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新区80天
2017-10-14丁云
记者 丁云
落户新区80天
记者 丁云
9月的一天,12:30,万正茂在会议室里边吃着盒饭,边跟施工商谈实验室的化学品储存安全防护要升级。下午他还有个会议,接着赶赴外地出差。万正茂的身份之一是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
今年的3月1日,16号楼还是空荡荡的毛坯房;6月4日,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在这里揭牌,这栋4层小楼已可容纳170余人正式就位;8月,学院10个团队入驻,涵盖了水、固体、土壤、应急等方向,同时30名全职人员到岗。
仅80多天时间,一所大院大所顺利落户苏州高新区。
框架协议签订,高层微信上场
仿佛迅雷不及掩耳,但一切皆有深厚基础,或者说是双方有着共同的愿景目标。
清华与苏州的合作早有渊源。2015年底,清华大学和苏州市签订了一个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在环境领域合作建设一个研究院。2016年上半年,双方频繁沟通,到2016年10月份定下了大框架。
万正茂解释,框架签订后,涉及到更具体的内容。比如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清华要提供什么样的师资、团队和人才力量,苏州有什么需求,哪些技术成果适合在苏州转化得要做一个总体梳理;要怎样培养人才,怎样集聚资源,怎么把相关校企或环境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吸引到苏州来……合作协议中的构成非常细致,需要反复斟酌。
有一个细节被特别提及,那就是双方的交互意见,方案的来去调整、反馈,都是通过手机微信进行的。参与者,有清华分管校地合作的副校长、校地合作办主任、副主任等,有苏州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分管副主任、科技局局长等。于清华而言,这在与政府合作时通常很难见到,“速度超越了以往,一般正式发电子邮件算快了。”
第一轮,比如有20个细节需沟通,那么双方先解决5个,然后逐批解决剩下的。调整到后面可能与前面有可冲突,那就再调整。每一次,一方修订后返还对方两个版本,一个修订版,标明针对上一版做了哪些修改,一个完成版,呈现改后成稿是怎样的。“非常清晰,很人性化,来去迅速及时。”
双方对这次合作建院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Kawasato等[23]通过溶剂萃取、热处理、沉积并常规处理的方法得到了粒子直径约0.5~3 μm的新型MoS2纳米微球,并对其润滑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MoS2纳米微球可高度分散于油中,且表现出了较大的负载能力和极佳的抗磨性能。综上所述,MoS2纳米微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能够在润滑油中进行良好分散,较常规的纳米MoS2而言,表现出了更为优异的减磨润滑性能。
在修改了不下十几版后,赶在2017年2月春节前,双方完成了签约。“就连签约,也是以传签的方式完成的。”
2017年2月完成签约之后,徐美健书记召集苏州高新区科技局、规划局、所在地科技城等相关负责人员开了整体协调会,将此事确立为区内重点工程。
办公楼装修,45天一天不差
清华要物色办公场所,完成研究院办公楼、实验室及中试场所的选址。万正茂想起当时有一块地块,就在结合苏州高新区某污水厂的改扩建,有利之处在于能够解决部分中试需求,而且污水厂正在进行一体设计,顺带设计了研究院的建造方案,“很惊讶,我们第一次去看地块时,设计就出来了,很好。”临近的地铁通行震动可能会对实验有影响,苏州院做了另外的选择,但这一次经历,让清华印象深刻。
同步,办公楼盖起来之前,要有临时办公场所,确定在101park商务总部园16号楼,那里是苏州科技城专门打造的办公基地。但即便是临时办公楼,也是毛坯房,需要设计、装修,以支撑此后至少2年的工作。在此之前,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在自己办公用的26号楼安排了4个办公室加1个会议室给苏州院筹建之用。
筹备组最初有七八个工作人员,清华方面除了万正茂,1个院务秘书,1个办公室副主任,剩下全都是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跟进的同事,有科技局、科技城、规划局、建设局,甚至施工队的,共同组成一个班子。
临时办公楼的设计、装修要走招投标程序。万正茂说,“真叫创新,边设计、边施工、边审计,所有环节全部同时启动。”
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内介绍前沿技术、设备的展厅
研究院是3月下旬注册的,项目3月中旬就开始启动,在研究院资金到位前,可谓一没钱,二没主体。科技城通过其他公司边帮着立项,边以主体单位的名义设计邀标、施工招标,与相关多方打交道。清华没为这些操过心,“我们只提平面方案,看设计效果图,就结束了。”这一趟下来,对整个苏州高新区的支持力度和做事速度,清华有切身体会。
45天不差一天,家具、软装、展厅布置全部结束。
6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到苏州,与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等共同为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揭牌。
人才团队入场,时间分秒必争
如果说,框架协议的签订是一条线,在前期确立,那么45天的基建是第二条线,随后进行,大院大所要落户,同时还有第三条线,人才团队的入驻,也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行走着。
科研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董立户负责,他很快加入到26号楼的工作组。
前期的内部沟通也非常复杂。要与环境学院对接,向学院内部老师介绍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和团队入驻相关制度,希望老师们把自己的技术落到苏州做转化,与学校知产办要沟通具体的政策和操作流程,最后要根据具体老师的需求逐个沟通。
苏州院设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对项目评审:多久能出成果,或有新产品诞生;如果团队里的博士生研究生到苏州,吃住如何解决;团队其他人员,比如仪器安装、工艺设计等,需要由研究院代为招聘;整个周期中团队的维持成本,需要核算。
老师们也有各种考虑和讨论,比如是全职过去,还是带着清华的编制过去。万正茂说,清华大学和环境学院都很支持,给了一些政策,同时对考核方法做了调整,算是解决了一部分顾虑。
“人家愿意来苏州这件事,也很关键。”董立户曾表示,研究类机构难招人,但研究院建在苏州,想要招的人,包括国际化人才都能招来,算是舒了一口气。
从3月沟通人才科研团队,4—5月的时候整理院引进团队制度并过会,5月老师们填写需求表测算,申报经费、人才支持,有关住宿、户口、小孩上学等要求,6月揭牌时,总共16支团队申报,选择10支,再一一确认老师们的需求,真正到向苏州高新区提出请求支持时已七八月份,到8月底全部给予了支援。
万正茂事后坦言,以前只知道引进人才,苏州院对家庭问题考虑得不周。面试时几乎都遇到了家属问题,像户口、孩子上学、配偶工作等,他们现在也在逐步理解这些事。在随后的工作中,会打好提前量。
事实上,针对每一所大院大所,高新区一般都会有一个包含双方高层领导的领导小组,对项目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作决策、开会讨论等。还有一个工作组,做日常工作协调。如果涉及基建等,再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科技局工作人员慕继武介绍,大院大所通常有3-5年建设期,他们内部有一张大院大所信息汇总表,定期汇总、梳理、解决;同时定期开会、定期走访,也便于跟踪、服务。期间,领导小组一般半年或一年开一次会,院所定期也会一两个月写一次情况反馈,便于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只是每一所大院大所,可能具体情况不同。从我们角度,当然都要给他们最好的资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师生,在国内环保领域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院所不同,目标一致
苏州院是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机构,是清华大学整体组成部分,苏州院本身的架构也为支持学校专业建设,支持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同时帮助老师们把科研发明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中可以用的技术、产品,能够解决切实问题。
近二十年在环境领域,清华大学环境学科多年蝉联国内第一,在全球的环境学科排名也稳居前20位。这些积累,足以支撑清华在环境领域的研发、人才、技术资源、前沿性判断等,环境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内环保领域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清华到苏州,是想做环境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工作。做技术孵化,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做基于市场的技术服务,建立国家级的实验中心、工程中心,支撑研发成果转化;紧密结合产业,清华发起设立了两只基金孵化、扶持技术产业化,并参与环境治理一线。
过去认为环保就得花钱,前期投入需要经济基础作支撑。现在,能够集聚环保产业,就能聚集其他信息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万正茂说,“清华苏州环境院也坚决不走狭义的环境治理局限自己,而要走创新,活跃于泛环境领域。”
除了建立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还把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都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引到苏州,同苏州高新区政府一道合作,建立了瓦赫宁根国际协同中心,共同做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示范建设。
科技城设有专门为大院大所服务的机构
与过去不同,这次倒过来,通过瓦赫宁根大学招到非常好的国际生源,放到中国来与清华一起培养。“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国际间的互动合作是布局长远,我们需要共同识别下一代环境技术在哪里。”万正茂也说,陆续会有更多诸如此类“立足于本土,又放眼世界”的引进和联合培养,能为苏州地方输送更多人才。“清华也会考虑在北京、苏州两地培养人才,打通研究院和地方高校的交流,相互促进。”
这只是苏州高新区大院大所落户的一个样本。
上半年,苏州高新区集聚了包括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数据中心、中科院声学所、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瓦赫宁根苏州环境创新国际协同研究中心等在内的10所大院大所,或签约,或揭牌,或落地。加上先前落户的创新载体,苏州高新区已与80余家院校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每一所院所的产学研领域、方向不同,每一所院所的落户过程也不尽相同,但大家都为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