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文学作品与电影艺术本质关系

2017-10-14徐胜男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电影关系文学

摘 要:很多电影都是根据剧本进行创作和拍摄的,這些剧本很多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文学作品被运用到了电影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进行探讨,首先是从电影的艺术本质入手,然后分析文学语言的特征符号与电影的艺术本质关系和小说到电影的艺术本质的差异转换。

关键词:文学;电影;艺术本质;关系

一、电影的艺术本质

电影的艺术本质问题,是确立对于电影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就其内从属关系而论,相当于美学中美的本质、哲学中本质论的理论轴心地位;就其外从属关系而论,其受一定哲学理论体系和美学理论体系的制约。电影的艺术本质问题在电影美学理论范畴,集中表现为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在当今的世界电影美学范畴内又表现在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理解上面。从这也可以看出,对电影本质的界定也有着对艺术本质重新研究这样一个理论背景,是二十一世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解决“电影美”的关键的理论前提。电影历史上所有的理论体系上的对立,都可以归结为对“理性”的态度问题。

电影作为艺术,服从于艺术的共同本质的规定,电影的艺术本质首先应从艺术的共性方面来把握。艺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正。对于艺术这个质的形式,进一步加以科学的规定,可以说它是一种可传达的信息,在区别于其它信息的方面,它的明显特征是具有一种“信息超越”的心理过程,是“心理稳定注意”的对象,而一般的认识活动只具备“信息的等恒”。这种信息超越是由形象而导人的,由情感而加深的,由运动而保持的,这在电影艺术中最为常见:首先是镜头画面和音响使信息的导人,由于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和声响的隐喻象征着美学因素,使信息超越开始了稳定注意。当进人“意境”状态,与性格情感产生共鸣状态时,这种信息超越继续深化而不易释放,又由于情节镜头运动(蒙太奇手段)和镜头内部运动(场面调度)时刻又提供新的信息或信息运动的强化而保持了整个审美过程。

艺术传达给我们的是:既陌生又熟悉的系列世界。既生又熟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电影艺术同样服从于这一共同的艺术规律。电影或其它艺术,就艺术的本质而论是提供给我们一个“系列世界”,这个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它的系列性,系列性就是组合的选择性。如果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宏观的,那么这个系列世界就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世界(可以认为是人化的自然),音乐、绘画、小说、戏剧、电影提供给我们的从认识论来说都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这个系列世界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关系,对于我们感知的主体来说,它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这可以说是艺术性的矛盾组合体。它体现着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它可以说是艺术的假定性和生活的真实性之统一。过去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所出现的颇有争论的艺术“真实性”概念,其实是这二者的统一,而不是怕单方面的接近自然真实。这里我们陌生的是生活的“表相”,而熟悉的是生活的本质,正是陌生的表相才能使我们有可能进人审美过程,而正是在这种新奇陌生的表相导入下,才有可能使我们进人熟悉的生活逻辑范畴,如果前者是感性的形象审美阶段,那么后者就是理性抽象的认识阶段,这二者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完整的审美过程(稳定注意),也就是重新产生了第二个对象世界(信息超越系列世界)。

二、文学语言的特征符号与电影的艺术本质关系

电影是用画而组成的,以旁白、对话等为叙事做铺垫,正如法国的阿尔诺说:“电影是一种画而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等。”由此可见,电影艺术魅力的发挥离不开文学语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了舞蹈、音乐、画而、故事情节等多方而元素的艺术形式,文学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吸收和借鉴了文学语言中精髓部分,并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文学语言的精华部分展示在屏幕上,是文学语言的延伸和拓展。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象性、深刻内涵和注重想象等特征符号给了电影制作者和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有更宽广的发展余地。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剧情是由剧本经过文学语言的润色编写而成的,其中的人物旁白、对话和场景等也反映出了电影的文学性,两者的巧妙结合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电影艺术本质的显现。

文学语言是人类表述感情的工具,是用文宇的形式去塑造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通过抽象的文宇语言间接的表达,这给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影创作就是要发掘文学语言中的特征符号,了解文学语言中的各种特征和因素,加上自己的理解用画而表现出整个故事的本质,使观众享受一个观看电影的关妙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地发现文学语言的符号特征,方便编剧对文本有更深刻的了解,发挥出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也相互渗透和互为支撑。文学语言和电影都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而,存在着很多想通的元素,电影的表现力要想发挥到最强就要求对文学语言加以理解,创作出高水平的剧本,同时文学语言的发展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材料支撑,提供了更多精彩的故事,也就是说电影的文学性要求电影和文学语言更好的融合,按照要表达的内容用更巧妙的语言组织,力求发挥出电影艺术的本质,给观众呈现更精彩的影视作品,这是当代电影发展的关键,也是电影制作方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秋夫:《论电影的艺术本质》,戏剧文学,2003(3).

[2] 李沁格:《从对话关系看电影的艺术本质》,青春岁月,2012(13).

[3] 张岩:《<归来>中的情与形——分析电影<归来>的艺术原理》,赤子(上中旬),2014(24).

[4] 曲伟新:《从电影<逆光>浅谈文学语言的特征符号与电影的艺术本质关系》,电影文学,2011(21).

[5] 黄宝富:《内心联想与直观视像——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本质的差异转换》,当代电影,2007(1).

作者简介

徐胜男 (1992-),女,汉族,山东德州人,聊城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

猜你喜欢

电影关系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小说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