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成语探考
2017-10-16郭博菡王建军
郭博菡,王建军
(苏州大学 a.海外教育学院;b.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古典诗词成语探考
郭博菡a,王建军b
(苏州大学 a.海外教育学院;b.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古典诗词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渊薮。古典诗词造就了成语,成语烘托了古典诗词,二者相得益彰,堪称绝配。古典诗词成语内容独特,风格鲜明,意义隽永,生成方式也别具一格,具有知名度大、表现力强、覆盖面广、使用率高等特质,历来是汉语成语中最富活力的一个板块。
古典诗词;成语;基本特色;生成方式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可以说,诗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最高雅、最精粹的部分。而在古典诗歌的苑林中,《诗经》、《楚辞》、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又是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一直为后人传诵不已。
古典诗词不仅是蕴藏丰厚的文学资源库,也是色彩斑斓的语言聚宝盆。古典诗词对汉语的贡献几乎是全方位的。在此,我们仅以其中的成语为例,来展示古典诗词的语言魅力与语言价值。
众所周知,成语作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结晶,自古及今,层出不穷,其中有相当数量就出自历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词。如果把古典诗词比作文学作品聚落中的大家闺秀的话,那么成语就是汉语词汇族群中的世家子弟,它们一见倾心,珠联璧合,共存共荣,不仅缔造了文学史的千古传奇,也成就了汉语史的永久辉煌。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文学在,诗词就不会消亡;只要有汉语在,成语就不会毁灭。
一、成语在古典诗词中的生存状况
对成语而言,古典诗词既是便捷的传播载体,更是重要的滋生沃土。所谓成语的重要滋生沃土,就是说相当数量的成语是直接或间接从诗词中孕育诞生的。无论就其数量还是质量而言,诗词所贡献的成语都丝毫不输于其他文体。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经典,先秦两汉的典籍一向被视为成语的重要渊薮。在这些存世不多的经典中,诗歌对成语的贡献尤为引人注目。以五经为例,据粗略的统计,《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贡献的成语分别是177条、152条、68条、165条、34条,《诗经》稳居榜首。上古其他一些典籍中蕴藏的成语量大体如下:《论语》173条,《孟子》136条,《左传》185条,《庄子》161条,《史记》265条,《汉书》158条。就单种文献成语贡献量而言,除了体量较大的《史记》,其他文献均未能超越《诗经》。以下是出自《诗经》的部分成语:
窈窕淑女 凤凰于飞 未雨绸缪
天高地厚 桃之夭夭 兄弟阋墙
高山仰止 小心翼翼 遇人不淑
天作之合 泾渭分明 鸠占鹊巢
进退维谷 衣冠楚楚 耿耿于怀
兢兢业业 潸然泪下 丹凤朝阳
同仇敌忾 参差不齐 耳提面命
爱莫能助 投桃报李 战战兢兢
今夕何夕 他山之石 哀鸿遍野
人言可畏 竹苞松茂 辗转反侧
信誓旦旦 忧心忡忡 手舞足蹈
硕大无朋 孔武有力
在上古的诗歌中,不惟《诗经》,楚辞也是贡献成语的另一大户,总数接近百条。尽管数量不算太大,但对存世篇目十分有限的楚辞来说,已属难能可贵。下面即为部分出自屈原和宋玉作品中的成语:
斑驳陆离 贝阙珠宫 尺短寸长
春兰秋菊 短兵相接 遁世绝俗
何去何从 狐死首丘 怀瑾握瑜
黄钟毁弃 吉日良辰 竭忠尽智
九死不悔 举世混浊 溘然长逝
美人迟暮 瓦釜雷鸣 心烦意乱
乐不可言 深不可测 弹冠振衣
上下求索 刓方为圆 颜色憔悴
一概而论 阴阳易位 郁郁寡欢
瞻前顾后 吹气如兰 流金铄石
怦然心动 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引商刻羽
汉魏六朝是辞赋和诗歌并盛的年代。除了脍炙人口的文人诗作外,题材清新、风格活泼的乐府民歌更是别开生面,赢得了后世的青睐。汉魏六朝诗尽管风头不敌先秦和唐代诗歌,但依然表现抢眼,贡献了不少精品成语,历历可数者当不下于100条。以下为出自汉魏六朝诗歌的部分成语:
黯然销魂 藏龙卧虎 乘车戴笠
洞房花烛 对酒当歌 明眸皓齿
风流云散 顾影自怜 鹤发鸡皮
劳燕分飞 良辰美景 龙盘虎踞
幕天席地 曲尽其妙 翩若惊鸿
日薄西山 天各一方 推波助澜
五光十色 舞衫歌扇 狭路相逢
小家碧玉 欣欣向荣 秀色可餐
仪态万方 抑扬顿挫 月明星稀
云谲波诡
在古典诗词的历史碑林中,唐诗堪称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因而对成语的贡献特别巨大,几乎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根据朱瑞玟编著的《成语探源辞典》[1]统计,直接出自唐诗的成语约有310多条,远胜同期以及前后期的诸多散文文献①《世说新语》号称中古成语的府库,新生的成语也只有150多条。另外,《祖堂集》自产的成语大约30条,敦煌变文中的成语连新带旧不过210条左右。。以下为出自唐诗的部分成语:
白云苍狗 百尺竿头 饱经风霜
笔走龙蛇 别抱琵琶 冰雪聪明
不废江河 不欺暗室 彩云易散
长斋绣佛 愁肠百结 春风得意
寸草春晖 灯红酒绿 翻云覆雨
飞黄腾达 风花雪月 凤去台空
感激涕零 隔岸观火 光风霁月
衮衮诸公 花街柳巷 后人乘凉
两小无猜 柳暗花明 藕断丝连
前人种树 人面桃花 双宿双飞
分油机工作的运行逻辑见图1,启动分油机前显示屏警告检查电压和供电频率是否正确,检查储油槽油位,汽、水、油阀和加热单元等信息。启动分油机后EPC-60控制单元会根据分离筒转速及进口油温进行判断是否进入分离程序。选择手动/自动排渣以停止进油,排渣结束分离桶减速停止启动自锁程序,手动停止加热单元、供给泵供油,等待下一次启动。[4]
天荒地老 万象更新 望眼欲穿
无边风月 心乱如麻 虚无缥缈
野草闲花 一片冰心 玉树临风
折戟沉沙 行色匆匆 珠圆玉润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古典诗词中的双绝,灿如繁星,雅俗共赏。因此,宋词也是诗歌成语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不过,宋词实际所贡献的成语却不能跟唐诗相媲美,总数仅140多条。以下是出自宋词的成语:
八面见光 百无是处 怒发冲冠
才子佳人 惨绿愁红 长吁短叹
大江东去 断梗飘蓬 恩山义海
耳根清净 风流人物 蜂媒蝶使
好事多磨 津津乐道 来日方长
兰心蕙性 龙蛇飞动 满面春风
眉来眼去 名缰利锁 气味相投
千丝万缕 琼楼玉宇 柔情蜜意
山眉水眼 似曾相识 铁树开花
蜗角虚名 无病呻吟 无拘无束
物是人非 香车宝马 眼花缭乱
一双两好 一念之差 羽扇纶巾
张灯结彩 朝思暮想 钟灵毓秀
狭义的元曲由宋词和民间流行的歌谣小调融合演变而来。元曲尽管受众广大,但毕竟是古典诗歌的最后一抹亮色,成语的产出量自然不能与唐诗宋词同日而语。据粗略的统计,元曲贡献的成语总数大约在100条左右。以下为出自元曲的部分成语:
安营扎寨 鞍马劳顿 八面威风
别来无恙 兵荒马乱 不由分说
残花败柳 插科打诨 捶胸顿足
大吹大擂 独占鳌头 鬼使神差
狐群狗党 虎头蛇尾 欢天喜地
济困扶危 将计就计 金蝉脱壳
狼吞虎咽 里应外合 两面三刀
灵丹妙药 龙潭虎穴 马不停蹄
眉清目秀 蓬荜生辉 披星戴月
欺软怕硬 千刀万剐 屈打成招
人命关天 身不由己 失魂落魄
死心塌地 贪官污吏 天理难容
铜墙铁壁 头疼脑热 推三阻四
洗耳恭听 信口开河 引狼入室
明清诗词作为古典诗歌的余绪,墨守成规,气象狭窄,基本沦为文人把玩的文字游戏,尽管不乏一些名篇佳作,但流布不广,影响式微,其贡献的成语自然也就寥寥无几,为人熟知的如“千锤万凿”(于谦《石灰吟》)、“不拘一格”(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
补充说明一点,所谓成语的质量主要是就成语的知名度、表现力、覆盖面和使用率而言的。跟古典诗词一样,古典诗词成语具有知名度大、表现力强、覆盖面广、使用率高等特质,这一切几乎是与生俱来。
二、影响古典诗词成语产出的因素
古代文人创作偏爱用典故。典故不外乎两个来源:一是前代的人事,二是前人的言语。而征引前人言语正是成语得以滋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古典诗词因情感丰富、构思精巧、韵律和谐、语言华美一直为后人吟诵,是人们日常谈吐中酷爱的征引对象。长此以往,其中的一些妙言警句就自然演化为成语。古典诗词尽管是成语滋生的沃土,但布局并不均匀,发展有起有伏,这主要取决于后人对古典诗词的价值认同情况。应该说,对古典诗词的价值认同就包括对其语言价值的认同。而对诗词语言价值认同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成语产出的多少。归结起来,影响古典诗词成语产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取决于诗词的传播历史。一般说来,诗词传播的时间越长,其中的名言名句就有可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就越可能成为经典。而经典性恰恰是成语的本质属性之一。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诗文传统的国度,诗文越久远,其价值就越容易得到认同。在后人的价值天平中,上古诗歌和中古诗词要明显重于近现代诗词。作为原始的口头表述形式,诗词是最早产生也是最宜于传播的文学样式,其中的成语当然是最早批次的成语。考察诗词成语的进化历史,不难发现,诗词的成语产出率总体上是与诗词的传播史成正比的,即诗词愈传愈久,成语就愈产愈多。
第二,取决于诗词的传播范围。如果不考虑古典诗词的历史因素,将历代诗歌置于同一个共时平面,不难发现,诗词的传播范围也是影响成语产出的一个主要因子。众所周知,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唐诗无疑是传播范围最广的文学作品,几乎到了无人不成诵的地步,因而成语贡献率也就无可匹敌。其实,就艺术水准而言,宋诗的水准要高于唐诗。因为唐诗抢得先机、占尽风光,宋诗就只能屈居其下。与之相应,宋诗贡献的成语量就明显不敌唐诗。好在宋人另辟蹊径,倾心词作,从而垦殖出又一块成语胜地。就整体状况而言,六朝诗赋、元代戏曲和明清诗词的影响范围都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抗衡,成语的贡献量自然也就不能同日而语。
第三,取决于诗词的传播频率。传播频率是客观对象利用人们的感知通道而传递自身信息的频次。任何事物只有达到一定的传播频率,才能扩展影响、深化印象、产生结果。对诗词而言,传播频率越高,就意味着生成成语的可能性越大。诗词的传播率与诗词的知名度之间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一般说来,在同一个时期的诗词作品中,名家名作往往会受到热捧,传播频率相对较高,其成语产出量自然就大。
以唐诗成语为例,“语源出自李白诗歌的成语有81个”[2]23,杜甫大约贡献了120条,白居易大约贡献了60条。三者相加,几乎占了全唐诗成语的80%以上。例如:
笔走龙蛇 别有洞天 抽刀断水 摧眉折腰浪迹天涯 两小无猜 海中捞月
锦囊妙计 刻骨铭心 骑虎难下 清风朗月清新俊逸 如堕烟雾 杀人如麻
桃花流水 天伦之乐 仙风道骨 扬眉吐气一掷千金 一泻千里 钟鼓馔玉
——李白诗作成语
哀丝豪竹 白云苍狗 暴殄天物 别开生面冰雪聪明 并蒂芙蓉 不废江河
惨淡经营 春树暮云 发人深省 飞扬跋扈衮衮诸公 结发夫妻 擒贼擒王
蜻蜓点水 日暮途穷 弱不禁风 雾里看花下笔有神 寻花问柳 英姿飒爽
——杜甫诗作成语
百身莫赎 碧落黄泉 嘲风咏月 殚精竭虑荡然无存 灯红酒绿 雕章镂句
海角天涯 花前月下 急中生智 将勤补拙惊天动地 梨花带雨 扪心无愧
千呼万唤 屈指可数 山光水色 未老先衰逍遥自在 虚无缥缈 一事无成
——白居易诗作成语
宋词成语的贡献状况与唐诗差不多,也是厚此薄彼、极不均衡的。在140多条宋词成语中,出自苏轼和辛弃疾词作的成语分别为35条、25条,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剩余的成语条目则大致被柳永、范成大、陆游、李清照等人瓜分。例如:
龙蛇飞动 风流人物 淡妆浓抹 明日黄花环肥燕瘦 庐山面目 一刻千金
有苦难言 琼楼玉宇 悲欢离合 大江东去参横斗转 风餐露宿 红颜薄命
目空一切 巧取豪夺 水落石出 万人空巷心平气和 蝇头微利 余音袅袅
——苏轼词作成语
暗香疏影 百无是处 残民害物 当局者迷孤注一掷 会少离多 光复旧物
海誓山盟 佳人薄命 金戈铁马 眉来眼去千丝万缕 谈笑风生 温情脉脉
无病呻吟 舞榭歌台 小巧玲珑 野草闲花雨打风吹 指日可下 忠肝义胆
——辛弃疾词作成语
惨绿愁红 蕙心兰质 揽辔澄清 山河带砺文期酒会 新仇旧恨 朝思暮想
——柳永词作成语
壁垒森严 风鬟雾鬓 横峰侧岭 将心比心锦天绣地 雪中送炭 珠光宝气
——范成大词作成语
三、古典诗词与成语的关系透析
古典诗词造就了成语,成语烘托了古典诗词。在成语的诸多文献来源中,似乎唯有古典诗词与成语最为相得,二者堪称门当户对的绝配。这种绝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出身相同
古典诗词和成语基本都是古人语句的浓缩精华,十分精致,二者都具有含义隽永、形式洗练、音律明快、易于记诵的特点,极富表现力、生命力和民族性。自古及今,古典诗词和成语一直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诵读材料和表达手段。现今流行的多种诵读材料如《中华成语千字文》和《中华文化之歌》就是借助成语写就的。
(二)格式相通
古典诗词最初采用四言格式,中古以后逐渐转向五言、七言格式。不过,四言格式在汉语的韵文(包括骈文)表述结构中一直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原因在于四言格式不仅形式稳定,而且结构多元,适宜搭建各种语法构造。可以说,五言与七言只是增加了诗歌的意义容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四言固有的语法格局。诗词的四字句与成语的四字格在结构类型上完全对应,简直可以实行无缝对接。
(三)语体相近
古代诗词与成语大致出自历朝历代的书面语,典雅性是二者的共同特质。中国古代历来是雅文学和雅语言占据主导。历代文人之所以偏爱用典,目的就是求雅存正。而古典诗词和成语都是雅正用语的典范,这就为后人广为征引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基础。
(四)韵律相合
诗词是韵文,而韵文必须讲究韵律。自中古文人发现声调以后,古典诗词开始讲究平仄,除了所谓的古风。诗词语句追求平仄的要义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单位,平仄相间。而成语以四字格作为标准组合方式,其韵律模式恰好是“2+2”,冯胜利因此将成语视为“复合韵律词”[3]29。成语的韵律模式与诗词的平仄要求可谓十分契合。程金玲曾对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所收录的8004条四字格成语的平仄情况进行了穷尽分析与统计,得出了下面符合平仄律的六类成语数据[4]17:
格式 数量 百分比平平仄仄 1093 13.63仄仄平平 842 10.50平仄平仄 432 5.403仄平仄平 345 4.314平仄仄平 369 4.614仄平平仄 607 7.59合计 3688 46.05
数据显示,将近一半成语的韵律模式是符合诗词平仄律的,而这些成语并非全然出自古典诗词。据本人抽样统计的结果,在106条出自汉魏六朝诗的成语中合乎平仄律的为67条,约占65%;在148条出自唐诗的成语中合乎平仄律的为103条,约占70%。正因为如此,人们经常可以利用现成的成语来组装各种形式的对偶句。
必须指出的是,古典诗词与成语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同质的一面,又有异质的一面。即使古典诗词成语内部,亦非铁板一块。如果我们将审视的目光聚焦古典诗词内部,也会发现它们内部的失谐之处。以符合平仄律的诗词成语为例,其中的大部分主要出自格律诗和宋词,出自古风以及元曲的情况明显偏少。试比较:
逃之夭夭 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甘之如饴 孤苦伶仃——古诗成语
折戟沉沙 侯门似海 石破天惊 回眸一笑山光水色 柔情似水 小巧玲珑——律绝成语
琼楼玉宇 悲欢离合 风餐露宿 红颜薄命风花雪月 野草闲花 玉树临风——宋词成语
鞍马劳顿 大彻大悟 官官相护 空口无凭里应外合 两面三刀 倚老卖老 ——元曲成语
四、古典诗词成语的基本特色
古典诗词成语导源于古典诗词,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使得古典诗词的某些特质能够自然而然地移植到成语之上,从而铸就了诗词成语一些鲜明的特色。
(一)内容特色
诗词是人们用来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必须承载相应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受自身容量以及呈现方式的影响,古典诗词在反映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受古典诗词表现内容的制约,诗词成语呈现的视野大体如下:
1.状物。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是古典诗词基本表现手法,因而描绘各种山川风物、人文景观是诗词的主要内容之一。古典诗词成语对之多有反映,诸如“明日黄花”“大江东去”“莺歌燕舞”“晓风残月”等。
2.抒情。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也是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类似的诗词成语比比皆是,如“悲欢离合”“春风得意”“未老先衰”“柔情似水”等。
3.言志。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一个终端。无论是寓志于形还是托物言志,“志”都是诗歌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古典诗词成语中,相关的例子甚多,如“再接再厉”“一片冰心”“襟怀坦白”“耳根清净”等。
4.叙事。诗歌有时也离不开叙事。叙事诗是古典诗歌体裁中的一种,旨在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当然,与小说戏剧相比,诗歌的叙事较为简单。古典诗词中的叙事成语相对偏少,如“为人作嫁”“无病呻吟”“雾里看花”“机关算尽”等。
(二)语言特色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把握诗歌的语言艺术、领会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歌研究不可或缺的方向之一。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堪称鲜明独特。这种鲜明的语言风格在古典诗词成语上面也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具体如下:
1.用词雅致。诗歌总体上属于雅文学,早期的民歌和口语诗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雅化。宋词和元曲虽有较多的俗化痕迹,但并未改变诗歌语言的基本面貌。因此,古典诗词成语总体上保留了典雅的色彩,如“琼楼玉宇”“余音袅袅”“莺歌燕舞”“晓风残月”等。
2.方式含蓄。古典诗词忌直白,常用对照、衬托、比喻、借代、夸张、烘托、铺垫、象征等表达手法。因此,古典诗词成语往往含义隐晦,不能单纯从字面去解读,如“河东狮吼”“春风得意”“玉树临风”“竹篮打水”等。
3.节奏明快。成语作为四字格一般有两种重音形式:【轻中轻重】和【中轻轻重】,这两种重音形式的节奏本身就较为分明。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讲究平仄的话,那么节奏感就会更为突出。因此,古典诗词成语的节奏感要明显高出其他成语,如“冰天雪地”“海誓山盟”“天南地北”“如履平地”等。
4.句式简约。与散文相比,古典诗词的句式具有反常规性,异位句式、错综句式颇为习见。诗词成语大多是从现成诗句中截取、压缩或拼装出来的,成分残缺,结构不整,如“为人作嫁”“将心比心”“得过且过”“再接再厉”等。
(三)意义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古典诗词成语尽管源自诗词,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受到各种语用因素的滋扰,从而使自身的意义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即使是那些挪自诗词的原装成语,其意义也很少保持原封不动。与诗词的旧有语句相比,诗词成语在意义方面大致会出现以下四种变化:
第一,意义异化,即成语的意义跟原诗句的意义基本脱节。例如,“冰雪聪明”在杜诗中原本形容人像冰雪那样纯净,用作成语后则比喻人聪明非凡。
第二,意义泛化,即成语的意义比诗句的意义来得广泛。例如,“春花秋月”在李后主的词中本指春秋季节的美景,用作成语后则泛指一切美好的风光。
第三,意义虚化,即诗句偏重实写,而成语偏重于虚写。例如,“羽扇纶巾”在苏轼的词中原指古代谋士手里拿的扇子和头上戴着的青丝头巾,用作成语后则形容文人的从容气度和儒雅风姿。
第四,意义逆化,即成语的意义或情感走向诗句意义或情感的反面。例如,“灯红酒绿”在宋人朱翌的诗中原本形容夜饮聚会时的美好场景,用作成语后则形容寻欢作乐的腐败场合。
五、古典诗词成语的生成方式
成语类型繁多,形式多样,生成的方式也种种不一。就古典诗词成语而言,大致有以下四种生成方式。
(一)直接搬用
具体说来,就是将诗句中的某一片段不加任何改易,直接征引,使之成为成语。这类成语不仅结构浑然一体,意义也相对完整。例如: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人面桃花——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山光水色——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司空见惯——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二)字面增删
具体说来,就是以某一诗句为基本框架,进行词语上的改易,或“省去个别虚字,使结构更紧凑”[5]37,或添加更改某些用词(多为实词)直接征引,基本维持原句的结构和意义。例如:
月下花前——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花花世界——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壮士断腕——唐·陆龟蒙《别离曲》诗:“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三)易位改造
具体说来,就是以原有诗句为基本框架,进行结构上的微调,或调整语序,或更换成分,使原句的含义基本得以保留。例如:
发人深省——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壁垒森严——宋·范成大《次韵郊祀庆成》诗:“百神森壁垒,万卫密钩陈。日月青旗色,雷霆玉辂尘。”
将心比心——宋·范成大《偶至东堂》诗:“久坐蒲团焦叶放,闲拖藜杖藓花深。饥时吃饭慵时睡,何暇将心更觅心。”
珠光宝气——宋·范成大《元夕》诗:“粉痕红点万花攒,玉气珠光宝月团。帘箔通明香似雾,东君无处著春寒。”
(四)概括提取
具体说来,就是以整首诗词或其中的部分语句作为基础,进行结构重组,原有诗词的关键词语和基本立意会在成语中得到一定的保留。例如:
风吹雨打——唐·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小巧玲珑——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目中无人——宋·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在以上所列的四种方式中,直接搬用和字面增删属于常规方式,相关的成语最为多见;易位改造和概括提取属于非常规方式,相关的成语相对稀见。
[1]朱瑞玟.成语探源辞典[K].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文娟.李白诗歌之成语初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3]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程金玲.汉语成语平仄律浅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17-18.
[5]袁慧真.成语和古代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4):37-39.
Abstract:Classical poetry is an important habitat of Chinese idioms.Classical poetry creates idioms, while idioms serve as a foil to classical poetry, and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re known as a perfect match.The idioms in classical poetry are unique in content, distinctive in style,and signi fi cant in meaning.They also have a unique style of generation.Classical poetry has the properties of great popularity, powerful expression, wide coverage and high usage.The idioms in classical poetry are always the most dynamic section of Chinese idioms.
Keywords:classical poetry; idioms;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generation style
A Research on the Idioms in Classical Poetry
GUO Bohana, WANG Jianjunb
(a.School of Overseas Education; b.School of Humaniti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H03
A
1008-2794(2017)05-0078-07
2017-03-23
郭博菡(1981— ),女,黑龙江绥化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王建军(1964— ),男,江苏丹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语言学史和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