧与京剧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个剧种起源地接近,而且剧目也有许多共同处,特别是舞美表现中,京剧十分重视建立京剧表演服饰体系,强调生旦净末丑的服制规范,文武有别,从款式、色彩至纹饰与搭配,皆有严格的系统规范。而锡剧服饰体系中以京剧服饰为基础的一种戏剧表演体系,在借鉴过程中并非照搬一切,而是根据锡剧角色进行取材与杂糅,这种杂糅的基础是角色身份、背景,如锡剧《追鱼》之鲤鱼精服饰就是非典型的京剧服饰,是京剧中古装与仙女衣的结合体,锡剧不少服饰还是京剧加入了江南服饰特色,这也反映了锡剧是对京剧服饰的改良与杂糅,锡剧服饰没有那么强调范制,但是却更具浪漫主义与艺术表现力。
(二)以京剧服饰纹饰为基础,容纳诸多江南纹饰元素。
京剧原来的前身是“徽剧”,自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最终形成京剧。而锡剧是典型江南戏剧,发端于古老的吴歌。因此在服饰纹饰上,锡剧以京剧纹饰体系与纹饰构成方式为基础,还容纳了大量江南特色的卷草、缠枝花纹饰。如1983年《三夫人》中,张继祖穿着为京剧中的“改良官服”,是对传统官服加以改变,采用平金绣圆形纹样代替补子,并在下摆与袖口绣以纹饰,张继祖的改良官服纹饰则饰江南特色的卷草纹饰。特别是锡剧经典之作《珍珠塔》中,由于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剧,因此服饰出现了大量的娟秀的江南特色刺绣纹饰,特别是宋式写实花鸟纹样,形成宋代江南装饰风格和时代特征。
三、总结
锡剧与京剧作为起源地较近的表演艺术,前者无疑是借鉴了后者的舞台美术特别是服饰艺术,但是由于受到地方戏剧形式的多种影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它在吸收京剧服饰过程中也存在改良与杂糅的现象,使得锡剧服饰具有更强的浪漫主义与江南水乡特色,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江南剧目或神话题材。而一些历史剧目则在京剧服饰生旦净末丑基础上,大胆融入了更多想象的纹饰与色彩,使之逐渐成为最具江南艺术特色的地方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