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机制

2017-10-12胡东琴李云霞庞婵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建构核心幼儿园

胡东琴++李云霞+++庞婵娟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协办,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与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与社区教育2017年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4月27日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6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基于互联网+的背景,探讨学前教育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机制建设问题。

一、核心素养与家庭教育的新方向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发布。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从儿童的核心素养出发,提出“新三好生”的三个标准:身体好、性格好、学习好。其中,身体好对应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性格好对应“人文底蕴”与“责任担当”,学习好对应“科学精神”“实践创新”与“学会学习”。身体好的标准又可分为三个,分别是好的起居习惯,好的劳动习惯,好的游戏习惯。性格好的基本标准是主动、乐观、富有情趣。学习好的标准中,主动性是最基本的标准。刘良华认为,核心素养的发布,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2016年10月,全国妇联等九大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要依托互联网指导服务平台,构建家、园、社区合作的服务体系。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对这份文件进行了全面解读。王海英在分析了国际国内家、园、社区互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教育三角”共同体的建议,倡导要发挥好家、园、社区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家、园、社区三元教育秩序,构建家、园、社区联动机制,最终“让一切回到原点,关注儿童”。

三、新媒体:重构儿童的生活图景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引发了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变革,而且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它重构着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方式、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方式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格局。云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系金星教授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媒介对儿童知识建构过程的影响。他提到,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电子媒体的盛行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导致了童年的逐步消逝。金星据此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专业研究者有义务深入分析媒介内容和媒介形式的变化,深入分析話语权力新的运作机制,帮助新媒体使用者提高媒介素养。金星还提出,我们应看到新媒体对儿童社会性建构的积极意义,从新媒体与儿童发展关系的视角去理解新媒体是怎样促使儿童发挥天赋和丰富的潜能的,从而建构起一个在新媒体时代中关于儿童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协同发展的社会生活图景。金星认为,新媒体已经是建构儿童文化的中介,我们要积极行动,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

四、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透析及解决策略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常常会产生矛盾。沈阳师范大学秦旭芳教授指出,良好的亲师关系有助于儿童的发展。为促进两者的和谐共赢,需妥善处理家园互动中的“亲师矛盾”。为此,她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亲师矛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亲师矛盾”中的沟通信任、情感关系、教育配合、观念行为等维度与园所性质、园所级别、教师教龄等有关,也与教师和家长的个体差异有关。研究者进而深入分析了“亲师矛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西京医院幼儿园、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西安西缆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构核心幼儿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