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
2017-10-14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发展战略专家会在扬州召开
2016年12月9日,在扬州召开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发展战略专家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教授与其他9位专家一起,受聘成为合作组织专家委员会首批委员。会议同时举行了“运河城市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和专家委员聘任仪式。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北京大学等政府部门、高校、智库机构、知名企业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合作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2017年工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WCCO是经国务院批准,联合中国35座运河城市和国外25座运河城市,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组织。8年来,WCCO以运河为纽带,服务其全球70个城市、机构及个人会员,开展运河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运河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在环境保护、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贡献运河城市集体智慧,参与举办了6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与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内河航道国际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交往关系,为世界运河城市搭建了机制性交流平台,同时助推中国大运河在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中国江苏网 周晗)
上海师范大学学子获广州国际电影节“读懂中国”最佳国际传播奖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3+2”本硕连读项目在读学生钟征倚,凭借其创作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发绣》在12月广州国际电影节上过关斩将,最终获得“读懂中国”最佳国际传播奖。
钟征倚的纪录片《发绣》凭借专业的拍摄手法、独到匠心的构思、隐含深刻的情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评选为最佳国际传播“读懂中国”纪录片。发绣是刺绣的一种,采用自然的人发作为丝线原材料,绣制创作作品。纪录片《发绣》向世人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绣的起源,以及发绣在中国不同时代的演变与发展,通过采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绣技艺的传承人——周莹华,其一生对发绣的传承、研究与技术革新,把经典发绣模式与现代元素创作结合,给予了发绣新的生命和未来。最终将这项技艺、这项文化带出苏州,带向全国,乃至世界。
“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是中国国际纪录片节重要子项目,也是中国规格最高的大学生纪录片大赛,由广州纪录片节组委会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学术支持单位。该项目获得“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主办方的同意,于2016年6月以“读懂中国”为主题向全球征集对中国最关注的100个选题,从中精选出此次大赛的十大主题。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张婉婉)
国家艺术基金“竹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汇报展举行
简朴,品高,刀客们利用刀痕的深浅,在竹子的青皮上淋漓畅快的表现着中国的水墨写意和书法的无穷魅力。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艺人们以艰辛坚韧的匠心在方寸毫米之间表达着江南文化的隽美与灵动。
2016年12月15日,由江苏理工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竹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竹刻展览在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举行。展览共展出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竹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5位学员和教师的作品。胡炎培、扶陆佳琪、芮强、杨德翰、范千里5位学员展出了15幅精彩的竹刻作品,分别涉及竹刻浅雕、竹刻透雕、竹刻根雕等竹刻的三大门类,品种齐备,各展才华,作品结合时代审美,融古汇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代表了当代竹刻领域的专业水平。参展作者之一青年教师郭琳创作的竹刻长卷尤其引人注目,作品《魏晋风骨》的整幅画面由《阮籍无路》《羲之爱鹅》《武帝问禅》《孙殷清谈》《嵇康被杀》《刘伶嗜酒》《徽之喜竹》七个故事组成。
嘉定博物馆馆长邵辉认为:该次展出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竹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用画笔、刻刀考察社会变革,用纯真的心灵贴近当代艺术的文化变迁,用真情感悟时代的精神风貌的结果,对今后的竹刻艺术教学和竹刻艺术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汤洪泉教授介绍了此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情况:“在竹刻界,第一次以‘竹刻艺术’为中心设立国家级项目,这是竹刻界的大事。此项目极大地鼓舞了竹刻同仁,尤其使那些青年竹刻家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嘉定博物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为文博事业发展以及嘉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也发展势头良好,在南京美术馆、常州美术馆均举办了美术作品展览,包含了中国画、版画、设计、工艺等几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们的合作可谓“天作之合”。
(“非遗时光”微信公众号 王 庶)
上海召开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总结交流工作会
2016年12月27日,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在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上海市)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工作总结交流会,市文广影视局、市教委、市非遗保护中心,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近期上海市研培工作情况,开展了各校研培成果交流。市文广影视局副局长王玮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研培计划启动以来,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文化、教育部门携手合作,快速相应,各类高校积极举手,已有8所院校参与其中,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上海市高校共承接研培任务20期,其中培训10期、研修8期、研习2期,累计培训学员805名,生源覆盖全国各地,培训项目涵盖竹艺、版画、建筑彩绘、竹刻、锡雕、玉石雕刻、金属锻制、掐丝唐卡、藏香制作、木雕、青瓷烧制、织绣创新、皮影戏、木偶戏等各门类。
上海市将积极推进2017年研培工作。一是支持上海市8所研培高校继续参与计划,鼓励复旦大学等新院校加入计划。二是精心制定研培方案,指导高校更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案。各高校每年办班不少于二期,有条件的争取达到四期。三是统筹做好组织招生,由项目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与研培高校协商选送,每个研培班次要确保5%-10%的名额保留给上海本地学员。四是全方位设计课程,侧重实践。丰富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因班施教。五是切实做好学员管理。建立学员名册,完善信息档案。明确纪律,规范管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整建制培训班的服务工作。六是灵活运用媒体宣传,指导各高校积极开展教学进展通报,并进行相关宣传报道。鼓励各高校利用社群媒体设立自媒体宣传平台。七是积极开展每年暑期深入学员来源地回访工作,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研培经验,改进课程设置,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交流互动。八是探索后续拓展工作。九是强化本市工作机制,在报送、审批、招生、课程、管理、宣传等各环节明确工作规范,建立季度例会和联络员制度,加强研培计划信息系统使用培训。
(“上海非遗”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群艺馆庆六十大寿
2016年12月30日,上海市群艺馆迎来了六十大寿。在一曲评弹开篇《莺莺操琴》中,台上的舞者带着市民回到了上海的老辰光里,那时很多人家还没有独家独户的煤卫设施,一到冬天大人带着孩子去公共澡堂打浴……弹指一挥,住房条件改善,公共浴室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爷爷的混堂》便是编导顾风庆、沈凯燏送上的生日礼物,也用舞蹈记录老弄堂掌故。
当日,星舞台上群星荟萃,群文工作者和老百姓上演的各类节目既有传统项目,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谈敬德的锣鼓书作品《生意经》,展现嘉定民间舞蹈茶担舞的《喜客茶担》;也有表现当下生活的节目,包括《亲!还在吗》引发思考互联网究竟是拉近还是疏远彼此距离,男声三重唱《麻雀》描写进城务工者的拼搏与艰辛……
谈到新年发展,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指出:“要把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设成为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大众阵地’和引领全市群文事业发展的‘业务高地’。”
(新民晚报 肖茜颖)
“剪剪中国风” 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成果展开幕
2017年1月6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成果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开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上海市外事办公室欧非处处长张奕,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黄凯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张洁,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佘玫玫,上海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的专家评委代表、企业机构代表、高校单位代表、大赛获奖选手代表、参赛选手代表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大赛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览集结了“赛”“展”“演”“会”
“课”五大内容,借助剪纸大赛的独特形式,继承并光大剪纸传统和艺脉,更希望推进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实践。
大赛的展览部分共分为获奖作品展、剪纸精品展、衍生品展三个展区。在获奖作品展区,展出了获奖作品146件。上海市松江区江南丝竹表演团的表演,更是烘托了热闹喜庆的新年氛围。在大师精品展区,共展出了100余件全国的剪纸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以及优秀的剪纸艺人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组委会精心策划了剪纸衍生品展,展出了来自剪纸艺人、企业机构的剪纸衍生品,以及大赛组委会设计开发的衍生品80余件。
在展览举办阶段,大赛组委会特别准备了两类剪纸课程,鼓励市民动手创作剪纸作品,普及剪纸艺术,弘扬剪纸文化。一是线上课程,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亲自授课,并与市教委、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摄制了剪纸网络课程,将在多个网络平台播放。二是线下课程,组委会遴选的首批3位剪纸艺术推广大使郭宪老师、周若妹老师、马娇老师,将陆续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园区普及剪纸课程。
(“守白艺术”微信公众号 陶昌鹏)
上海师大学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中国中学举行
1月18日,是中小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天。上师大学区热闹非凡,“传承文化,拾珍非遗——徐汇区非遗进校园规模性传承成果展示”大型互动体验和研讨活动在中国中学初中部德恕楼举行,上海师范大学非遗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上海师大基教中心主任、上海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施斌,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东航,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傅晓,以及学区内各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共300多人参与了本次活动。中国中学副校长、上海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奚云斐主持展示和研讨活动。
整个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在德恕楼的一楼走廊内和二楼大礼堂内,参观非遗项目介绍的展板,进行剪纸、面塑、盘扣、漆画、中国结艺、香囊制作、棕榈叶编织、绒绣、彩绘油纸、易拉罐画、钩针编织、黄杨木雕等16个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市、区级传承人现场演示和指导,师生亲自动手体验。
第二部分是中华盘扣市级传承人珊丽娜的“中华盘扣的制作技艺”和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的“春溢江南 古典诗词吟诵”两节非遗进校园素质拓展公开课。
第三部分是上海师大学区非遗项目推介活动学区工作研讨,上海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学校长王亦群介绍学校非遗工作规模性传承情况和推进非遗文化进学区进校园工作的设想,争取让非遗项目成为上海师大学区一张靓丽的名片。施斌、王亦群还分别代表上海师大学区和中国中学,与学区内各校进行了中华盘艺联盟校项目的签约。
陆建非主任全程参与了所有活动,给活动做了精彩点评,提出了非遗走进校园的具体建议。他对上海师大学区非遗进校园全覆盖、抱成团、多样化、参与度、实效性等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非遗进校园的开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拓展中国中学非遗种子基地的辐射圈和影响力,营造走进课堂、影响生活、形成兴趣、代代相传的氛围;二是体现生活非遗的识别度,体现地方特色;三是非遗要培养师生的艺术鉴赏力,让师生从文化自觉上升到文化自信;四是彰显非遗保护的法理性,从志愿、公益上升到法理,依法非遗。他指出,非遗走进课堂,才能生生不息,做到教程、教材、教学、教师四位一体,才是对非遗最大的传承。傅晓副局长介绍了徐汇区“非遗进校园进学区”开展情况。于东航副局长提出了建设上海师大学区“非遗活态馆”的建议,希望把它打造成上海市一流的校园传承非遗、学生动手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文教结合品牌基地。
(上海师大基教中心 施 斌)
2017年春节浙江省举办非遗传统文化活动
2017年春节期间,浙江省推出500余项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全面展示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民众参与传承节庆文化活动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省级非遗传承文化活动有:“小戏小品拜大年—第十个浙江省服务传承人月”、“浙江省美丽非遗进文化礼堂”、“'安吉杯'最美中国年•浙江年俗2017年春节非遗微视频作品大赛”等。
正月十八女儿节(台州)、马金扛灯(桐乡)、元宵行会(前童)、九华立春祭(衢州)、上泗竹马(上泗、临安、淳安)、青塘坞灯会(龙游)、保安剪纸(路桥)、赶十八(淳安大壁)、舞龙(路桥)、陈十四信俗踩街(泰顺)、新昌调腔(新旨)等40余份省内各地区选送的春节非遗微视频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展现了浙江传统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
(友人妡)
第六届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在三民文化村举行
“二月二”启动春耕序幕,“龙抬头”送来润物春雨。集乡土民俗、中国龙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第六届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在上海崇明岛江南三民文化村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非遗表演,舞龙、踩高跷、打莲香、扁担戏、崇明土布纺织等,精彩纷呈。108岁老人沈光远为寓意“长长久久”的99节长龙点睛,99位舞龙人齐上场,共舞这条九九长龙,尤其夺人眼球。热烈的开幕式后,举行了传统文化论坛,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以“龙之精神——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力量支撑”做了主题演讲,上海社会科学院蔡丰明研究员、中国城镇民俗保护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勤建教授和柯玲教授以“农耕文明与龙文化关系”“非遗与龙文化内涵”等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为时一周的“二月二”文化旅游节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民间茶艺表演、百名将军书画展、崇明特色长寿食品展销、崇明民俗风情系列展示和传统民间游艺活动。3月5日,上海三民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范金贵作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辞,感谢大家汇聚在崇明,以炎黄子孙龙之精神的形象,形成合力,共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共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自2012年以来,迄今已举办了6届。经过多年的培育,已成为崇明区最受群众欢迎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之一,为崇明地标乡土习俗和非遗提供了集中展示的舞台,有力推动了崇明民俗文化和节庆旅游的发展和繁荣。
(尹 宙)
《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公布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5年来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总结有效做法和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方切实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责任,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全国各地贯彻落实《非遗法》的情况进行评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于2016年9月至12月开展材料评估、实地评估、评估总结工作。2016年12月28日,向全社会公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各省、市、自治区贯彻落实《非遗法》的情况从学习、宣传《非遗法》,出台《非遗法》配套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开展保护,健全非遗保护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做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贯彻落实《非遗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费 毅)
2016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事件揭晓
由中国文化报与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2016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推荐候选名单、微信微博网友投票等环节,评选结果于2017年年初最终揭晓。
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提升传承人补贴标准
2016年3月30日,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提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贴标准,从每年1万元提高到每年2万元。此外,文化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支持力度、落实好传习补助经费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相应提高省级及省级以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
三、调整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国务院2016年9月2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四、研培计划稳步推进
文化部与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年1月正式启动,57所高校成为首批试点单位。至今已举办了160期培训,近万名培训学员受益。
五、《中医药》白皮书与《中医药法》公布
国务院2016年12月6日首次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六、《昆曲艺术大典》出版发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12月13日举行《昆曲艺术大典》首发式。
七、非遗蓝皮书发布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6年11月29日发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
八、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论坛召开
2016年10月12日中国文化部与波兰文化和民族遗产部在波兰西南部城市克拉科夫主办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
九、举办《公约》培训班
2016年10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开班。
十、非遗专板正式上线
2016年6月30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四板”的“非遗专板”上线,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股权交易。
(闻 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出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此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阶段性成果,辑集了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图谱编制方面的论文18篇。非遗图谱编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具有重要意义。
(林 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出版
中 国 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 非 遗传承研究》编委李荣启所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之 一, 是 作者在长期非遗考察调研基础上,以大量充实的事例和典型个案为论据,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进行深入、理性思考的成果。全书选录了作者已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及讲演稿,共25篇,体现出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目前,作者正在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的研究,我们期待着一部更为厚重的非遗理论专著的问世。
(林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