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至70年代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2017-10-16郭传靖
郭传靖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台湾出现一股以美国为主要目标国的留学热潮,至60年代达到高峰,赴美“留学生文学”正是这股热潮下的产物。尽管在五四前后,中国大陆有大批学生在欧美、日本留学,台湾也掀起留学日本的风潮,但当时的留学生只是把留学当作实现某一目标的手段,大都学成回国。而60年代的台湾留学生却相反,很多人在走的时候就抱着一去不返的心理。初期的留学生以生于大陆,随父母来台的第二代青年为主,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到所有有条件出国的民众。冷战期间台湾和美国有着密切联系,台湾社会崇美意识风行,留美移居更被台湾民众认为是成功的标准。但到美国后,才发现传言中的美梦全是谣传,经济无着,并且饱受精神压力,即使在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后也很难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充满飘零、失落之感。
很多留学生有过在大陆生活的经历,其中一部分人在出国前已经是有名气的作家,他们的个人历史与生存现实都与中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留学生文学的独特意义就在于留学生作家们根据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的经历和创作“一是与自己有着深刻联系的故土;一是与自己,有着现实密切联系的新地;前者牵连着离台前的个人生活与家族历史,涉及他们的情感记忆,后者则已切入美国的商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生存现实。”①这些由曾是留学生的作家执笔,描述台湾赴美留学生生活的作品,多在台湾出版发行,并反馈给大陆、台港澳的广大读者,与之构成一种互动关系。本文所指称的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台湾赴美留学生用汉语在美国创作的并主要在台湾出版发行的以留学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小说作品。60年代,留学生文学影响深远,出现了白先勇的“纽约客”系列,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等作品。70年代,这批留学生作家在题材、创作方法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保钓运动”的爆发,使其中一部分作家在思想上也发生转折,他们的创作中更加注重此前有所匮乏的政治和社会关怀的视野,如张系国的《他们在美国》。其他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丛甦《中国人》,吉铮《海那边》《拾乡》,孟丝《吴淞夜渡》《生日宴》,张系国《地》《香蕉船》《黄河之水》,还有《郑庆慈自选集》等。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呼应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家国忧患意识,承续了中华审美传统,在生存与文化的压力下重新反省和定位自身文化归属,在美国大陆关注海峡两岸、同一个中国的政治发展、社会变迁。1960年代始至1970年代末的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创作,营造了富有华人美学意识形态和鲜明中华民族意识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奠定了美华文学的审美基调。可以说,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处在连接台湾本土文学与新移民文学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众多作家文化认同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期。对于赴美留学生文学而言,辨析其创作中历史、思想、美学价值,认识其中的局限,仍是当今需要继续探究的课题。在美国,这些作品为少数民族创作,属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学。就作者本身而言,他们是边缘群体,文化身份处于暧昧与含混之中。在这多重的边缘空间,留学生作家群体中的个体又独具特点,不同作家带来不同的文学景观,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在我们无法用统一标准衡量他们的情况下,从文化身份入手对留学生文学进行研究,显然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本文以近年来文学史著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为考察对象,就从文化认同方面研究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留学生文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
文学史方面,对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叙述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涉及到其中部分作家,但没有提出“留学生文学”的概念,停留在对单个作家的论述上。如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陆士清的《台湾文学新论》,涉及到对於梨华、聂华苓等作家的讨论,但均没有出现留学生文学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对作家、作品的简介及简单鉴赏方面。或者将留学生文学放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更大的文学范畴中,如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第一、二、三章“美国华文文学”,内容包括大陆与台湾在美留学生的文学创作,涉及到小说、散文、诗歌,对留学生文学给予很高的评价;黄万华《多源多流:双甲子台湾文学(史)》,第六章“多元典律初步建构中的小说(下)”第三节设“旅外台湾作家群”。第二,将“留学生文学”作为单独的文学现象专章叙述,如刘登翰、庄明萱主编的《台湾文学史》设“‘留学生文学与台湾旅外作家”一章;饶芃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是值得重视的一本文学教程,在第一章设“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认同与‘中国意识”两节,虽然该书的聚焦点在于海外华文文学而非留学生文学,但无疑对留学生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台湾方面,叶石涛在《台湾文学史纲》第五章“六〇年代的台湾文学”,以“无根与放逐”点出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来台第二代作家文学的基本精神,对张系国、於梨华等作家也做了扼要介绍,但没有提出“留学生文学”的概念。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第六编第三、四、五、六章虽然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留学生作家作品,但也没有做系统的论述。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在第十五章“一九六〇年代台湾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对台湾留学生文学做了介绍。
二
论文方面,目前对于对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文化认同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将赴美留学生文学当作整体进行研究,但这方面的相关论文相对较少,尹詩的硕士论文《追寻与想象——台湾留学生文学的文化身份诉求》②,具体考察这一文学群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文化的氛围中,究竟构建了怎样的文化想象,他们又是如何寻找并确证自身的文化身份的。多元文化才能互相冲突、融合,在此基础上互相共存才是人类文化存在的远景,台湾六七十年代的留学生作家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客观思考为此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也为新移民文学的身份研究提供了启示。
第二是将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放在海外华文文学,这种跨越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涉及多位甚至十多位作家的视野开阔的研究多为博士论文。王勋鸿的博士论文《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③,将台湾五六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作为整体进行研究,通过作品要强调的是作品中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对赴美女作家的研究只是其中一部分。文章通过对於梨华、聂华苓、吉铮等人的作品分析发现,六十年代这一代留美作家,他们认同的中国,是远古、抽象、传说中的“想象的共同体”,而非现实上、地理上的台湾或大陆。解孝娟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④,将台湾於梨华、白先勇等五、六十年代赴美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发现,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对异域处境的书写不仅承接了现代中国小说与古典文学中“去国怀乡”的主题,而且展现了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汇冲突中的感受和深思,从而为这一主题增添了新的向度。同时由于身处异域,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的文革写实就显现出圈外人的独立性。重要的是,该论文将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结论。文章认为,如果说大陆“新时期”文学是以“伤痕文学”对人性的重新关注为特点与起点,那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整合进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对“文革”的忧患与写实之作,“新时期”的起点将会变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也会被改写。但文章对赴美作家的研究节点在六十年代,对于从七十年代“保钓运动”后作家的创作情况并没有涉及。向忆秋的博士论文《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⑤,在论文的第三章“美国‘多面体”讨论的“台湾文群”,也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赴美留学生文学,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据此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正是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创作主体即“台湾文群”的特殊身份及其遭遇的认同痛苦,使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带相当强烈的感伤色彩和对美国的拒斥意味。endprint
第三是作家的个案研究,围绕某一作家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於梨华作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白先勇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个案研究多围绕二人展开,其中也包括对聂华苓、张系国等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以及作家间的比较研究。尹雪智的硕士论文《文化身份叠合下的自我认同——於梨华小说研究》⑥,论文中关于民族身份、个体身份、生命意义探索方面的困惑乃至矛盾都将在论述中共同指向自我认同这个中心问题,以求呈现自我认同中的种种艰难。通过分析於梨华作品,作者认为於梨华分别对中西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审视和反思,且没有简单地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反而在人的生存困境面前显露出它们彼此的有限性。《国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⑦认为,大陆只是梦萦魂牵的精神家园,台湾也是回不去的家,只有留在美国,历经无休止的内心挣扎和痛苦。虽然作者一直在说於梨华作品中“根”的问题,但并没有指明根到底指什么。李培培的硕士论文《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的女性书写》⑧,论文通过女性形象塑造剖析其文化身份意义,“文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参照和视点,旨在拓宽思考的范围,揭示出“身份”不断建构的过程。由此作者认为,作为浸浴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的作家,於梨华骨子里渗透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这是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与记忆。李庆的硕士论文《论白先勇作品中的移民情节》⑨,将白先勇作品中的人物放在移民群体中进行考察。作者将“纽约客”们被分为两大类:被同化的群体与“有民族自豪感者”。随着对白先勇作品的深入考察,作者发现,在人类的共同的灾难前,种族差异、文化冲突都已经不再重要。白先勇的这一转变不仅是对移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更体现了他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少数族群的人文关怀,也标志着白先勇的创作实现了从国族意识到世界立场的极大跨越。与之持相同意见的还有《白先勇离散文学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⑩,作者尤其注意到昆曲对白先勇的独特意义。仲昭阳的硕士论文《流散语境中的母国记忆——美国华文女作家聂华苓的“回望文学”研究》,她自觉地追寻中国文化,又不自觉的受西方文化地影响。巴蜀风情是聂华苓作品中独具特色的地方。聂华苓对巴蜀记忆的生动展现和对巴蜀风情的深情描绘,既是她对母国魂牵梦萦的思念之作,又是她对中华文化寻根意识的动人体现,这不仅使她的作品具有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其中从理论建构的宏观视野对留学生文学进行研究的文章尤其值得注意。黄万华在《故土和本土之間的叙事空间——美华小说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认为,留学生作家笔下的母土呈现出一种非领土化的倾向,甚至失却了具体的地域依托。这使得美华小说在表现海外华文文学的思乡母题有可能进入更深广的空间。站在异域可以用独特的角度关照中国文化,他们作品中对民族灾难推至长远的民族历史背景中进行冷静的审视,包含着作者特异而深刻的母土情节。谢昉在《留学生文学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化阐释》中认为,留学生文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发出了“我们”的声音,在遍地“他者”的存在中更好地认识了自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留学生“少数人”“亚群体”的身份有利于他们敏感地、谦虚地聆听“他者”的声音,而不是用自身沿袭的固有的体制同化“他者”的声音,更不是用暴力压制“他者”,能够在观念和文学中实现文化上的“多元”“共在”。在异域的土地上,留学生文学表现“我们”的历史远不及充当“他者”的历史漫长,在进行了文化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之后,应该抛弃幻想,牢牢地坚守“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实现人类文化的多元共建。刘登翰与刘小新的文章《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指出,在研究华人族裔文学时,分析和认识其表现文化中的“华人性”和文化行为的政治意义以及“华人性”的诗学呈现方式,是华人文化诗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题中之义。华人文化诗学的提出,首先意味着华人文学批评重心的转移,从以往较多重视中国文化/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影响的研究,向突出以华人为主体的诗学建构转移,从以中国视域为主导的批评范式,向以华人为中心的“共同诗学”与“地方知识”双重视域整合的批评范式转移。这一观点无疑为留学生文学作家群的身份认同研究提供了可借鉴之处。杜霞的论文《从留学生到新移民:身份焦虑与文学进化论》提出了非常新颖的观点,不再纠结于留学生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引入文学与批评的关系,从而提出新的关于身份研究的角度,焦虑更多的不是来自于作家自身,而是来自于评论界,或者更准确地说,这“迷惘的威胁”,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那种弃旧图新、惟新是举的进化论式思维怪圈。我们的言说,应该建立在对对象的真切体验和感受上,这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前提。无论是“留学生文学”,还是“新移民小说”,当我们从既定的话语框架和窠臼中走出、用内心的眼睛去打量时,也许能更深刻地领悟到那些有着相同质地的“苦闷”,并且在文学创造的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与历史遭遇。
台湾地区针对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论述散见于单篇论文,但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系统研究。王德威曾有过对留学生文学的研究,但他所关注的是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留学生文学。文章如《贾宝玉也是留学生——晚清留学生小说》《出国·归国·去国——五四与三、四〇年代的留学生小说》。台湾最早系统介绍留学生文学的是齐邦媛,她在文章《留学“生”文学》中介绍了六、七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学者刘秀美的论文《试论留外华人题材小说中之“悲情意识”》,主要论述从晚清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留学生小说的题材及主题意识。学者蔡熏雅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如《六、七〇年代台湾留学生小说述论》《七〇年代台湾留学生小说析论》《试析移民小说的几个特质》《台湾留学生文学到移民文学的发展近况》等,除了分别论述了於梨华、白先勇、张系国、丛甦等作家外,更一步分析了“留学生文学”与“移民文学”的发展过程。
三
国内外的留学生文学研究虽然已经起步并逐渐成为热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并不成熟。
首先,多相关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包括“文化认同”“留学生文学”“新移民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好在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点,并且开始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杨匡汉与庄伟杰合著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就为概念廓清和梳理等学科建设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研究视角的集中和单一。文化批评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虽然也有一些立足文学诗学立场探讨文本母题、叙事策略等的文章,但是比例很小。既有的留学生文学批评多采用文化、历史、后殖民等“外部研究”的视角,对赴美留学生文学中的艺术形式和文学性关注不够,而后者才应该是文学研究的本体和主要关注点及用力方向。身份认同研究是留学生文学重要命题,现在的身份认同研究也成绩斐然,出现了从后殖民、流散批评、性别和文化等不同视角切入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但是主要还是集中于意识形态批评,将文学文本艺术形式和作为精神向度的身份认同相结合的批评路径比较少见。再次,多数研究依然只是围绕某一个体作家展开研究,研究对象多为白先勇、於梨华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对作品的分析也多为“纽约客”系列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等。将台湾留学生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文化认同研究的论文仍只是少数,大部分留学生文学淹没在华文文学的整体性之中,缺乏对作家作品独特性的研究。最后,由于地域、文化及相关政策限制,相当一部分资料很难搜集到,导致有些研究者并没有将对文学的考察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仅凭臆测得出结论,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细致。endprint
总之,对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研究还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台湾留学生作家群都是在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背景中写作,作品中充满文化间的对话,因此需要跨文化的眼光的去审视留学生文学。以开放的心态,在跨学科视野观照下,借鉴叙事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各种理论只能为我们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文化研究只是文学研究的辅助手段,应避免把文学作品当成文化研究的案例,文化历史语境只是作品的背景和参考,而不是结果和目的。从文学文本本身着手,注重文本分析。同时将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的变迁中进行考察,将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表现形式和主题意蕴。我们期待对“留学生文学”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
注释:
①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45页。
②尹诗:《追寻与想象》,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③王勋鸿:《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④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⑤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⑥尹雪智:《文化身份叠合下的自我认同》,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⑦王勋鸿:《國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⑧李培培:《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书写》,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⑨李庆:《论白先勇作品中的移民情结》,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⑩杨慧:《白先勇离散文学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仲昭阳:《流散语境中的母国记忆》,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黄万华:《故土和本土之间的叙事空间——美华小说的历史和现状》,《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谢昉:《留学生文学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化学阐释》,《华文文学》,2003年第2期。
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
杜霞:《从留学生到新移民:身份焦虑与文学进化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齐邦媛:《千年之泪:当代台湾小说论集》,台北:尔雅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177页。
刘秀美:《试论留外华人题材小说中之“悲情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季刊》,1998年第10期。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省立省助项目“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KYZZ16_0464)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