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2017-10-16何琪君
何琪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日渐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的政策法规,但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建设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日渐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的政策法规,财政部于2012年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近几年,虽然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建设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存在着内控意识薄弱、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落后、缺乏风险意识和评估机制、缺少有效的监督等问题,需采取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措施,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促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设缺乏充足的了解,有些单位甚至将内部控制等同于财务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对内控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有些单位用一般的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或者一味地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没有认真研究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单位完全按照内控制度执行,工作将无法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内控控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信息化水平落后
信息系统是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受节约成本的考虑以及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普遍存在着信息化水平落后问题。有些单位尚未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涵盖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降低了单位管理工作效率和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使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和漏洞,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内部作用的发挥。
3.缺少风险分析及评价
由于事业单位缺乏竞争等种种因素,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对风险管理缺少足够的重视,未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更别提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
4.缺乏监督机制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力度不够。财政、审计部门等的外部监督,通常只是针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检查并且一般是事后监督。在内部监督方面,事业单位缺少全面的内部监督机制。有些单位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即使设立内审机构,内部审计主要针对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这对内部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执行缺乏监督和监管。
二、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内控意识
自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提高的内部控制意识,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地执行。同时,积极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宣教和培训。单位应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就国家政策、内控规范以及本单位内控目标、措施和内控责任等进行专题培训。让全体干部职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健全内控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条梳理本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本事业单位管理要求的、科学而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强大的执行力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作用。
3.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内控作用
单位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信息系统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做到信息系统功能完整反映单位各项业务控制流程,同时对不相容岗位分别设置独立账户、密码和权限,实现内部控制管理信息化,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護信息安全。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设立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有条件的单位配备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支持,确保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4.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评价
单位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同时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估报告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以抵御突发性风险。首先,事业单位应先设定内部目标,也就是事业单位的风险承受度。其次,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应及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提交单位领导层,单位领导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加以防范。风险评估的周期一般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当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5.建立内外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流程,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审计专业业务能力的人才,每年年度终了对单位进行一次常规的内部审计监督。同时,不定期进行专项监督。将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上报并监督相关责任人落实整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三、结语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控制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势所趋。事业单位应当真正贯彻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将其落到实处,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断趋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陈鹏.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现状调研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4(6).
[2]周斌.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财经界,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