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变电站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2017-10-13黄真辉
黄真辉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徕卡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变电站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黄真辉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当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测绘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变电站和电力输送系统往往结构复杂,同时所处的环境危险,利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搜集到完整的数据信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缩短时间,实现全面的数据采集。采集到的完整数据不仅有利于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建设,对于变电站的监测等也可实现数据提取。
变电站;三维激光扫描;变形监测
1 项目背景
2016年底邯郸永和220 kV变电站区出现不同程度沉降现象,为保证本站安全运行,本次测量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对站区进行扫描观测,并利用徕卡Cyclone软件对站区三维扫描数据进行拟合建模,结合高精度建模数据,对站区内设备支架、架构横梁等关键区域变形状况进行分析,为站区安全措施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2 项目实施
徕卡P40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温度达到零下20℃,非常适合中国北方区寒冷、恶劣的室外条件。徕卡ScanStation P40每秒100万点的扫描速度,可为变电站大场景及复杂对象的扫描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在制作方案时提供比较大的便利。徕卡Cyclone 9.1版本软件提供良好的视图拼接方式,在外业操作方面参考标靶拼接和视图拼接两种方式进行设站操作。
2.1 数据获取
徕卡ScanStation P40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速度快,并且扫描精度可达1 mm,这对于快速获取现场设备的三维数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作业扫描,每站设置扫描时间1 min 49 s,共计完成15站的数据获取。如图1所示。
图1
2.2 数据处理
徕卡HDS三维激光扫描仪专配有后处理软件Cyclone,拥有强大的点云处理功能,可以实现点云的扫描、拼接、去噪、提取、量测、建模及发布网页浏览模式。
将扫描到的点云数据通过USB接口导入Cyclone软件中,查看无误之后,通过视图的方式进行拼接,拼接精度在2 mm以下。由于在扫描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遮挡或人影对数据产生影响,因此一般都要对已获取的点云数据查看之后进行去噪处理。在Cyclone中可自动整体去噪也可手工去噪,去噪之后的点云数据就已经完整地刻画变电站复杂的形状及特征,可进行存档。如图2所示。
图2
Cyclone软件不仅在数据管理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对于数据建模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如图3所示。
图3
另外,徕卡还专门开发了很多应用型的插件程序,如网页插件TruView,可以将徕卡ScanStation P40三维激光扫描仪拍摄的360°全景照片以网页的方式发布至网络供客户查看,各个角度方便且逼真。CAD插件CloudWorx可以让庞大的点云数据在CAD中轻松地进行操作,生成二维的线画图或进行量测。
2.3 确定监测方案
根据拟合建模完成的变电站三维模型,设置设备支架部分和架构横梁部分的监测部位。根据设置好的位置提取点,在模型中进行相应点的位置提取并整理成表,即可得到具体的形变量情况。如图4—图7所示。
图4 设备支架数据取位图
3 结 语
通过此次变电站数字化、监测的项目实践发现,以后此类的项目应用都可以得到有效推广。另外,因本次三维扫描及监测任务是第一次数据获取,并没有与前期观测起算点关联, 因此无法对站区建筑及设备基础进行沉降量分析,只能利用本次三维观测结果对站区内设备支架、架构横梁等关键区域变形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部分设备支架、架构横梁存在安全隐患,建议作相关安全处理。后期的三维扫描数据即可以此次三维扫描数据为基础起算数据,做出长期三维扫描监测方案。
图5 架构横梁部分
图6 设备支架观测表
图7 架构横梁观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