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英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探究

2017-10-12廖芳兰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校本课程英语教学

廖芳兰

摘要:随着教育者对教学的认知及要求的提升,教育界对课程结构的关注度提升,校本课程组织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校本课程的优点及初中英语课程的特点,深入探讨校本英語课程的重要性及英语教师该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初中英语教学探寻新思路。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结构;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钟启泉,2008)。课程的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影响重大,而现实情况是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点,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才能获得本校教学成果的最大化。课程改革的举措总是能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校本课程涉及的因素众多,如师资力量,财政支持,教育传统观念等等。英语教学在中国受着长久的关注,而将如何结合各限制因素设置英语学科的校本课程,并使其产生高效的教学成果,英语教师又将如何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呢?这将是本文要论述的要点。

二、初中校本课程及英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校本课程组织指在开发某门课程中对课程要素的组织,课程组织要观照学科自身的逻辑,也要考虑学习者认知特征、兴趣需要以及环境中课程资源的可能性(吕立杰、袁秋红,2014)。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争取最大化的合理性。李秀伟(2014)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承载着国家课程体系在学校的价值实践,作为重新唤起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课程意识的专业行为得到政策确认,既有地域的、文化的、历史的依据,又有学生需要、教师能力、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诉求,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英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指的是对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的再次认识,教师已不是过去那样仅仅是传道受业。传统的英语教师形象是教师课堂组织的统治者,英语教师孤立于课程之外,单纯地为了教英语而教英语。而“教师参与课程组织”的新思想则倡导英语教师是有技能的实践者,有反思能力的教育者,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并且教师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组织当中是一个统筹者的角色。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群体走进现实需要,了解情况,组织实事求是的课程。

1、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地方的教育要求,初中教师必须对本校及当地发展水平与对外交流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开发适合时代发展及有地方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英语校本课程的立足点是本校特色和师生个性特点,立足于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英语校本课程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的开发,以及各种素质的提高。英语校本课程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锻炼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必需重视开发英语校本课程,这样才能和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要求内容的基础性,难度适中,形式多样化偏实用性,初中学生都处于生长发展阶段,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和稳定,比较能接受教学上形式的变化,也比较能接受多样化的新鲜事物,在初中阶段的校本课程,一改以往的死记硬背学习法,进而融入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乏味的语法背诵与套用,引入了更多的英语实践价值。

2、教师参与开发英语校本课程的条件。首先,本校的英语教师作为一线教师,不管是对本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总体水平与情况都有着很深的了解,也很容易获取各种教学资料,能够很方便地从本校教师中了解更多的关于本校英语课程教学情况;其次,教师作为本地人,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偏好,与民众联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增添力量。再次,教师长时间接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对于本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相对很了解,参与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跟学校领导进行沟通,提出各种需求以及得到帮助。最后,本校英语教师参与校本英语课程开发的行动,是正确的是符合现今教育发展趋势与实施精神的。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求达到一个促进本校本地教育健康发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的英语教育。

3、英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阻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话题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还未成熟,制度不完善。各个地方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途中也会出现很多教师遇到其他学科知识不懂的时候害怕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也不愿意去克服。学生由于英语基地薄弱,难以用英语去学习各学科知识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英语表述,同时也产生了为难退缩情绪,甚至厌学。在中国中国大环境下,学生还是难以避免以分数定终身的命运,各个学校的比较大都是用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家长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阻碍与不理解行为,甚至倾向于倒退回以分数为标准的状态。由于现在的校本课程发展形势不成熟,对于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教学设施与辅助资料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好。

三、结语

英语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开发需要英语教师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最终组织有着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目标。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此外,英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英语教师自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学校的支持力度,以及政府关注度,等等,都会给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尽力加强师资培训,克服困难争取各方最大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秀伟.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教育研究.2014,(05):107-112.

[1] 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09):96-103.

[2]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校本课程英语教学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