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牢质量堤
2017-10-16武志军
匠心筑牢质量堤
高凤林
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之际,曾以“大干快上”著称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步伐:耐心一点,专心一点,精心一点。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大国工匠,匠心传世。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经过近10个月的层层筛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技技师、“大国工匠”高凤林再获殊荣,成为该奖项自2013年设立以来的第二位个人奖获得者。
“这是对航天事业取得卓越成果的高度肯定,是对航天人不懈追求万无一失、尽善尽美的激励,更是对技能工人扎根一线,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品质的鞭策。”高凤林在颁奖大会上感慨道。
高凤林1980年从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车间,30多年来,他一直铭记入行时师父的教诲:要尊重产品,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师父的“四段论”成为他日后工作的指引——要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还要写出来。
在航天领域,“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航天质量理念深入人心。有些试验和焊接工作,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面对表面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的焊件,高凤林咬牙坚持完成工作,即使双手因此被烤得鼓起一连串水疱,也要确保质量合格、任务达标。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航天人“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葆成功、永创一流”的精神。
凭借着焊接方面的超人独特技能,高凤林也成为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典范。
经高凤林手焊接的130多台火箭发动机,迄今为止从未出现质量问题。“从拿起焊枪到现在,我一直坚持质量至上的理念。”高凤林说,正是长年累月积攒起的过硬技能,为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凤林的经历是无数中国工匠的生动缩影, 作为中国商飞集团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胡双钱仅依靠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便能完美地完成直径仅有 0.24毫米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LNG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能出现一个漏点。
在喧嚣中,他们固执地坚守着内心的宁静,凭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创新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如今已告别了简单扩张产量的阶段。而要打造高水平的制造业,离不开对质量和技术“从99%到99.99%”的执着,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离不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这正是“工匠精神”的要义。
可喜的是,如今,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一些中国品牌企业也正砥砺前行在匠心之路上,浙江正泰集团专注打磨“中国智造”。在2015年制造业整体遇寒的情况下,这家从家庭作坊式小厂发展而来的企业成绩亮眼:集团主营业务同比增长15%,其中智能高压业务增长20%。
在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培训工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重心。在这家中国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里,每天都有三四千工人在接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孟剑锋
这些品牌企业和大国工匠生动实践的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实际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精湛的工匠。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工匠精神”眼下对中国经济还是“奢侈品”。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薄弱,伤及“匠心”。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大心病。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影响“匠人”。造就工匠首先要从培养工人做起。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但社会上仍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有近900万缺口。
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
于国,工匠是重器;于家,工匠是栋梁;于人,工匠是楷模。质量强国梦目标在前,积跬步以至千里,每一个脚印,都由你我用工匠精神刻下。劳动者楷模在前,每一段人生,都不妨从工匠精神里,汲取最朴素的力量。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质量强国的指引下,技艺精良的匠人和认真做“工匠”的企业在中国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