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随想

2017-10-16罗贵群

南北桥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分组实验开放式兴趣

罗贵群

【摘 要】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实践表明:开设好科学课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而且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情境 兴趣 分组实验 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144

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要转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学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开放式、游戏式、巧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科技绽放生命活力。尤其对于山区见识少的孩子而言,学好这门课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开设好科学课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而且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加之农村科学课教学仪器设备又少,基本是老师口述实验后直接给出结论,考试前背卷子应付考试,又加之如何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教学这门课研讨不够,而未能发挥科学这门课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为此,我谈一点点随想:

一、创设情境,重视分组合作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我们现有的科学课在看着“豆芽科”的现状下,基本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敷衍考试。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学生没有兴趣,效果极为不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取长补短、互相研究、共同操作。例如《颜色与吸热》一课,老师提出: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我们知道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实践者和发现者。于是老师提供相同形状、相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长方体纸盒,温度计,分组领取到太阳下去实验操作,同学们把温度计都插入长方体纸盒中,有的把长方体纸盒平放,有的侧放,有的竖放,有的斜放。一个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们都平放,他黑色纸盒比我白色纸盒温度升高得快,”通过亲身动手动脑,实验证明了深色比浅色吸热快,同时又有理有据地解释了为何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增长了科学知识。又一学生问到:“老师,我们颜色一样,他平放,我斜放,怎么他温度升得比我快”?此时老师又可以创设又一个情景,这个同学提得很棒,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下一节课看谁能又快又准回答这个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感知

随着三维电脑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给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在科学课程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从而促进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传统科学课少有的实验通常是老师指导下演示、分组实验探究科学知识,但是有一些课题是无法用实验活动充分展示的,例如《材料的导电性》一课,传统模式一般是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一段材料)闭合电路小灯泡发光,理论上说明是导体。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投影,把这段材料虚拟成一段管子,电子虚拟成一颗颗小珠子,让学生看到小珠子从管子一段有向运动到另一端的情景,《材料的导电性》这一难点就直观感知了。

三、采用游戏,增强趣味性

随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游戏作为乐学教育手段在大中城市教学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获得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技能。如教学《脊椎动物》一课,传统形式就是靠黑板、粉笔、重点用教学挂图(老虎、毛毛虫、蝴蝶、鸽子、小狗、蜻蜓、山羊等等)教学生识别,枯燥无味,效果很差。如果我们改变一种方式,在掌握脊椎动物概念后,在电脑上出示“送脊椎动物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形式从众多动物中“拖拽”脊椎动物到相应栏目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增强了知识。

四、走出课堂,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开展科技活动是从小形成科学志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更是向“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目标的迈进。近年我们国家开展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模型大赛、争当小实验家、机器人大赛、科技小发明等一系列科技活动。我每一学期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模型大赛等活动,在县级比赛中多次荣获多个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且还两次参加重庆市级比赛,并且荣获重庆市级比赛一、二等奖。实践证明:在这项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科学志趣,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参加比赛的部分学生带动了全校学生,在全校掀起了一股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潮,这样学生还喜欢上科学课,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五、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从田园风光中索取知识

农村科学课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而不去实验,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课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很多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们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1.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如家乡的地形和作物、家乡的地热资源、家乡的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家乡的药材、家乡的茶,家乡的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2.家乡人民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如柑橘、红薯、马铃薯的保藏。3.科学致富的内容──如池塘的综合利用、兔的饲养、种甘蔗、种菊花、生物防治等。

科學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家乡了解更全面,感情更深厚,从小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并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科学致富的意识。对广大的农村学校来说,开好这门课还有利于落实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分组实验开放式兴趣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探讨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