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庄巡礼——教皇堡和教皇新堡
2017-10-12刘庆
刘庆
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
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在法国众多的酒庄之中,许多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酒庄受控于当时的贵族,如波尔多产区的玛歌酒庄、木桐酒庄,以及勃艮第产区的罗曼尼康帝酒庄等,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于贵族之间流转股权。也正是由于贵族的把持和严格的工艺管控,才使得世界各国人民在今天能够领略到法国名庄红酒的高贵品质。这其中有两家酒庄,是在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由当时欧洲最大的贵族势力——法国皇室和欧洲最权威的宗教势力——天主教教皇共同培植的酒庄——教皇堡和教皇新堡。
和其他历史悠久的酒庄诞生的状况不同,它们的出现完全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促使它出现的人物,在当时是一位信徒众多、地位显赫的大人物——克莱蒙五世。熟悉法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克莱蒙五世大有来头,他的原名叫贝特朗·格斯,供职于波尔多圣安德烈大教堂,由于特殊原因结识了法王腓力四世。面对强悍而富于智慧的法王腓力四世,贝特朗·格斯表现得犹如唯命是从的臣民,在罗马教廷与法兰西国王的政治斗争的抉择中,作为出身法国公民的贝特朗·格斯还是牺牲了信仰,选择效忠法兰西国王。为此,腓力四世也为他准备了一个“皇冠”。
腓力四世是位权力欲望极强且富于智慧的强势君主。面对在欧洲各国都有强劲势力的罗马天主教教廷,腓力四世开始还能忍让,可是随着许多信仰天主教的法国贵族死后将自己的财富悉数捐给罗马教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许多每年都可以结出硕果的葡萄园——要知道当时法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就是葡萄,因为用葡萄酿造出的葡萄酒可以换回丰厚的利润),腓力四世敏锐地嗅到了潜在的威胁:罗马教廷等于每年从法国掠走了大量的钱财,长此以往,法国的国家利益会蒙受巨大的损失。高明的腓力四世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不动声色地采取了内部瓦解罗马教廷势力的计划。他勾结时任波尔多地区大主教的贝特朗·格斯,让他表面上疏远自己,极力去讨好当时的罗马教皇——本尼狄克十一世。本尼狄克十一世不像他的前任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样贪婪,当他见识到腓力四世敢公开抓捕卜尼法斯八世教皇并对其加以羞辱的强势政治手段之后,作为新晋教皇,不得不去修复教廷与法国腓力王朝之间的紧张关系。本尼狄克错误地认为贝特朗·格斯这位来自法国的天主教徒是唯一能够公开抗衡腓力四世的忠诚天主教信徒,于是在他彌留之际,将罗马教皇的位子留给了贝特朗·格斯。1305年,贝特朗·格斯在腓力四世的精心策划下,成为举世瞩目的新任罗马教皇,时称克莱蒙教皇,这无疑是腓力四世送给他的“皇冠”。而这位新晋教皇——克莱蒙五世,自然将利益的砝码倾向于法兰西。为了帮腓力四世扫除政治障碍,他首先将效忠于罗马教廷的贵族组织“圣殿骑士团”解散,从外围把罗马教廷的保护伞清除。然后按腓力四世的授意,将教皇的常驻机构由罗马搬迁至法国的阿维尼翁。此后,克莱蒙五世以教皇和教廷常驻法国,受到法国人民供养,就不能再侵占法国人民的利益为由,将教廷受捐自法国贵族的大量土地及这些土地上的城堡、酒庄、葡萄园悉数归还给腓力四世,腓力四世终于如愿以偿。作为回报,腓力四世将克莱蒙五世升任教皇以前在波尔多圣安德烈大教堂做主教时拥有的一块葡萄园(1300年他在乡间买了一块地作为往来城市的驿站,之后把这块地改造成一座葡萄园),以及新教廷所在地阿维尼翁附近的另一块土地肥沃的葡萄园,又捐给了这位听话的教皇克莱蒙五世——这便是教皇堡和教皇新堡的前身。
教皇堡酒庄又叫克莱蒙教皇堡(Chateau Pape Clement),地处法国波尔多市佩萨克近郊,是整个波尔多市内所有庄园中历史最悠久的名庄。
克莱蒙教皇是葡萄酒酿造领域极具眼光的专家,经他指导酿造出的葡萄酒有着出色的品质。据传他是成排种植葡萄树的先驱,这种改进的种植方法使得用牛耕作成为可能。贝特朗在这一地区拥有大量葡萄园,佩萨克的酒庄堪称其中的典范。成为教皇之后的贝特朗,把庄园移交给波尔多区的新主教和他的继任者们,这种前后任主教之间的传承一直延续到法国大革命前夕。这些品质杰出的葡萄酒因为仅供建在法国阿维尼翁的教皇住所使用而被称为克莱蒙教皇葡萄酒。
法国大革命时,主教财产被充公,4.3公顷的葡萄园、所有房产以及克莱蒙教皇堡的酿酒设备都被收归国有,随后公开拍卖。酒商拉斐尔以139000里弗(古代法国货币单位)的竞标价拍得了这笔财产。虽然当时许多充公财产都由酒商竞得,但拉斐尔却并不是这笔财产的真正买主,一个叫查尔斯的犹太裔葡萄牙银行家才是这次拍卖的幕后操纵者。1810年,查尔斯精心打理的葡萄园,面积已由原来的4.3公顷扩大到13公顷。1816年,克莱蒙教皇堡葡萄酒在朱丽安的著作《葡萄酒的简要分类》中得到了“整个佩萨克和塔朗斯地区品质最佳的葡萄酒之一”的赞誉。
endprint1810年,克莱蒙教皇堡被查尔斯变卖,后又几经转手,于1858年被模具商克莱尔获得。19世纪50年代早期,葡萄酿酒业的杀手——白粉霉首次出现,法国国内葡萄酒产量从1850年的五千万升骤降至1854年的一千万升,普通葡萄酒的平均市价也相应地从1850年的每百升7法郎飙升至1854年的每百升43法郎。后来人们发现硫磺对抑制白粉霉的生长非常有效,于是克莱尔又在克莱蒙教皇堡荒废的葡萄园重新种植了品丽珠。不幸的是,这项工作刚刚完成,灾难又再一次降临,这次的罪魁祸首是霜霉菌和葡萄根瘤蚜虫病害。面对重重困难,克莱尔最终还是酿造出了非常优质的葡萄酒。据记载,他酿制的最后一批高品质葡萄酒出产年份为1888年。后来,他的两个传承人——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因财产继承问题起了纷争,于是1890年克莱蒙教皇堡再次被出售,此次的购买者是另一个葡萄酒商辛导。
新庄主辛导来自南美洲,他的志向是酿制优质的佳酿。天遂人愿,他于1895年、1896年、1898年成功地酿造出了很好的古典葡萄酒。1899年,辛导去世,而这一年也是克莱蒙教皇堡又一个葡萄酒大丰收的年份,克莱蒙教皇堡由辛导的妻子和孩子接管,此后的40年便一直由辛导的两个女儿及她们的丈夫管理。管理者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已经饱受各种不幸(此中还包括一场大火)的酒庄进行扩展和重建。为了表示对创始人的尊敬,克莱蒙教皇的族徽被雕刻在了酒庄城堡的正面,教皇的徽章和十字架成了城堡標志的一部分。20世纪20年代末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30年代的葡萄大量减产,使辛导家族不得不出售一部分葡萄园来维持酒庄运作,而1937年6月8日的一场来势汹汹的冰雹,只用了短短数分钟便毁坏了整个葡萄园,辛导家族的葡萄酿酒业至此也走到了尽头。
1938年,辛导家族把酒庄卖给了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集团,这个财团只对在地皮上构筑房屋感兴趣。倘若不是保罗(农业技师、酒石制造商)善意的收购,克莱蒙教皇堡或许就会因为城市扩张而彻底消失。1939年,保罗买下了这座酒庄和剩下的葡萄园,在筹办恢复葡萄酒生产时,战争爆发,城堡被德国人占领。万幸的是,这些德国人只是在屋顶生火取暖时给城堡造成了轻微的损坏。直到1953年,葡萄的大丰收才使得克莱蒙教皇堡的葡萄酒产业恢复了往日的灿烂。之后的30年里,酒庄的酿酒业便一直把握在精干的主管米歇尔手中。如今,酒庄的经营已经全权交给了保罗的女婿贝尔纳·马格雷,管理则由能力杰出的贝尔纳·普霍尔负责,酿酒师则由杰尔斯·帕克罗担当。
克莱蒙教皇堡的葡萄园面积为63公顷,其中55公顷用于种植红葡萄品种。园内土壤质地较松软且成分复杂,有沙土也有碎石,富含铁元素。葡萄种植比例上,红葡萄为60%赤霞珠和40%梅洛,白葡萄为45%长相思、45%赛美蓉和10%密斯卡岱。园中红葡萄品种平均年龄为40年,白葡萄品种为18年。葡萄树种植密度为每公顷7700至9000株。
克莱蒙教皇堡的酿造工艺以传统为主,巧妙地辅以现代技术。例如,酒庄葡萄酒的苹果酸乳酸发酵一半在橡木桶里,一半在不锈钢罐中进行,以避免成酒中有过重的木桶味,这样才使葡萄酒更显醇和圆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克莱蒙教皇堡葡萄酒颇淡薄,于是聘请贝尔纳·蒲若尔出任酒庄酿酒师。贝尔纳·蒲若尔坚持使用新橡木桶陈酿,好年份时新橡木的使用比例高达80%—90%,不过他的处理手法相当到位,葡萄酒中从未有过重的橡木味。自此后,克莱蒙教皇堡又回复到顶级状态,其葡萄酒带有明显的烟草香味,酒体柔和醇厚。
克莱蒙教皇堡葡萄酒的品质维持一贯风格,酒色深浓,具有法国顶级葡萄酒独有的典雅和均衡,果香集中,复杂而饱满,口感质地醇厚柔和,令人沉醉。最佳年份为:1986年、1988年、1990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
教皇新堡(AOC Ch$acirc;teauneuf-du-Pape)是法国第一个由葡萄酒原产地命名的酒堡,位于罗纳河谷产区的南部,与吉恭达斯(Gigondas)、瓦奇哈斯(Vacqueyras)并列为南罗纳河谷三大顶级产区,并且排在首位。它的名称来自曾在阿维尼翁居住过的包括克莱蒙五世在内的九位教皇,他们给了教皇新堡酒庄出产的美酒显赫的地位和称号。
公元1308年,克莱蒙五世迫于腓力四世的压力,与天主教中的罗马势力集团保持距离,开始越来越多地流连于距离阿维尼翁17公里的教皇新堡村,他在这里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越来越沉默地度过每一天,健康每况愈下。1314年,教皇病危,他非常想在临终前回到家乡,然而从阿维尼翁的教皇行宫启程没多久,克莱蒙五世就去世了。他的继任者们无不是像他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始,默默无闻地结束。克莱蒙五世的下一任——二十二世教皇索性在教皇新堡村修建了一座避暑城堡,这才是教皇新堡的由来,也是这位教皇,第一次命名教皇新堡村出产的葡萄酒为教皇之酒。历史上许多教皇,有的投身于艺术,有的投身于炼丹术,有的回到了罗马但又被迫回来,有的甚至在任期不断遭到异教徒军队的攻击,内忧外患的现实使他们渐渐认识到,罗马只能是一个不安的矛盾汇集之所。于是,阿维尼翁的教皇行宫被一次次地扩大,教皇新堡村的葡萄园被一次次地扩大,越来越多的葡萄酒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阿维尼翁,供教皇们组织宴会,招待贵族。 历代教皇都是葡萄酒爱好者,他们还身体力行地在葡萄园中耕耘。教皇新堡村的葡萄酒经过九代教皇,无疑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赢得了一个最受尊崇的声望。 公元1500年,教皇新堡葡萄酒开始向奥朗日公国和阿维尼翁的贵族们销售,并被这两个地方的主教们带往意大利;1793年,教皇新堡葡萄酒开始大量出口到英、德、美、意等国,这些国家的贵族们成了教皇新堡葡萄酒的大客户。著名诗人,出生在罗纳河谷省的第四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1830—1914)在他的酿酒师朋友家尝到教皇新堡葡萄酒后,立刻建议他的朋友将这款美酒装瓶销售,贴上醒目标签,并在标签上注明,教皇新堡葡萄酒是勇气之酒、史诗之酒、爱情之酒、喜悦之酒。在诗人的推荐下,一大批著名文学家都成为教皇新堡葡萄酒的忠实拥护者,包括浪漫抒情诗人拉马丁、大仲马、阿尔封斯·都德等,他们认为,这是一款真正的皇室美酒、贵族美酒,教皇新堡的声望被大大地提高了。endprint
该产区属地中海性气候,冬天温和,夏天日照充足,是整个罗纳河谷最干燥的区域,每年大约有2800小时日照,这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里的葡萄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一眼望去,呈现出一片奇特的景观。这些鹅卵石白天吸收并存储太阳光热量,到了夜晚它们又将这些热量释放给葡萄植株,在吸热反光的双重作用下,该产区酿制的葡萄酒通常都有较高的酒精度。 土壤的深度和石质均不相同,主要构成是大粒圆形石英石,混以沙质红色黏土。 该产区的法定葡萄品种多达13种,其中歌海娜堪称葡萄之王,在该产区的表现最为出类拔萃。此外,西拉和慕合怀特也表现不俗。一般来说,该产区酿制红葡萄酒比较常用的葡萄品种是歌海娜、神索、慕合怀特和西拉,而白葡萄酒则多采用瑚珊、Bourboulenc、克莱雷和匹格普勒。
教皇新堡于1936 年被授予地方原产地监控命名。教皇新堡酿造的葡萄酒,所用酒瓶上面都印有一个共同标志,即两把交叉的钥匙和一个教皇冠。产区葡萄酒年产量约为1000万升,其中95%是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有着Rhone Valley红酒的共性,色香兼具,浓郁异常,酒香复杂多变。这里的一些著名酒庄,如稀雅丝、博卡斯特尔庄园、拿勒堡、教皇庄园和佩高酒庄等,常常会出产一些口感浓郁、陈年后令人振奋的上等红葡萄酒。
为了保证教皇新堡葡萄酒的卓越品质,1894年,第一个教皇新堡酿酒工会成立了,标有工会印签的葡萄酒一定出自教皇新堡村,并且拥有上佳的品质。1911年,34个教皇新堡的酿酒人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讨论如何对有权使用教皇新堡的葡萄酒进行分级,以及防止这一名称不被随便使用。1923年,教皇新堡酿酒行业工会成立,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教皇新堡原产地标志纳入到司法体系,使它真正成为罗纳河谷第一名酒的名称。为此,酿酒者们为教皇新堡葡萄酒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条件,从葡萄品种、采摘方式,到产量、生产方法等,无一不透出这款酒的高贵。1933年11月21日,法国高等法院批准了教皇新堡酿酒者的申请,教皇新堡正式成为原产地标志,各项规范开始实施,历经1936年和1966年两次小的修改,时至今日依然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