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极武器装备的发展
2017-10-16王继新
王继新
2017年5月9日,俄罗斯在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红场阅兵中,首次对外展示了其北极作战部队及北极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已被部署在北纬80度附近的北极圈地区。此举引起了外界强烈关注,特别是俄罗斯研制的北极专用装备引起了各国兴趣。那么,俄罗斯是如何发展这些装备的?又有哪些特点呢?
俄北极军事部署及装备需求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环北极国家围绕北极开发的争夺日趋尖锐。俄所指的北极地区主要是指其在北极所属岛屿,包括弗兰格尔岛、新西伯利亚群岛中的科捷利内岛、施莱德尼岛、新地岛、法兰式约瑟夫地群岛和施密特角等地。俄认为,围绕北极地区的利益争夺可能会使国际形势复杂化并导致俄与美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升级,为此俄联邦武装力量必须在北极地区保持高水平战备,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冲突。
俄北极安全战略目前,俄罗斯位于北极地区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1%,北极地区镍、钴开采量占俄全国总开采量的90%。开发北极已成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国家战略。为确保这一战略的实施,俄早在2008年就开始筹划加强北极军事部署并制定新的北极安全战略。按照该战略到2020年俄将能够向北极地区部署包括军队、边防部队和海岸警卫队在内的联合武装部队。2015年12月,俄出台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新战略认为北极地区与俄罗斯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北极地区安全。
建立北极指挥机构为统筹北极军事部署和活动,俄武装力量于2014年12月在原北方舰队基础上组建了北极战略司令部,该司令部归俄国防部国家防御指挥中心管辖,相当于俄除中央军区、东部军区、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四大军区之外的第五军区。西部军区中北海舰队全编制、空军及防空部队部分指挥部将受北极战略司令部管辖,包括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和反导部队等。北极战略司令部还组建了两支针对北极地形特点的陆上作战部队,一支部署在摩尔曼斯克州阿拉库尔季,另一支部署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组建北极战略司令部将使俄成为北极地区军力最强大的国家。
加快北极军事部署在北极战略司令部指导下,俄加快了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北极战略司令部辖内的原有部队拥有强大的战略战术打击力量,除装备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外,还拥有包括S-400、“铠甲”、“棱堡”等先进防空导弹系统。俄还计划全部恢复苏联在北极地区遗留的13个航空基地,部署苏-24轰炸机、苏-34轰炸机、苏-25强击机、米格-31重型截击机和米-8武装直升机等,视需要还可部署图-22M3、图-95MS和图-160。世界上最强大的俄破冰船队则可在任何时候向北极地区运送人员和物资。在此基础上,俄还在不断加强北极战略司令部的力量部署。除了前面提到的2015年在阿拉库尔季部署的第一支北极摩步旅,2016年在亚马尔部署的第二支北极摩步旅外,2017年又计划在北方航道沿岸部署两个新的岸防兵团。在加强力量部署的同时,俄还为适应极地严峻环境配套发展和测试了北极专用武器装备。
俄武器发展受极地环境的影响
低温低湿的环境,造成装备效能严重下降极地低温低湿环境使车辆装备动力装置的起动非常困难,容易造成蓄电池容量降低,起动时极板负荷过大甚至损坏蓄电池,低温还会使车辆装备润滑剂粘度增大或凝固冻结,引起静态阻力矩增加和运动部件机械强度降低,导致运动磨损加剧。同样,低温低湿还可使导弹弹药的发射药以及药粒力学性能因水分、挥发性溶剂或组分的变化而改变。塑料包装容器和防护用漆在低温时会变脆,强度降低,漆层脱落,失去密封作用。木质包装箱及木制品在低湿条件下,会因水分蒸发而出现干裂,而钢质包装箱隔热能力较差,这些都会影响导弹弹药的使用和存储。对电子设备而言,低温也会使其性能严重下降。例如,地面部队常见的轮式突击炮由于极地的严寒低温易造成金属部分变脆断裂,这往往发生在轴承零件上,造成机件损坏、失灵。橡胶制品老化加速,使连接部位出现空隙漏油漏气,轮胎容易爆破或撕裂。严寒气候会冻裂车辆的散热器和缸体,油箱、油罐、滤清器和手制动、摩擦片、排污阀等部位可能会结冰,造成堵塞等等。可见,严寒低温是极地气候环境影响武器装备性能的主要因素。
崎岖易变的极地表面,使机动通行严重受阻由于北极高寒、多暴风雪、阳光斜射、海冰反射多等原因,北极冬季冰量极大,基本覆盖整个海域,难以通航。盛夏季节北冰洋表面的海冰裂解、融化,在靠近大陸的海区会形成狭窄的通航水域,现在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就在这一区域,但由于北冰洋几乎被岛屿和大陆架环抱,海冰难以扩散。在这狭窄的通航水域内,漂浮着大量的浮冰,多年的大块浮冰都达到20米厚,且经常处于运动之中。由于浮冰阻挡了船舶的航线,船舶需要频繁改变航向和不断变速,从而使得船舶操纵导航困难。同样,北极陆上地区地形多为布满巨石的山地和沼泽冻原,道路数量有限,工程作业难度大,冬季积雪深,温度低,气象条件复杂以及极夜等现象使部队进攻行动变得异常复杂,推进和机动的速度大打折扣。在北极实施战斗时,进攻部队必须集中力量突破通行方向的隘路、道路枢纽和雪垒、冰崖,工程难度非常大,常见的沼泽及泥泞道路对战斗和运输车辆的阻碍显而易见。北极地区的海峡和岸滩地带是兵力投送和机动的要道,因此大型居民点、资源开采区、铁路和公路、渡口和山口、海军基地、港口码头、海峡都是北极地区双方争夺的要点。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这里的装备维护和工程成本是普通地带的2~3倍,装备、工程和后勤保障难度巨大。
开阔战场缺乏遮障,增大海空防御难度北极地区没有成体系的山岳丘陵,也缺乏地面植被,大多数地方浮冰带与半融冰交互掩映,缺乏天然和人工遮障,因此进攻行动首先来自空中和海上,然后是地面。在某一区域可能投送空降兵和登陆兵团,而大量地带部队难以通行。季节不同,工程保障的技术方案也有较大差异,这使得海空防御力量配系部署困难,增大了海空防御难度。
较高纬度使定位导航误差增大北极地区海冰浮动频繁,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速度较快,同时由于北极地区基本处于北纬70°以上,经线逐渐变密,纬线周长缩短,导致确定基本导航参数困难。极地地区的地磁特征使传统的罗盘罗经难以发挥作用。例如,当地理纬度大于70°时,由于陀螺罗经指向力矩太小造成误差变大。在纬度高于87°时,陀螺罗经已完全不能指示正确航向。此外,由于接近极地地区时投影变形急剧增大,在中低纬常用的墨卡托投影海图在北极地区已不宜使用,专用的极区海图发行的却比较少。北极地区条件恶劣,对北极海底地形、海流、冰层、磁差等水文要素的研究较少,许多地方及水域未经系统测量,助航标志缺乏,大部分极区海图是以空中照片为基础制作的。所以极地海图没有其它地区的海图那么可靠,北极大部分水域,尤其是北纬75度以上根本没有海图。目前常用的导航卫星也由于轨道分布问题,导致北极地区卫星覆盖少,导航精度差。可见,极地地区的定位导航和航海资料缺乏是制约北极军事装备发展与部署的重要原因。
剧烈气象条件变化,使武器适应性大幅降低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夏季平均气温也在零度以下。每年夏季,由于大量海冰融化,湿度较高,在北极地区出现雾的概率很高,短则持续几个小时,长则持续几天。再次,北极地区的气旋云系比较明显,影响范围比较广。在夏季,气旋一般在近岸海域产生和发展,登陆后消亡。在冬季,由于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常在亚欧大陆北部沿岸海域和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海域形成气旋而产生暴风雪天气,恶劣的气候严重影响着武器装备的使用适应性。例如,高寒低温和较大的温差使火药燃烧速度相对较慢,初速、膛压有所降低。另外,由于极地地区频繁更迭的气象条件,使得目前测量温度的方法存在一定误差值,这将引起一定的初速偏差,初速散布将在10米/秒以上,这将直接影响火炮射击的首发命中概率。其次,低温和气象变化也使火控系统传感器、电器元件、仪器仪表中的元件特性发生变化,测试仪表包括压力表、液压表、流量计等普遍存在精度降低、重复性差、零点漂移严重等问题。
极地电磁环境特殊,电子通信干扰加大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进入地球两极地区,因此在北极地区受到自然电磁干扰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中低纬地区。频发的太阳磁暴和极光,严重影响着电子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此外,雷达天线在低温风雪条件下容易积雪裹冰,尤其是由多条行馈组成的平面阵积雪裹冰不仅增加了天线的负载,而且降低天线的透风性,损害加速,甚至引起停机。冰雪对雷达天线的电磁波辐射和吸收性能也将产生影响,其程度受到天线形式、频段以及冰雪覆盖厚度、范围、杂质成分等条件的影响。这些情况严重削弱了电子用频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
俄北极武器装备的发展与改进
针对北极武器装备使用和维护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俄罗斯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发展了北极武器系列,这些武器有着鲜明的性能特点。
提高装备耐低温工作特性俄在武器装备的耐低温设计和维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针对不同的装备类型,通常采用不同的针对性设计。例如,对车辆装备一般采用功率恢复型增压中冷柴油机,并有足够的功率和扭矩储备;采用低温起动技术,借助辅助措施提高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选用合适的低温燃料,确保燃油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不发生结蜡堵塞现象;传动润滑油要求闪点高、凝点低、粘温性能变化小,保证低温下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高温下较高的油膜强度。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热平衡性等恢复到正常温度环境标定水平,在北极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时间均能正常起动行驶。而对火炮装备则通过改进传统射表编制,提高极地射表精度,采用雷达跟踪、光电经纬仪等现代弹道测试手段对弹丸进行全弹道跟蹤测量,建立精确的与北极地区相关的弹道模型;采用满足低温工作要求的开关、接插件、电线保护套等元器件,并适当加大电机和电气元件的容量和温升裕度;选用耐低温、抗老化密封件,使火炮的极地战技指标、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恢复到中低纬度地区的标定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使俄武器装备极地耐低温性得到大幅改善。2017年2月,俄负责武器装备保障事务的副防长透露,俄在北极地区测试了一批新型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在超过2 000千米的行军中接受测试,要求在气温低于零下60摄氏度的条件下,能正常运转不少于3天,无惧极夜和暴风雪。接受测试的有军用雪地车、履带式运输车、特种车辆、运输机、军用帐篷、海水淡化设备和医疗设备等。从测试结果看,参测装备基本满足了极地低温和风雪气候条件下的工作要求。此次阅兵中展示的“道尔”M2DT和“铠甲” S1两种防空系统的零部件都采取了防寒措施,使其均可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遂行防御任务。而俄为北极环境改进的米-8AMTSH-VA军用直升机,配备有隔热设备、加热系统,其发动机可在零下60摄氏度条件下工作。
增强极地复杂地貌越野能力针对北极人迹罕至,缺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情况,俄在组建北极部队时要求北极旅所有装备都必须具备较高的越野能力。俄军在北极部队组建第一阶段使用了改进型MTLBM多用途履带式轻装甲牵引车和“勇士”沼泽越野运输装甲车,并从2015年起向“北极”新型统一作战平台过渡,因此俄国防部当时没有大量采购新型“勇士”装甲车,只准备为北极部队侦察兵配备各种轻型越野设备。“北极”新型统一作战平台共有3种基本型号,外形与瘦身版“勇士”类似,主要优势是越野能力和宜居性较强,车体较高,在冻土带和沼泽带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人体对路面的压力。这种平台将配备现代化信息指挥系统,并与所有车载设备整合为一体,保证乘员迅速获取相关设备的状态和故障信息。该车辆平台发动机功率较大,还使用了自动传动装置。此次阅兵中展示的“道尔”M2DT和“铠甲”S1防空系统都采用了DT-30PM履带式两厢全地形越野底盘,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可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穿越冰雪、沙土、冰层、沼泽等复杂地形。这类装备现已部署在北纬80度附近,位于北极圈内目前由俄罗斯控制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上。
发展多种形式长途机动能力由于北极地区不仅缺乏道路,而且部署和补给依托点少而分散,难形成体系,因此要求部署在北极的武器装备不但具备一定的自我保障能力,还要具有陆海空投送能力。例如,俄2012年10月在北极地区组织的军事演习中,俄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联合西部军区步兵某部前往敌可能登陆的区域,对巴伦支海和喀拉海海域及沿岸进行了全方位侦察。海上舰艇和北海舰队航空大队将陆战队员及装备长途运送至未设有军事屏障的海岸,空投空降兵及装备至待部署地域附近。机械化快速反应部队进行了150千米的丘陵地区长途跋涉,设立了区域攻防工事。可见,北极地区的作战行动必须依托一定数量的中轻型装备,而且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长途机动部署。北极地区地形复杂,坦克没有用武之地,最合适的装备是轻装浮动设备,因此俄军北极部队没有配备152毫米“姆斯塔”S重型自行火炮,而是配备了120毫米“霍斯塔”轻型机动式自行火炮,而且对“道尔”M2DT和“铠甲”S1防空系统、T-72B3坦克都進行了轻型化改装,以适应长途机动部署。
提高特殊环境的信息化水平北极地区没有任何地标物,只有厚厚的冰面,而且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冰层和航道随时可能变化,这使该地区的定位导航和通信条件十分恶劣。为此俄一方面改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积极试验极地环境下的高抗干扰导航和通信技术。例如,2006年9月,俄海军在北极海域从核潜艇上试射了1枚洲际弹道导弹,3枚测试弹头全部击中目标。此次从北极瞄准目标,俄使用了新的经度和纬度概念,相关设备仪器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此外,俄在武器装备中除使用GPS、“格拉纳斯”外,还使用了极地特殊的区域定位系统,以保证定位导航和通信能力。
增强空中防御和自身防护能力从阅兵式上出现的几款北极专用装备看,俄罗斯在北极部署的主要还是防御性武器,比如“铠甲”防空系统主要是针对中低空威胁而设计的,并且具备非常强的机动部署能力,这些武器主要用来增强俄在北极地区的防空及预警能力。此外,俄罗斯还在弗兰格尔和梅斯施密特岛等地部署了新的雷达预警系统,其中包括可探测超低空目标的雷达和超地平线雷达。这些部署在北极的反导系统和预警雷达具有极强的战略预警能力,却可能在战时遭到美军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和特种部队的偷袭。部署中近程机动防空系统和海军陆战队非常重要,除了掩护部署在俄北部边境的防空系统基地之外,此类地面机动防御力量也能为战略核潜艇提供防空支援。此外,俄发展的“北极”新型统一作战平台的防护性能较强,按照计划将会安装反应式装甲、栅栏式护板和反地雷防护装置,能够抵御14.5毫米口径子弹,甚至是小口径炮弹和火箭筒。此外,俄还开发了独一无二的单兵北极装甲。俄高强度材料生产中心总经理称:“除防弹背心(可抵御SVD狙击步枪从5至10米外射出的7.62毫米子弹)外,这套装备还包括LSHZ-1+轻型头盔、夹克和防风裤。LSHZ被视作世上最轻、最坚固的防护头盔,重约1千克,可阻挡马卡洛夫手枪射出的9毫米子弹。”新的防弹背心穿在迷彩服或防寒连体服之外,背心上缝有绳索,用来固定电台和弹药等。这些防护装备都与极地地区缺乏遮障掩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