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王杰是怎样被发现和宣传的

2017-10-12崔毅

青春期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政治部王杰军区

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文化素质、创业进取精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不能忽视崇高的教育价值。

新的一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校园先进事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方面与走进崇高研究院进行合作,旨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作用。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健全的人格,更要不断塑造精神和信念的力量。要时刻记得提醒自己:“今天你崇高了吗?”才能让我们在追寻中升华,在思考中成熟,在历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今年7月14日是英雄王杰牺牲52周年的日子。52年来,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及“一不怕吃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健康成长。在党中央号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对作为建国后感动中国百名英模人物之一的王杰,回顾其英雄事迹发现和宣传的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

1965年6月底,我作为济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到陇海路沿线部队作基层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7月20日在从连云港返回济南的列车上,遇到了坦克二师政治部主任刘德一同志。

劉主任刚从邳县张楼处理一起事故回来。交谈中听他说:师直工兵营到张楼公社组织游泳训练,应县武装部的请求,工兵营派1连5班班长王杰帮助驻地民兵地雷班进行军训。7月14日,在实施“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教学时,代替地雷的炸药包突然意外爆炸,王杰扑向炸点,被炸得血肉横飞,参训的12个民兵和武装部干部中有一人受重伤,还有几人受轻伤。按照当时的一般做法,师司令部、政治部立即作为重大事故上报军区装甲兵,军区装甲兵也以重大事故上报济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刘德一主任还讲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听到的、看到的有关情况。参训的人说:“王杰平时教学认真细致,事发当天早晨授课前,他还对这种应用地雷单独做了两次实地试验,一切都正常。”参训的民兵说:“王教员是为了救我们才牺牲的,要不是他扑向炸药包,我们都可能被炸死了。”民兵们的父母也说:“王教员是为了救我们的孩子才被炸死的,要给他记大功。”当地的群众和干部强烈请求:“把王杰埋在张楼。”经商定,最后王杰被安葬在牺牲地点上。下葬那天,很多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队伍排了足有一里多地,王杰的坟墓上摆满了好几层群众送来的鲜花。

刘主任还说,在整理王杰的遗物时,发现了王杰的一本日记,写得真好,非常感人。他看我很感兴趣就选了几段念给我听,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段,一段是:“当兵是为人民、为党、为祖国而来的,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需要献上青春也没有怨言。”另一段是:“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这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我是青年部副部长,做的是青年工作,发现、培养和宣传青年典型是我的重要责任。于是,我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些情况。刘主任说,王杰是1961年入伍,1962年入团,他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任务中,表现都很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先后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优秀教练员、模范共青团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两次荣立三等功。刘主任在言谈中流露出了惋惜、遗憾和矛盾的神情。

听着刘主任的介绍,我反复地思考:王杰平时表现就很优秀,在危机时刻勇于献身、舍己救人,这种品德和精神太高尚、太可贵了!沉思片刻,我郑重地对刘主任说:“不能一死人就看作是事故。如果那样说的话,雷锋也是事故!王杰的举动是英雄行为,他应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显然,刘主任当时有些愕然、兴奋,继而又很无奈地说:“工兵营和师里都是作为事故上报的,军区装甲兵也向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报告了。”我说:“上报了,也可以改过来嘛,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能把英雄事迹当成重大事故来对待。”

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又给他举了欧阳海的例子:军马在铁路上突然受惊了,这时一辆客运列车飞驰而来,如果欧阳海自己躲开不管,让马在铁路上与火车相撞,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他就是罪人。但欧阳海在最关键的时刻,用身体将惊马推出铁轨外,列车和军马都安全脱险,而自己却牺牲了,因此他就是一个人民的英雄。同样,这件事也要全面地看。炸药包突然爆炸是个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故,在炸药包即将爆炸的瞬间,王杰没有后退,不是保全自己,而是扑向炸药包,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在场的参训人员,这是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我沉思片刻,又对刘主任说:“第一,从你介绍的情况看,王杰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事故,在关键时刻王杰表现出来的是英雄行为;第二,建议你们重新研究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再写个报告,呈报军区装甲兵并报济南军区;第三,王杰的日记很重要,一定要保存好。最好搞成三个版本:一是原文一字不动、一篇不删地印出来,二是搞个详细摘要,三是把最关键、最精彩的部分摘选出来提供给高层领导同志看。”刘主任连声说好,并表示,回去后马上向政委汇报,尽快落实。

(二)

根据刘德一主任讲的情况,我认定王杰是个大典型,在部队树立起这样的典型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部队建设将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感觉当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还不够多。为了立起这个典型,自己有责任再尽力去多收集一些材料。于是,我决定改变回济南的行程,从徐州下火车,到王杰所在的部队再作深入的调查。

工兵营就驻在师招待所的旁边,我与留守在营房的战士进行了座谈。战士们都说:“王杰一直是很模范的,他牺牲了,大家都很难过,几天来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的战士讲:“王杰生前处处学雷锋、做好事。”“王杰积极钻研军事技术,苦练杀敌本领,一直是训练标兵,当班长后,很快成为优秀教练员。”还有的战士讲:“前年到天津参加抗洪救灾,王杰总是冲在最危险的地方,争着干最重、最累、最苦的活,受了伤,还继续奋战在最前沿,直到最后胜利。”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述了许多王杰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有几个同志讲着讲着还激动地流下了眼泪。endprint

此情此景,更加坚定了我对王杰的看法:他平时表现很优秀,生死关头又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是一个全面过硬的典型。我要加紧工作,尽快把这个典型竖立起来,广泛宣传表彰他的英雄事迹。晚上,坦克二师政委史世屏到招待所来看我,我们又谈起了王杰的事。他说:“刘主任已向我汇报了您对王杰的看法和建议,我完全赞成,我们尽快研究落实。”

1965年7月25日返回济南。这时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王杰的英雄形象,并一再激励自己,这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一定要盡快向政治部首长汇报,可是,当时军区领导同志都在青岛开会。于是我立即写了一个报告,概括叙述了王杰在执行训练民兵任务中的情况,明确提出,王杰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时刻毅然扑向炸点,牺牲了自己,保全了参训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是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是欧阳海式的英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尽快收集整理王杰的详细事迹,视情况由军区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作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7月26日晚上,我请去青岛送文件的同志,将报告呈送给军区政治部李耀文主任。

7月30日,李主任的秘书从青岛给军区政治部打来电话,传达了李主任和各位副主任的批示。李主任的批示是:“同意崔毅同志的意见,准备讨论王杰的宣传问题。”几位副主任也批示赞同,表示尽快落实。李主任等的批示同时传达给了军区装甲兵的领导同志和装甲兵政治部。

李主任的批示给了我很大鼓舞,同时也使我感到责任更加重大。这时我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一定要把王杰的英雄事迹搞得更加充实准确,更有说服力。于是,我与青年部留在机关的有关同志商量,准备作进一步的调查和考证。

(三)

1965年8月4日,军区政治部召开办公会,集中讨论宣传王杰的问题。会议决定:①先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王杰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②追认他为共产党员;③再派人到坦克二师去,对王杰牺牲前后的情况再进行调查;④研究拟定宣传王杰的方案。

会后,由青年部干事王永峰、宣传部干事吴云龙会同军区装甲兵政治部秘书王洪才、坦克二师政治部干事傅庆徐组成工作组,再到实地作深入调查。8月14日工作组先到张楼公社,分别看望和走访了参训的12为民兵和武装部干部及民兵的父母,又将民兵和武装部干部集中在教学现场,还原事发前的位置,回忆当时的情况,其中有三个民兵同时看到王杰扑向炸药包,之后都被震晕了,醒后几乎同时高喊:“王教员被炸死了”,在场的12个人都哭了!他们都说:“王教员是牺牲了自己,保护了我们的生命,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工作组又调查了工兵营的干部和几个班长,爆炸时他们正在开会,最先赶到现场的班长、工兵营营长和师工兵科科长都看到王杰被爆炸冲击波冲得最远,上衣全被炸飞。工作组还访问了参加救治伤员的医生,他们说:“在大部分负伤的民兵身上都取出了王杰被炸碎的骨片。”这些都说明王杰是用自己的身躯盖住了炸药包的冲击。工作组还请师工兵科长和有丰富爆破经验的工兵连副连长做了模拟试爆,他复原了王杰教学时的动作,拉开拉火管、同时后仰,雷管爆炸后安然无恙。我在济南也请军区工程兵的科级干部做实验鉴定,他们的鉴定与坦克二师是一致的。这些都充分证明王杰在那个瞬间扑向炸点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在这期间军区政治部工作组经过调查,于8月25日向军区政治部呈送了调查报告。报告说:“总的看,王杰自我英勇牺牲的事实,与崔副部长报告的情况是相符的。”报告还说:开始坦克二师对王杰的宣传重视不够。自从7月30日军区政治部转达了李主任对崔副部长报告的批示后,他们才重视起来。”“当前,坦克二师已经拿出一定力量,着手收集王杰的生平事迹,办理追认党员的手续,并准备通过追认党员的机会,初步造成向王杰学习的声势,为下一步在全师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作好准备,为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宣传打好基础。”

工作组用了很大精力调查王杰牺牲前后的经过和性质。他们先到张楼公社,分别看望和走访了12个民兵和武装部干部及民兵的父母,又将民兵和武装部干部集中在教学现场,还原事故前的位置,回忆当时的情况,其中有三个民兵同时看到王杰扑向炸药包,之后都被震晕,苏醒后无不惋惜道:“王教员被炸死了……”“他是牺牲了自己,保护了我们的生命,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工作组调查了工兵营的干部战士,当时他们正在开会,炸药包爆炸后最先赶到爆炸现场的工兵营战士、营长和师工兵科长都看到王杰被爆炸冲击波冲得最远,衣服全被冲碎、炸飞。工作组访问了参加救治伤员的医生,他们说:“在大部分负伤的民兵身上都取出了王杰的骨片。”这些都说明王杰是用自己的身躯盖住了炸药包的冲击。工作组还请师工兵科长田永太和有爆破经验的工兵连副连长季家祥做了模拟试爆,季家祥复原了王杰教学时的动作,拉开拉火管、同时后仰,雷管爆炸后安然无恙,这足以证明王杰在那个瞬间是选择扑向炸药包、舍己救人的,是自我英勇牺牲的。在工作组去徐州期间,我也请济南军区工程兵的科技干部做过多次试验鉴定,他们也都断定王杰在发生爆炸的瞬间是能够扑向炸点的,也只有扑向炸点,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消除了当时存在的一些疑虑。

工作组还带回了4份坦克二师政治部按照“一字不动、一篇不删”的要求打印出来的“王杰日记”。

根据政治部的分工,我于8月上旬开始酝酿筹划宣传王杰的方案。找有关人员座谈,与有关部门和军区装甲兵政治部有关同志商讨,写成初稿后,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这期间,在济南主持工作的军区张仁初副司令先后两次找我了解王杰的情况和宣传王杰方案的准备情况,我向他做了汇报。张副司令都作了具体指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宣传王杰的方案,主要内容有八条:一是军区作出向王杰同志学习的决定;二是追认王杰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三是召开王杰同志追悼大会;四是全面收集整理王杰的英雄事迹和日记,并在军区《前卫报》上刊发;五是组织力量创作王杰的文学作品;六是搞一台颂扬王杰的文艺演出;七是举办王杰事迹展览;八是集中编印一部宣传纪念英雄王杰的书。endprint

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接到李主任秘书从青岛打来的电话后,及时了解了王杰的事迹,在军区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向解放军报社政工处李方诗主编提供了王杰事迹的简单线索。军区装甲兵接到李主任批示和军区政治部8月4日办公会精神后,就开始筹划王杰的宣传问题,成立了以军区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张俊西为组长的工作组,抽调秘书处、宣传处、文化处等部门的精兵强将到坦克二师,开始整理王杰日记、收集整理王杰事跡。坦克二师政治部组成了以副主任张赞为主任的宣传王杰办公室,办理追认王杰为共产党员的工作,收集整理王杰事迹,筹划王杰事迹展和文艺演出。9月初,军区装甲兵政委罗通到徐州直接领导王杰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

9月7日,军区装甲兵向军区党委上报了《关于王杰同志英勇殉职及开展向王杰同志学习活动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指出:王杰是在意外的偶然事故中自我牺牲的,“确实是一个像英雄一样的活着,似英雄一样死去的优秀的革命战士”,提出了在装甲兵范围内宣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9月10日,军区政治部新闻科将《王杰日记》和军区政治部工作组的调查报告送给了解放军报社。9月14日,军区政治部党委召开会议,会上,我介绍了王杰的情况和拟定的宣传方案。会议决定:王杰事迹可先在军区装甲兵范围内宣传,全军区的宣传活动报军区党委同意后,再进行。

9月24日,济南军区召开党委常委办公会,研究了王杰的宣传问题。会议由张仁初副司令主持,范朝利副司令、陈美藻副政委等参加,我和军区装甲兵童邱龙副政委列席参加。童副政委汇报了军区装甲兵宣传王杰的情况及下一步打算,我汇报了王杰的有关情况和军区政治部提出的宣传方案。会议认为:王杰同志在意外突发事故的紧急关头,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表现出了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应该很好宣扬。会议同意军区装甲兵和军区政治部的报告和意见,决定在军区装甲兵宣传的基础上,在全军区更加广泛深入地展开宣传王杰的活动。

根据军区装甲兵党委的提议,9月26日在徐州召开王杰追悼会。军区张副司令和政治部首长让我代表军区政治部参加。我于9月25日下午到达徐州,先后听取了关于王杰追悼会筹备情况的汇报,慰问了王杰亲属及战友,看了王杰的事迹展和歌颂王杰的文艺晚会,同他们一起研究了宣传王杰的有关问题。

9月26日上午,追悼会在坦克二师大操场隆重举行,参加追悼会的有军委装甲兵、济南军区、济南军区装甲兵、68军和山东省、江苏省、江苏省军区、徐州地委、徐州军分区、金乡县和邳县等各级领导和干部战士7000余人。坦克二师邢同立师长致悼词,参加大会的各单位代表和到会的英模代表也致了悼词。会上还宣读了《追认王杰为中共党员的决定》和军区装甲兵党委《关于开展向王杰学习的决定》。

10月3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分别向解放军报社、山东和江苏的省报社、省电台、省新华分社介绍了王杰事迹。文化部也积极安排文学创作干部参与整理王杰的事迹和宣传王杰的文学作品。

军区前卫报集中全力投入到宣传王杰活动中,10月10日以整个报纸的4个版面全面报道了王杰追悼会的消息和图片,发表了学习王杰的社论,刊发了装甲兵党委《关于开展向王杰学习的决定》及装甲兵罗通政委的文章,同时刊登了王杰所在部队及张楼民兵的文章和王杰日记摘抄。之后又连续多次刊登宣传和纪念王杰的文章,专题刊发了军区党委《关于开展向王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与此同时,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淮海地区《徐州日报》及驻地广播电台等媒体,都突出报道了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并刊登了王杰部分日记,一个广泛深入地宣传学习王杰的活动在济南军区迅速开展起来。

(四)

11月2日,罗瑞卿总参谋长询问王杰的有关情况,后来又发出“要像宣传雷锋一样宣传王杰”的指示。11月6日,总政治部发出了“向王杰同志学习的通知”。11月8日,解放军报以《一心为革命》为题发表王杰日记、按语,先后用12个头版头条、21个整版刊登王杰事迹、王杰日记、王杰诗歌以及全军指战员学习王杰的情况。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也先后刊发《王杰日记》及社论。11月中旬,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相继发出号召,学习王杰“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革命精神。11月27日,国防部决定命名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并在济南隆重举行命名大会,济南军区杨得志司令员亲手将“王杰班”的锦旗授予第一任班长侯兴家。

王杰的事迹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赞扬。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和陆定一等领导同志纷纷挥毫题词,高度评价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周恩来抄录了王杰的诗,予以发表:“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与累,愿把青春献人民。”朱德的题辞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自此,宣传、学习王杰的活动在全国广泛展开。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作者系原国防科工委副政委,中将)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部王杰军区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个新的三元不等式链
参考资料
发挥政治部平台优势 凝聚最大合力
菲将黄岩岛划入西部军区管辖
赣鄱将星耀中华
诗情画意 浪漫色彩
王杰的话
象王杰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