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新教法

2017-10-14久买措

读与写·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科课文语文

久买措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65-01

1.精心设计,大胆放手,新教法才会行之有效,获得预期的效果

在课前,教师深钻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实质,而且要熟知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应考虑会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上课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自主探究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独特见解,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不足的地方加以点拨,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课前我深钻教材,懂得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我又注意到我班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一切问题都要追根问底。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讀完之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们读后,一个一个的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简单的问题,我及时和同学讨论解答,对于和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我及时予以板书,以便讨论,然后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去解决问题、理解课文。最后全班交流时,我发现同学们都已把握住了课文的主题,比平时的效果好得多。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堂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还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进来。

利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氛围能突破时空造成的教学上的难点,迅速有效地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3.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语文来自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许多东西单凭语文教师一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如可把相关学科的教师请到语文课堂上来,结合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知识来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会让学生及时搞懂搞透知识,也能增加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也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在有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来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要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得开心,老师要付出很多。每一篇课文,要求老师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还要批改很多作业,确实很累。不过当我看见学生每天茁壮成长,心里是甜滋滋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也一步一步学习课堂教学新技艺,不断实践课堂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进步,可谓"教学相长"。

4.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本应用于实际生活

俗话说,学以致用,是说学的理论知识要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算真正学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文,这也是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人们平时说话、办事和交际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语文功底好的人说话办事行之有效。所以说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这个科目本身有其特有的特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始终都在运用语文知识,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如何学习理解上,比如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等。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去学习表达,让学生对书本知识透彻理解后,多把时间用在表达上。学会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理解而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学生努力掌握: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会理解"和"学会运用"两方面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本的真谛。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被动地"吸收"的局面,使学生由外部生疏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每一次学习,都伴随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处于主体地位的优势,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举一反三的将这种理念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学科课文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