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7-10-12赵会杰许刚唐春梅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安氏牙列种植体

赵会杰 许刚 唐春梅 辽河油田总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赵会杰 许刚 唐春梅 辽河油田总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就诊的62例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分开修复治疗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74.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3445,P<0.05)。结论: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疗效分析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两种典型的口腔病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多为缺损修复和畸形修复,修复方式的不同,牙齿美观、功能的恢复等存在一定的差异[1]。口腔正畸管理间隙,辅助修复牙列缺损或过小牙在临床应用日渐成熟,本研究为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对比分开修复治疗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2例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0.54±1.24)岁,疾病类型:安氏Ⅰ类患者14例(45.16%)、安氏Ⅱ类患者10例(32.26%)、安氏Ⅲ类患者7例(22.58%);观察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0.56±1.34)岁,疾病类型:安氏Ⅰ类患者15例(48.39%)、安氏Ⅱ类患者11例(35.48%)、安氏Ⅲ类患者5例(16.13%)。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变位置)方面的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χ2=0.6554、0.5524、0.7855,P>0.05)。纳入标准[2]:①确诊为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②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疾病患者;②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分开修复治疗,应用X射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检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数据,结合医院与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针对牙列缺失和过小牙分开修复,分别应用种植义齿植入和直丝弓矫正器正畸辅助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措施为:应用直丝弓对缺损牙进行矫治,调整牙齿的间隙,纠正咬合关系,扶正相邻牙,为种植打下基础;对畸形过小牙使用树脂临时冠暂修复,采用树脂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在临时冠上粘托槽,排齐、整列处理,牙中线调整,间隙管壁,佩带保持器固定形态,半年后,保持器取下,植入种植体。植入前,给予患者局部麻醉,生效后,在牙槽脊粘骨膜上作切口,暴露出粘骨膜,剥离处理,依据模板,植入种植体,需要植入骨组织操作时,应准备好人工牙,再植入操作,植入完成后,粘骨膜关闭,缝合切口,抗感染处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n,%)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种植体无松动,进行X射线片检查后,种植体四周不存在透射区,不存在不可逆或持续性症状;②有效:种植体基本无松动,进行X射线片检查后,种植体四周不存在透射区,基本不存在不可逆或持续性症状;③无效:不符合显效判定标准,1年后患者有不适症状出现。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s)来对数据计量资料表明,用χ2对数据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74.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3445,P<0.05),见表1。

3. 讨论

牙齿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主要功能为发音和咀嚼,还存在影响美观的作用,当出现牙列缺损和过小牙不仅影响患者的发音、咀嚼功能,还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因此,针对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4]。

临床上,针对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治疗,多采用填充修复和人工种牙,这两种病症可以分开进行治疗,也可以联合治疗,其中,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特点为[5]:①在对患者实施正畸修复治疗前,种植体会存在咬合功能,对于患者的咀嚼功能、发音等影响不是非常的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种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适应症得到加强和扩大,有利于提高种植治疗的有效率,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③该治疗方案有利于义齿种植的进行。本文通过分开修复治疗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74.19%,观察组明显更高,表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于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1] 孙荣亮.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6):69-70.

[2] 邓丽蓉.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10.

[3] 于力吐孜·海米提,阿依古丽·吐尔地.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36):67-68.

[4] 霍美玲,张雪.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113-114.

[5] 邓鸿.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7):56-57.

1006-6586(2017)18-0136-02

R783.5

A

2017-07-28

猜你喜欢

安氏牙列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大块头安氏中兽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非减数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