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味、民味、辣味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

2017-10-16许江

当代美术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川味辣味谱系

许江

川味、民味、辣味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

许江

四川美术学院的创作独具风味,可总结为“川美三味”——巴山蜀水的川味、社会质感的民味和青年实验的辣味。这三味共同构成了四川美院的创作品位与历史谱系。

地域性,社会性,艺术实验

Abstract:SCFAI’s creation is very unique,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to “three fl avours of SCFAI”, the Si-chuan Flavour of Bashu’s mountains and rivers, folk fl avor of the texture of society, spicy fl avor of youth experiment, which constitute the creative taste and historical pedigree of SCFAI.

Keywords:locality, sociality, art experiment

1 中国美术馆“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展览现场

美术创作贵有品位,此种品位既具风格特色,又都发乎真情、感动人心,彰显趣味的品第,弘扬人性的风范。我看“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深深感受到川美艺术创作的独特风味,谓之“川美三味”。

第一味,巴山蜀水的川味。四川,巴山蜀水;重庆,夹江山城,铸炼成一种独特的历史风味。川美得江流云山之毓秀,融巴蜀人群的诸般特点,谱成一条具有强烈特征而又不容忽视的文化谱系。从李唤民先生、徐匡先生、阿鸽先生等的川味版画,到“文化大革命”著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型雕塑《收租院》;从以罗中立的《父亲》为首的大巴山农民的乡土绘画,到知青、高考以及家族、身份等伤痕累累的所谓伤痕美学力作,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时代的强音。重读这条谱系,这其中沉郁的文学意味、深深的乡土情怀、强烈的救赎意识,凝结成一种中国美术现实关怀的浓浓川味,让我们像临对川味火锅那样,难舍难弃,不食不快。这种川味中最让我触目难忘的是那种文化觉醒的原生力量,那种东方农耕社会的原朴视野,那种真率的诗化情怀。这种视野和情怀代表着美术最让人倾慕的内涵,值得我们不断地回望,不断地进行历史性的梳理。

第二味,社会质感的民味。川人画画,擅想象中取神,笔下精神,却又富独特质感,一如川人说话,“川普”有点拮据,换了地方话便妙语连珠。从《父亲》到今天的青年创作,川美的乡土视野、波普表现、市民情怀、大众倾向,都独具川民社群的质感。这笔下的“民”,既沧桑又狂野,既洒脱又诙谐,总有一种特别鲜活的东西。仿佛他们更贴近社会底层,更具充满地域感的市民性,在创作表现上就更富有民间的生动、民众的洒脱、民生的诉求。川人的精英阶层,自古以来有一种江河奔流、东放西归的文化心态,他们将生命寄望于东放的远旅,又遥想着西归的责任。这种心态既放怀天下,敢于跋涉超越,又怀桑梓之念,背负家园责任。这种放怀与皈依让川美拥有了一种自主自足的主体意念,催发出贴近民性、洒脱抒怀的特点,也使得他们在图像叙事、传统再造的交错努力中,善于触摸到时代关怀的质感、民情民生的质感。

第三味,青年实验的辣味。川味火锅,不辣不快。川美的当代实验,带着坦克库的风烟,带着山水校园的梯田浪漫,始终存着敢为天下先的辣重口味。巴蜀向有快意洒脱、宽容练达的泼辣风习。这种旷达之气、洗练风习在川美形成相对自由、更为纵逸的学风,形成普罗民间的文化意识。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既看到波普风的城市关怀,又看到艳红鲜绿的图像叙事;既看到绵密的青春遥想,又看到狂放的抽象摇滚。所有这些表现都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揉在一起,既漫无止归,又内涵炽热,凝成浓重的辛辣之味。与此同时,又以这种辛辣质感的品位跬成一种谱系,来构建独特的修辞系统,一种整体性的、扑面而来的语言特质。

川味、民味、辣味,共同构成川美创作的品位。这种浓浓的品位宣示着一个独特的创作谱系的历史性内涵、时代性质感及其超越文化地理的当代的创生之力和影响力。当此展览开幕之际,谨以“三味”之感献给川美的同道者们。

Si-chuan Flavour, Folk Flavour and Spicy Flavour

Xu Jiang

猜你喜欢

川味辣味谱系
神族谱系
男子为孕妻准备100多道辣味菜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都是辣椒惹的祸
科技加码 数字郫都打造“川味”产业城
爱吃辣的树鼩
陆游诗中的“川味”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德国研究发现一种意大利奶酪能有效中和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