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糖尿病
2017-10-12李勤古
李勤古
老年性糖尿病如何诊断?
老年性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人患有的糖尿病。老龄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老年性糖尿病因为起病隐匿,三多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常被漏诊、误诊,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是在普查中查出或偶然查血糖发现的。由于老年人肾糖阈值随年龄增大而升高,高渗利尿不敏感,而使多尿症状不明显,有时多尿被误认为是喝茶习惯或前列腺肥大所致,烦渴感在老年人也不明显故多饮也不突出。有一部分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唯一的症状是不明原因的消瘦或心理及精神障碍,而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有部分老年患者因并发症而确诊,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来就诊时,大多数已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肾脏疾病、白内障、周围神经病变、感染性疾病久治不愈等。或因血糖控制不良或胰岛素水平下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发病率较高,情感变化不稳定等并发症。
糖尿病症状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而老年患者有典型症状者仅占20%~40%,且程度轻微,常被忽视。多数老年患者虽无典型症状,但常有疲乏无力、轻度口渴、皮肤瘙痒、尿频、多汗、阳痿等非特异性症状。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有多种代谢异常表现,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一时期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栓)的危险性已升高。
化验检查中,有些老年人只注重检测餐前血糖,但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空腹(餐前)血糖往往正常或在正常高限,所以只做空腹血糖检测,会使很多糖尿病患者漏诊而失去及时诊断、治疗的机会。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白蛋白可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同时是药物治疗的有效依据,是老年人检查的有效指标。
老年性糖尿病该怎样防护?
1.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体检化验的多是空腹血糖,轻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损害较轻,空腹时胰岛尚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但进餐后胰岛负荷加大,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体检时应化验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为好。老年糖尿病病人因肾动脉硬化或合并肾病,肾糖阈升高,虽血糖高但尿糖尚为阴性,此时必须查血糖。一些专科如眼科医生遇到白内障、糖尿病眼底改变的病人,皮肤科发现反复出现疖肿的病人,妇科就诊的外阴瘙痒者,都应建议检查血糖。因老年糖尿病病人心血管及神经等系统并发症发病率相当高,患有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肥胖者,应及时化验血糖。如能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及时予以控制,有些并发症的早期病变是可以逆转的。
2.积极控制血糖,不可放任自流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又能吃,又能喝,糖尿病本身不痛,不痒,不用控制饮食、口服各种降血糖药物,甚至注射胰岛素。这种看法不正确,现在人们的寿命在延长,若对糖尿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其寿命与正常人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未及时进行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死亡,因此,必须及时控制血糖。
3.放宽控制标准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肝、肾功能减退,因而常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对这类病人可适当放宽控制标准。以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以下较好。治疗原则与一般糖尿病相似。
4.适当控制饮食
约有30%的病人单纯控制饮食即可控制病情,一般主张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高纤维素饮食,这样可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从而血糖下降,糖耐量改善。进食一定量的粗纤维食物,可减慢肠道对糖的吸收速度,防止餐后血糖过高。有高脂血症者必须限制脂肪摄入量,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则必须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籽等。
5.坚持适当运动
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应该每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老年性糖尿病饮食应注意什么?
1.控制饮食 适当控制主食量,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麦等)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450~550克。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
主食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病人要注意总结进餐与血糖、尿糖之间的变化规律,做到病情稳定时,主食固定;病情波动时,及时调整,灵活掌握,使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
但绝不可尽量少吃,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的症状,还会加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制定较理想的食谱。
2.注意其他饮食 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少吃零食、戒烟、忌酒。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膽固醇的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
4.食物宜粗不宜精 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这些食物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5.严格控制蔗糖及甜食 糖尿病病人不要吃糖果、蜂蜜等甜食以及含糖饮料。这些高糖食物易被机体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6.要掌握营养治疗知识 基本掌握常用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尤其是含糖量。同时,要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应少吃,哪些食物需禁食,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懂得营养价值相等食物的互换法。
7.适量吃水果 要根据病人的血糖、尿糖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如空腹血糖不超过11毫摩尔/升(或2000毫克/分升),尿糖不超过3个加号,又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吃些水果,每天最多150~200克。一般来说,香蕉、橘子、苹果、梨含糖量为中等;甜瓜、西瓜、樱桃含糖较少,可以首选食用;西红柿、黄瓜含糖很低,可以适当多吃来代替水果。
8.糖尿病病人饮食禁忌 不适宜单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含糖量高的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忌辛辣,戒烟限酒。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禁用食物有: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食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脂肪含量也相当高,尽量不吃、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未完待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