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启示
2017-10-12陈垌戎
陈垌戎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07-01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教育学会和云南昆明盘龙一中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云南昆明圆满召开。这次由各省、市、自治区选拔的优秀青年数学教师当堂献课,全国近三千多名数学教师观摩学习的盛会,使青年教师对新教材有了更多的启示。
1.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第一,备课的变化。怎样把整堂课的知识完整地交给学生?如何使学生按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意图一个接一个去解决问题?引诱学生由一个“圈套”跳入另一个“陷阱”?现在的备课,既要考虑怎样给学生知识与方法,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活动与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寻求开放性的“已知”和“结论”。
第二,教学过程的变化。由“组、复、新、巩、布”转化为“创设情景→主动发现→自主探索→活动报告→成果交流→设置新问”,整个课堂还学生一个“动态”的体验、“多想”的宇宙、“自主”的氛围;教师置身其中,以“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的三重身份出现,充分激活学习环境这个“场”。
第三,价值评价的变化。不再简单地用“对”与“错”、“分数”、“循规蹈矩”作出评价。可采用探索性的“实验报告”、“成果交流” 、“课堂采访”,课后和假期可采用“研究性学习”、“微科研”等新颖的形式,客观地对学生的自身价值进行评价。
第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设计制作好的课件,对电脑的熟练使用和平台的展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多方案的设计,对“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动态图形合理的演示。这一切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打开了“希望之门”,展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遍蔚蓝色的天空。
第五,研究性学习。搞“研究性学习”,新教材有,现实生活中有,数学历史有,老师创造有……其关键是我们都要用心去做。
2.启迪青年数学教师的明天
上海市光明中学副校长、上海青年数学教师联会常务理事、高级教师——穆晓炯作“上海青年数学教师联会介绍”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上海青年数学教师联会”成立的背景和概况。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而一流的教育,关键在于有一流的教师。96年秋,在黄山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观摩和评比活动,第一次汇聚一堂。黄山之行为上海“青数会”打开了一扇窗,播种下了一棵芽,98年上海“青数会”正式成立。“青数会”的工作核心:
(1)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三个观念”——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2)重视教学与科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认真钻研《数学新课程标准》,积极研究新数学课堂教学。
(3)探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在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吸收几种教学模式的优点,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顾玲伝博士的教改实践经验“创设情景→尝试指导→变式训练→效果回授”,在全國很多展评课上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北大附中副校长、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特级教师——张思明作“教师专业化成长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题报告。
2.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第一,什么是你教学的成果?是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公式、定理、解题方法吗?他们很容易遗忘。而是学生走出校门,经过遗忘和沉淀,所剩下的东西才能本质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成果,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常常是教师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没有上进心、不会独立思考的教师很难造就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生。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常常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自编、自导、自演(顶多让少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的教案剧。我们的角色难道只能是编剧、导演、主演,正确的化身,英明的先知?为什么不能适时扮演鼓动者、参谋、咨询建议者、裁判、欣赏者、伙伴……课堂不应仅仅是留给教师表演的舞台。
第三,在备课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思考什么?似乎应该是把什么给学生,以什么方式给学生。以前的答案总是: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多的、最精彩的、最与众不同的、最有体会的,用最直接、最明了、最简捷、最完整的方式交给学生,这并不一定好。其实我们应该逆向思维一下,想一想把什么东西不交给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么给可以以最少的知识代价,引起学生最多的思考?
2.2怎样为学生创设激发创造力的环境。学习环境是对人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起巨大作用的“场”。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重心,应是为学生设计一个激发思考和创造的问题环境。问题环境的设计不单单是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探求方式。
第一,在问题环境的设计中,不要总是教师自己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是怎么回事,从而自己也能尽早成为“导游”,还要鼓励学生发展,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和结论。经常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就会养成爱提问题、爱想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也可结合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有意识地“误导”一下,再让学生检错,挑毛病,找漏洞,从而从反面加深对错误的认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