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京华烟云》时哭了两次
2017-10-13林如斯
林如斯
编者按: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12本书,是一部因“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文化修养”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小说——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是林语堂先生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与它的续篇《风声鹤唳》,以及后来的《朱门》,合称“林语堂三部曲”。这本书是1938 年至1939年间,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创作的,最初是用英文写就。彼时,日本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林语堂先生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为祖国尽自己的力量。在他看来,作家的职责就是写作,“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祖国陷入战火之中,任由敌寇欺凌践踏,他有责任把中国美好的文化呈现给全世界。这种时候,纯粹的“鼓”与“呼”是不够的,“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京华烟云》叙述了北平城里曾、姚、牛三大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和聚散离合。林语堂从义和团运动一路写到抗日战争爆发,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做了一次全景式的展现。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诸多宏大的历史事件融入几个家族的兴衰变迁之中,历史与社会、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的关联,都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而生动的呈现。1939 年,《京华烟云》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半年即销售5万多套。《时代》周刊评价它“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并将其视为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林语堂的好友、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如此评价此书:“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中国的过去与现在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我处在这个位置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未听说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有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因素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我知道父亲每日晨起写作前,总是先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写完红玉之死时,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京华烟云》是一部由好几篇小说组成的长篇小说,但未因此而成一部散漫无结构的故事。如此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带着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烙印,终成为现代中国一部伟大的小说。
《京华烟云》的贡献之一,是将中国社会介绍给了西洋人。几十本介绍中国的书,不如一本地道的中国小说来得有效。介绍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仿佛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让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与愤怒。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以说非常成功,影响力很大。此种宣传是间接的。但书中所包含的事实,是无人敢否认的。
然此小说实际上的贡献是消极的,而文学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人物性格描写之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之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其次觉得幽妙、流动,然后觉得悲哀,最后觉得仿若雷雨前的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轰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而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我不得不称叹叫绝,未知他人读毕可有此感觉?故此书并非仅仅是一部小说。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小说能给人如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可称为伟大的小说,可代表人生。这里的人生并非仅指20世纪初叶在北平居住的某三家的生活。包含无涯人生的,就是伟大的小说。
全书受庄子的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道题目教林语堂去做,今见林语堂这样发挥尽致,庄子不好意思不赏他一枚仙桃。此书的第三部题为“秋季歌声”(即第三个题目),取庄周“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以生死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故第三卷描写战争,可谓描写旧中国的衰老,就是新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等语。
又有一段论人之永生与宝石之永生,我认为非常重要。可以说,人之永生是种族的,而宝石的永生是单独的,木兰游观泰山无字碑那一段说得尤其详尽。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存;人为有情之动物,个人死去家族却永远流传。有人说这不过为要人充满求永生之欲望,因而强作解释,但我说其中有深意,非妄言也。
木兰的生活变迁,也很值得研究: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后来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及至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父亲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父亲心目中的理想女子。
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在此书内可以看见旧派人物慢慢地消亡,新式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旧派的是牛家夫妇、曾老爷;代表新式的是环儿、陈三、黛云。祝他们胜利!
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西洋人看书比较粗心,也许体悟不出来。中国人奇特的心理,非中国人不能了解。又如书中谈《红楼梦》之处,当然非未读《红楼梦》者所能欣赏的。也有几处讽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国人才能领会。
1938年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最初两个月的预备工作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做具体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来。自8月到巴黎时动笔,到1939年8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日晨起总在案上写作,有时8页,有時2页,有时15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19页,成空前之纪录。其中好多佳话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灵感突现而写出的。
父亲不但在红玉之死后挥泪不已,写到那最壮丽的最后一页时,眼眶里又充满了眼泪,这次非为个人悲伤而掉泪,却是被这伟大的民众所感动,眼泪再也收不住了。作者把自己写哭了,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在夜阑人静时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一小丑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