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性与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

2017-10-14欧阳洪萍吴春红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载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欧阳洪萍 吴春红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90后大学生鲜明独特的个性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关乎国家发展命脉,关乎民族复兴。现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的“育人”现念,创新工作思路,利用新方法、新平台,积极拓宽教育途径。本文顺应时代特征和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从显性、隐性两个方面提出育人新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显性与隐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能力与品德,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脉、民族的兴旺发达,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更是具有社会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变化直接而明快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他们的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和道德人格等,无论哪一种人格的缺失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如潮水般涌入的信息化、尤其是以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散布西方式的人权、民主、自由观念,侵蚀主流文化的地位,瓦解民族的政治向心力和凝聚力。对政治信仰不明确、三观尚未稳定形成,对新事物尚缺理性判断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1],引发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倾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在中西文化价值冲突面前迷茫和无所适从;对党的思想、政策等理解不透彻,动摇着党的领导地位;道德约束、社会责任感下降,重义轻利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普遍化;金钱万能、巧取豪夺、钱权交易的唯利是图观;知识文化贬值、学习无用的文化贫血;急功近利和贪图现世的短视;斗富炫奢、相互攀比、一掷千金、欲望膨胀的浅薄等等。这些思想领域上出现的突出问题无不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负面影响,消极地改变着他们的学习观、择业观和人生观。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型和意识变迁,引导社会走出功利主义的迷茫、走出人生追求的困顿及意义世界的失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独生子女,成长在改革开放和各类思潮涌动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独立意识强,但心理比较脆弱,过于关注自我等,传统的灌输式显性教育途径已经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利用相对“隐性”方法和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弥补显性教育中的欠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显性教育方式不放松

(一)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

学生思政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仅仅只是思政老师和辅导员的任务,要树立每位老师每时每刻都身负思政教育的观念,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教化学生,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如护理学教师应将尊重人权、保护病人隐私等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操守通过平时教学渗透给学生,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

目前,多数高校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學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也是千年不变的万能型PPT,与时代脱节,与教学对象的个性需求不符,学生根本无法吸收消化。多开展课外实践环节,如引导学生参观实践基地、红色根据地,并将所感所想在课内分享,引起大家共鸣。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麦田计划”、“进敬老院”、“帮助留守儿童”等活动,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报告。还可以在课堂内开展实践模拟,如模拟道德冲突、模拟法庭等,让学生选择不同角色去扮演,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内化。

(三)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思政教育的师资选聘工作。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安排需要,合理配备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热爱马列主义教育事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加强对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完整、系统的培训体系,包含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等培训体系。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师道德水平和素质考核。

二、隐性教育途径要跟上

(一)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首先,创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干净清新、整洁漂亮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情操,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创设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一是可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活动中,使学生在参加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二是开展成人礼仪式教育,以宣读誓言、冠以成人礼帽、接受父母准备的成人礼物和信、跨过成人门槛等仪式,通过仪式教育的方式,深刻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其三,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介,如广播站、宣传栏、校报、校园杂志及微信公众号等,开发关于思政教育的节目或栏目,用时尚的语言、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大学生,同时还要给他们发表看法的空间,并有效地加以引导。

(二)引入团体辅导方法,创建“内化”育人体系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形式,辅导老师以心理辅导理论进行指导,激发一定的人际互动,可通过创建心理情景剧模式让学生在剧本的创作和相互的观摩中,不自觉进行角色带入,剧本角色与自身心理常态冲突越激烈,学生的反思越深刻,成长越大。学生们相互启发、支持、诱导、鼓励,共同探讨,彼此交往。成员在互动体验中成长、学习并改进其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丁丽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高校思政教育思考[M].《前沿》,2013(19).

[2]王红梅,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M].《教育新观察》,2011(9).

作者简介

欧阳洪萍(1989.01-),女,汉族,云南大理人,硕士研究生,初级,研究方向: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载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机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