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僧揭秘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真相
2017-10-12
老武僧揭秘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真相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武侠小说,少林都是中华武学崇高之所在。而在金庸先生笔下,少林“七十二绝技”、少室山大会都是血脉偾张的经典画面。但最近少林老武僧揭秘,“七十二绝技”其实很多已失传。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武侠小说,少林都是中华武学崇高之所在。而在金庸先生笔下,少林“七十二绝技”,少室山大会都是血脉贲张的经典画面。
今年7月29日,嵩山少林寺举办的首届“无遮大会”开幕,各路高手在少林问禅求道、切磋技艺。神秘的少林绝技似乎要揭开它的面纱。
那么少林“七十二绝技”究竟包含了哪些,和武侠小说中的有何不同?少林寺老武僧延乔法师对此一一解读。
“七十二绝技”初版,中间有点“玄”
少林人更喜欢把“七十二绝技”称为“七十二艺”。从“绝技”到“艺”,似乎也能体会出小说和现实的曲径。
少林“七十二艺”究竟是哪些,许多普通人,甚至是练过武术的人,也很难说个清楚。
查阅资料发现,现当代最早出现的关于这个话题的详述,历史并不久远,是在民国时期的1934年。当时,受教于少林方丈妙兴大和尚的武学名家金警钟编撰了一本名为《少林七十二艺练法》的书籍,其中详尽列出了七十二艺的名称和内容。不过,其中的一些功夫,却在此后被批评为有“玄虚”之嫌。
198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由《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整理删减的《少林七十二艺练法精选》,其中就指出了这一问题。
“无遮大会”上的僧众
该书说明中写道:“原书中一些功夫的练法,有点过于玄虚,如‘至斗大砖石,能一足踢出者,则初步功成’;‘阴拳功’要于夜深人静之时,对井下击拳等等,均无科学道理。”而在网络上搜索,少林“七十二艺”的版本形形色色,而且各有不同。
但这场“无遮大会”,少林“七十二艺”也有了官方版本。
在7月初,少林寺官网上就发布了一篇对“七十二艺”的介绍,其中包含铁臂功、排打功、腿踢功、金钟罩等等72项,和1934年版本的“七十二艺”项目有所不同。
据了解,在此前少林寺的各类表演中,并没有过“七十二艺”的完整亮相。本次“无遮大会”的七十二艺选拔赛中,比赛项目也只是四项。
暗器伤人,现在不练了
为何七十二艺选拔赛只有四项,少林主办方人员表示,主要是考虑到民间练习人数不多的问题,同时也是因为首届大会还需要“试水”。
而曾做过少林武僧,今年年过五旬的少林寺延乔法师对记者坦言,到了现在,“七十二艺”当中有部分其实已经“失传”了。
“其实在中国,随着社会逐步的发展,(七十二艺)有些东西逐步就丢了,失去了。随着时代发展,有些东西不适应了。”
“现在练的东西已经很细化了,社会在发展,好像就不必要去练(一些)东西了,生活中没有太大作用。就像暗器伤人的一些东西,过去还有练打石弹的,现在好多都不练了。”
不过,时至今日,少林寺里修炼的小项目仍然很多,本次列入七十二艺选拔赛的项目,依然只是少林寺所练功法中的一小部分。
而在延乔法师看来,本次少林寺开办“无遮大会”,也是为了从民间发掘出一些东西,把一些丢掉的东西“找回来”。出于这个目的,除了比赛项目之外,主办方还特意组织了一个开放现场报名的表演环节,只要觉得自己身怀绝技的人,都可以报名上台展示。
“‘天下武功出少林’,但不是说真正的功夫就只在少林。少林寺也会接纳世界各地的(好的东西)。”延乔法师表示。
少林功夫的与时俱进
习武,中国人讲究的是“武德”。少林功夫也是如此。
如今,在习武的心态上,相比曾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为了报仇来练武的有不少,但现在还是以健身为主。”延乔法师说。
随着时代的前进,少林寺里的功夫修炼也借鉴了很多现代的元素,而不是一直秉承着“古法”。
延乔法师举了个例子:“像过去留下来的传统练法,过去练的跳坑,蜈蚣跳,现在都没有了,都是直体跳。”但改变并不意味着退步,“过去没(注重)加强腕力,现在也加强了。”现在在教年纪较小的弟子时,少林寺也会更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和一定的体能训练,而不会加入太多的力量训练,这样的理念也和现代的训练理念相符。
在延乔法师看来,无论是现代的、西方的武术格斗,还是少林寺的传统功夫,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共通的。“外国武术的(一些东西),其实中国的武术里也有体现。拳打千遍,其力自见。打得多了,就磨练出来了。”不过他认为,在囊括的范围上,传统武术仍然更胜一筹。
“传统武术我认为是包括了现代的武术,它是一个母集,现代武术散打也好博击也好,都是从传统武术演化出来的。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澎湃新闻网201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