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环保标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2017-10-12朱奕霏
朱奕霏
摘要:本文对东西方环保标语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旨在探索东西方环保标语在表达方式、宣传内容及价值诉求等方面的异同,以期加强对东西环保标语的理解并促进二者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东西方;跨文化;环保标语;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10-01
1.引言
标语是一种用于起到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它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标语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增进公众对某一突出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规范公众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2.东西环保标语的价值诉求分析
价值诉求体现着标语制作的主题和目的,是标语价值的核心。因此,任何标语都必须具有明确而具体的价值诉求,才能起到良好的鼓动、宣传和规范作用。东西方环保标语所包含的价值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动员倡导型。标语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倡导民众关心环境、保护环境;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例如197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标语: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在此则环保标语中,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此标语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唤醒民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倡导民众保护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源。又如: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Save Our Seas);此则环保标语针对海洋保护提出,动员倡导民众积极投身到海洋保护的行动中。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等。倡导型的环保标语在我国也比较常见。例如: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防环境污染;珍惜每一寸土地,爱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拯救地球,一起动手等等,这些环保标语目的明确、诉求突出,体现了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发展的良好生产生活方式的倡导。
二是鞭策警示型。标语的制作目的是为了突出环境污染的危害,警示人们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国外此类型的环保标语例如: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变暖趋势为全人类敲响了警钟。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水淹没陆地,人类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此则环保标语警钟长鸣,时刻鞭策民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警惕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又如:防止沙漠化(Desertification);冰川消融-一个热门话题(Melting Ice-A Hot Topic);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发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等。这些鞭策警示型环保标语警醒人们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三是纪念型。标语制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某一重要时刻、某一次重要的环保会议或是环保事业上的一次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例如198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标语是: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2000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标语是: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Time to Act)。此类型的环保标语在我国比较少见。由于时代和发展等因素,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对缺乏特别值得纪念的重大会议和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3.结语
标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是语言和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标语的跨文化研究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标语映射着现实的社会生活,对突出的社会问题起到号召、呼吁、宣传和警示等作用。东西方环保标语的完善和发展昭示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也成为语言和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东西方环保标语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但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充分反映了標语作为特定社会文化的载体,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标语的内容、表达方式和发展变迁都是社会生活在语言上的体现。对于标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语言文化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参考文献:
[1]Leopold,A. A Sand County Almanac [M]. Oxford: OUP,1968.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