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破茧成蝶
2017-10-12文|郭凯
文|郭 凯
余旭:破茧成蝶
文|郭 凯
2016年的冬天,就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寒冷季节,一位女战斗机飞行员的不幸离去,让人的心冷到了冰点。也就是这位女飞行员的不幸遇难,引起了世界各国空军的广泛关注,在她的追悼会上,20多个国家的空军专门发来唁电,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她就是余旭,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她的不幸,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自离世的一个月时间里,社会各界及海外华人、国际友人纷纷向她的家人、部队和战友表达关切痛惜之情,亿万民众也自发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这位共和国优秀女儿的无比哀伤与悲痛。大家以各种方式悼念她、缅怀她、追忆她,用真心与真情表达对这位巾帼英雄的尊敬与敬仰:
“如有来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顺利平安!”“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
震惊、哀恸、惋惜……那一个个关于这个穿飞行服的美丽女孩的时光片段,重新拾起了人们对天空的关注、对蓝天的仰望、对空军的热爱。大众透过对烈士余旭的追怀,其生前所在的被称为“刀尖上舞者”的那一特殊群体无数次挑战生命极限的事迹,也再次引发人们的兴趣与追问,她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万里长空展现飒爽英姿的使命与担当再次让人动容。
是的,余旭就是她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万里长空,她曾一次次挑战生命极限而从未胆怯;国庆阅兵,她凭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定力在天安门上空划出完美的弧线;劲舞苍穹,她以震撼的空中芭蕾展现出新一代女军人的风采与担当;异国航展,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彰显大国空军女飞行员的气魄……在空军女飞行员这一英雄团队中,余旭是当之无愧的楷模……
“我就像茧,痛苦的自缚只为重生那一刻”
2005年秋天,人民空军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为追赶世界空军发展步伐,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将首次在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飞行员。
金秋九月,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来自12个省市的35名幸运儿,从20余万名应届女高中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从天府之国来到北国春城的余旭,有幸成为这批女飞行学员中的一员。对于女飞行学员来说,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体能训练。平心而论,这种苦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应该用异常艰苦几个字来形容。
“余旭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每次跑3000米她都跑在前面,从来没有喊过苦和累。”余旭生前的体育教练王露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女学员们冬天早操训练后,几乎所有人的脖套上都是一层白霜。就是这样的艰苦训练后,余旭有时还要给自己加些压,多跑十几分钟。
余旭在训练中
在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的营院里,弘毅路旁的那栋天蓝色外观的大楼,就是女飞行学员楼,余旭就是在这里学习与训练。在这栋大楼的一层大厅,有十六个大字特别醒目耀眼:“超越自我,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来到我们这里,她们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每个人都不甘落后。”余旭生前的第一任教员石淑华说。余旭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很好,性格外向,还会跳舞,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因为会跳孔雀舞,她后来的代号也是“金孔雀”。
第一次体能训练课后,余旭在跑步时与同为老乡的好朋友张博说,她们选择的这条路绝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张博还清楚地记得,在最初的那一个月时间里,只要有时间就会跑步,不停地跑,而且一跑就是3000米、5000米,甚至是10000米。因为对飞行员来讲,体力与体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日后能否适应那些高强度的飞行训练任务。余旭的训练日记里记的最多的也就是“从来没有跑过那么远。感觉还行,但同时很难”之类的话。
余旭的战友闫静茹说,现在想起当初与余旭一起坚持训练时的情景,还觉得恍如昨日。那时长春的冬天冷得出奇,天又亮得迟,军校营区旁有个南湖公园,有时队干部会把大家带到一片树林里,在里面跑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零星晨跑的人,后来她们才知道那里就是南湖公园著名的白桦林。待能看清楚公园轮廓时,又该往回跑了,所以她们常常戏称“公园天天去,不知长什么样”。那时,闫静茹经常与余旭并排跑,她每次侧身看余旭,都会发现余旭一边跑一边哈出的气就像冒出的一股白烟,时不时地挡住视线。偶尔余旭也会侧过头来对她笑笑,一脸的轻松有时会给她带来动力。跑着跑着,围脖上也会结出一些冰渣,再加上眉毛上的白霜,她们彼此会称对方为“白毛女”,听者哈哈一笑,也会给疲惫的跑步带来些许轻松。
余旭曾在训练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根本受不了那种冷,腿跑得不听使唤,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感觉既然来了,我是带着家里人的期望,证明自己是可以的,就这样一直坚持跑。”“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闫静茹说,与余旭同队训练这些年,都没有发现她的内心世界竟是这么坚强与不屈,回想起与余旭在长春、在哈尔滨、在锦州训练生活的点滴,闫静茹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新一代歼击机是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驾驭这样的新型战机,需要全面考验飞行员的身体、心理素质、理论功底和操作驾驶技能等,任何一个短板弱项都可能是致命的。与余旭一起被选拔进来的35名女学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要学完大学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其间还要不间断地进行滚轮、旋梯、平衡操等抗眩晕训练,长跑、短跑、计时跑等耐力与力量的训练,另外还有泅渡、猎食、穿越敌人封锁等一些超强度的野外生存训练……经过一次次的遴选和淘汰,余旭终于被蓝天接纳了,她与其他15名姐妹一起,经过几年的大学文化、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技术训练的磨砺,顺利毕业,成为人民空军第一批女战斗机飞行员。
本文作者与余旭父母合影
在外人眼中,这份职业承载着责任、荣誉和快乐,然而这些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们所要承受的,更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不易。张博对我说:“如果将一年的时间看成十分,余旭和我们足有八分多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余旭也对记者说过,当她们辛苦地进行着飞行事业时,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心里也会羡慕,但那只是瞬间的感觉。余旭坦诚道:“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其追求也肯定不会一样。”
石淑华介绍说:“在长春航空大学的一次中秋联欢晚会上,平日里非常外向的余旭,即兴给战友们跳了一支柔美的孔雀舞,说实话,我都没有想到,真可以用惊艳全场来形容。”多少年过去了,再谈起余旭的那支舞,石淑华与许多同期战友还印象深刻。从那以后,“金孔雀”的外号就一直伴随着余旭,后来又成为她驾驶歼-10战机的呼号。如今,“金孔雀”已经成为余旭响亮的化身了。
无悔的青春是余旭对自己选择的概括。她说,即使有一天不飞了,也会觉得这是一段青春飞扬的时光。优秀的素质也让她成为中国仅有的几名具备表演机飞行资格的女飞行员之一。
“蛹永远无愧于心,它一直为破茧而努力着”
2016年11月11日,珠海迎来人民空军成立6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第十一届中国航展的开幕日。
上午10时许,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人民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6架歼-10飞行表演机凌空而起,翱翔九天,以光彩夺目的蓝天芭蕾为空军67岁华诞献礼。
歼-10战机刚刚落地,飒爽英姿的余旭似一阵风般飘了过来。在走近观众席时,余旭主动与前来看她们完成飞行表演的热心观众打招呼,还不时向远处的群众挥手致意。由于是第二次参加国际航展,面对媒体与观众,姑娘们的大方得体给人一种非常成熟舒服的感觉。是啊,她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她们的飞行也非一般的飞行,因为她们背后代表的是人民空军,代表的是强大的中国军队,这是在向世人展示我国的空军形象与军队实力。
驾驶歼击机进行超音速飞行,其机动性能强、操作技术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为这点,才会被称之为高风险职业。在这个领域,女性少之又少,目前世界上仅有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培养了少数歼击机的女飞行员。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我跟踪采访女飞行员这一群体多年的经历中,不论是老一代女飞行员武秀梅、秦桂芳,还是空军第一位女将军岳喜翠、传奇飞行女将军刘晓连、第一个被委以航空兵师师长重任的程晓健,以及与病魔抗争重返蓝天的女飞行员刘文力等,在我与她们面对面的采访交流过程中,她们骨子流露出来的那股不让须眉的劲儿,着实让人感动。今年67岁的刘晓连将军,在她50多年的飞行生涯中,曾飞过运-5、伊尔-12、伊尔-14、安-26、安-12、运-8和伊尔-76等机型的战机,她说,空军在第七批女飞行员以前包括第七批,都是以飞运输机为主的,到了余旭她们第八批,才改飞高空高速战斗机。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空军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未来战争的需要。
刘晓连在天津含泪送别余旭后,走到余旭生前所在中队的战友身边,告诉后辈们一定要擦干眼泪继续飞行。飞行从来都是勇敢者的事业,作为飞行员,明天和危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怎么办?一头花白头发的刘晓连此刻眼中没有一滴泪水,说话掷地有声:“空军67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生死抉择,当祖国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作为军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面对生死要敢于做到毫不畏惧!”接着,刘晓连用自己5分钟死亡飞行的亲身经历告诉这些后来者,有危险不可怕,正确冷静处置很重要。
余旭是个典型的四川姑娘,外表娇小可人,是个对飞行很有想法的女孩儿。在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四个女飞行员中,她的身型看上去是最瘦小的。在一次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余旭正面回答了社会上普遍关心的男女飞行员的差异问题。她说男女飞行员确实是有区别的,女性的空间定向能力比男性相对欠缺,这其中有先天也有后天的因素,但小身体里蕴藏着大能量的余旭说:“我觉得可以克服!”
像男人一样飞行的“空中花木兰”
是的,余旭说得对,女性在独立驾驶单机特别是表演机时,相对于男性,需要对自己的体能与毅力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平时的苦练来一点一点地缩小差距。空中过载是飞行员在高空高难度飞行时,必须要克服的挑战之一。飞机在做转弯、拉升、俯冲、倒飞等机动动作时,会受到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升力和重力等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
在空军最高学府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曾经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国际试飞员、歼-10首席试飞员徐勇凌大校,接受了我的采访。
问到女飞行员面对的难题,他脱口而出的是抗载荷。他说,现代战斗机都将人的最大过载承受能力——9个G作为设计机动飞行的极限指标,相当于9倍的体重加在飞行员身上。对空军的飞行员来讲,在进行高空特技动作时,其抗载荷一般在7个G左右,也就是相当于7倍的体重加在人身上,在高空做特定动作时长时间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是很难受的,此种情况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作为女飞行员来讲,这对其身体机能的确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果一旦过载量超过可承受范围,便会出现“灰视”甚至“黑视”。
余旭生前战友、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员何晓莉在珠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过:“其实作为我们飞表演机的飞行员来讲,7个G可以瞬间达到,如果持续时间短是可以承受的,但因为女性的大脑供血量比男性要低,时间稍长,难受的感觉就会很明显了。”
对此,徐勇凌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说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男女飞行员的训练科目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即使在空中过载过量,也必须想办法克服。其实不难想象,从一名普通的女孩到可以承受高强度飞行的歼击机女飞行员,这些姑娘们走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
“挑战自我,高飞远航”是余旭在珠海航展上给世人的一句寄语,其实这句寄语也一直是她自己的座右铭。回想当初,余旭在看到招飞的信息后,早早就下定了决心,以致父母都不敢相信女儿怎么会选择了这么一份神秘又富有挑战性的职业,而且态度还如此坚定。
两年前的11月11日,珠海航展开幕首日。当战机平安落地,飞行员摘下头盔、取下墨镜,不少观众惊奇地发现,其中两位是女性。
接着,大会发布新闻,给了世人一个惊喜——这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首次在中国航展亮相。其中一个就是余旭。同时,大会还透露,目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中国仅有4人。
驾驶这样的新型战机亮相世界舞台,并不是每个女孩都可以拥有的人生体验。在飞行表演现场的发布大厅,余旭说,作为女孩她是幸福的,因为在空中驰骋的快乐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今天她做到了。同时,她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因为是国家的强大,才有她今天的翱翔蓝天。最后,这个快乐阳光的女孩振奋人心地说:“我心飞翔,只为祖国强大。”
事后,许多媒体对她的表现给出非常高的评价,大家都被她的阳光、自信与坚持感染,被她对飞行事业的深深热爱以及对飞行职业的敬重所感动,不少网民纷纷给她点赞,并诚心祝愿:劲舞苍穹的“金孔雀”永远翱翔蓝天……
在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中,那则以《我心飞翔》为题的小品,让多少观众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小品中的原型,就是人民空军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这群人称“雷霆玫瑰”的女孩子们,一夜之间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美丽的“金孔雀”余旭
特技飞行表演被世界公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余旭生前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一般表演时间在28分钟之内,其间大致要展示24个动作。这里面大多以魔鬼编队开场,其间穿插双机对飞、五机水平向上开花、小半径转圈、六机分组开花、双机绕轴滚转、四机同步翻滚等无数高难动作。每一场表演,空中飞行员虽然如刀尖上舞蹈,但地面上的观众却看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其实谁都明白,越好看的动作,其蕴涵的风险也就会越高,危险也就越大。
在珠海航展现场,有记者问主办方,空中表演的一整套动作飞下来,飞行员究竟有多累。八一飞行表演队领导的回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如果以飞双机绕轴滚转这个动作的6号机为例,飞行员整套动作下来,相当于在28分钟里搬了11吨的东西,而且是每分钟搬近800斤的物品不停歇……
余旭在飞行前
空中的特技飞行表演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之高,由此也可见一斑。“鲜花和掌声是需要实力的,而不是只给你这么一个称号。”余旭面对记者的这句即兴讲话,我们能感觉得出是她从内心发出来的。有报道说,在训练时偶尔也会赶上生理周期,余旭和她的姐妹们只有吃止疼片忍耐身体的不适;有时飞特技因为动作幅度大、飞行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等,余旭与姐妹们还会出现头疼等症状,但这些她们却很少对外提及。
漂亮的飞行特技并非中看不中用。八一飞行表演队所在师的领导曾经给媒体的朋友作过介绍,说自从改装歼-10以来,余旭和她的战友们30%的时间用于战术训练。截至目前,表演队已经向作战部队交换了两三名飞行员,通过反馈的情况来看,在表演队的训练对飞行员的战术意识与战术动作都有不少帮助。
余旭的牺牲,让人们感受到了女歼击机飞行员荣誉加身背后的艰辛与风险。女歼击机飞行员常常被誉为“天之骄女”,可是真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却是十分的艰难。
曾两次跳伞逃生成功的试飞英雄徐勇凌,对师妹余旭的不幸离去一直难以释怀。他称歼击机飞行员绝对是勇敢者的事业,成为歼击机飞行员难,成为女歼击机飞行员则是难上加难。放眼世界各国空军,女歼击机飞行员也是凤毛麟角。
针对个别网友质疑女性为什么参与这么危险的事业时,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对媒体说,事实上,余旭她们并不是“花架子”,其实她们在某些方面还要优于男飞行员,譬如女性特有的细心、缜密、敏感等,都是一些男性不具有的,因此他有理由相信,女性能够在歼击机飞行中做得更出色。
长期从事外军研究的空军研究所研究员杨宇杰对我说,从外军培养经验看,女歼击机飞行员在武器操控、精密仪器使用和地形识别等方面,都有超过男飞行员的表现。
新一代战斗机全面考验飞行员的智商和心理素质,女性特有的细致,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她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操作战机。大范围、高速度、情况复杂的现代战场环境,也利于更好地发挥女性特有的心理优势。所以,不断增加女歼击机飞行员数量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破茧是一种挣扎,g羽化成蝶则是一种美丽”
摘下头盔与墨镜,一身戎装的余旭仍然难以掩饰四川姑娘柔美的一面。
有媒体报道说,当被问及如何处理飞行与生活、顺畅转换空地关系时,余旭的回答干净畅快:“在空中,我愿做一个女汉子;回到陆地后,我愿意做一个女孩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可以理解,身着戎装的她们,其实既爱红装也爱武装。
是的,对余旭来说,空中的生活总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她将“挑战自我,迎风远航”作为座右铭挂在自己的床头。对自己的每一次飞行,落地后她都会打个分数,了解她的战友说,她从来没有给自己打过满分。问她为什么时,她会说:“不满意才能继续进步,飞行表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的得分永远在下一次。”
为了这个“更好”,余旭和她的战友们有时会连续20多天不休息,有重大任务时,余旭的战友甚至会取消结婚典礼而毫无怨言。余旭单位的领导在航展上说:“军人的妻子是奉献,既然女飞行员的老公娶了我们的宝贝,同样要付出,要奉献。”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场新闻发布会过后不到一周时间,余旭就永远地离开了她心爱的飞行事业。
“曾经你浅浅的笑轻盈的美,今后你深深地爱自由地飞!”作为余旭曾经的战友、刚转业到地方的朱长义,在得知余旭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写下了那首网上疯传的怀念余旭的诗——《云中,有一朵永恒的玫瑰》。
2016年11月13日,余旭牺牲不到一天时间,朱长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难忍内心的伤痛。他说,余旭聪慧踏实,待人接物没有任何瑕疵,还非常热爱文学,文字水平也很高,还在与战友们办的一张内部报纸做主编。而如今,佳人已去,其魂亦归长空……
作为第八批女飞行员的余旭,因为是中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的原因,本来就自带光环,有很多荣誉。但不论是在哪个部队接受训练,余旭一直宠辱不惊,她说,能够驾驭飞机的人,必须能够驾驭生活、驾驭荣誉。余旭的老乡、著名书法家迟静杰说:“余旭是一个驾驭能力很强的女孩,平日里与她接触,你感受不到她有什么光环在,其实接触上了,她就是一个特平和的人。”
余旭生前在飞行训练任务非常繁重的时候,还对朱长义说过,那些训练的艰苦,对于她和其他战友来说是充满乐趣的,因为她们的飞行训练时时处处充满挑战,喜欢挑战与冒险的人,是不会觉得这种充满变数的飞行训练是枯燥无趣的,反而会觉得刺激有盼头。作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尤其是要进行花样表演的飞行员,对于训练、对于大强度是无比渴望、无比热爱的。
余旭曾经用“天上女汉子,地下女孩子”来形容自己。空军部队传唱过一首歌,叫做《男子汉去飞行》。当初这首歌谱曲作词时,部队里还没有女战斗机飞行员;传唱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战斗机飞行员序列中会有女性。对这一点,余旭还给首长提过意见,啥时候才有写我们女孩子去飞行的歌呀?首长与余旭开玩笑说:“余旭啊,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只要成了飞行员,飞机一上天,可就不知道空中对手是男是女了,那炮弹和导弹是分不出男女来的哟。”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可余旭没有当玩笑听,她清楚了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意味着什么。自此之后,余旭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战斗者,也就时常忽略了自己的女儿身。
“我就是空中花木兰。”余旭喜欢这句话,她也非常清楚这句话的含义。男子汉去飞行,飞行的却不一定是男子汉,在训练场,余旭把她那颗小女孩的心包裹得好好的,展示给外人的却是强悍与精湛的战斗作风。
余旭与战友们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余旭的父母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上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这片土地。
有记者称这是一次悲怆之旅,是啊,白发人送黑发人,原本就是悲怆的。甚至还没来得及为女儿买一束花,余旭父母只为女儿带了一只沉甸甸的皮箱,里面装满了女儿生前喜欢的物品。从天津武清到河北唐山玉田,上百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
自余旭父母来到部队那天起,怕过度悲伤的两位老人有什么闪失,部队领导专门安排了几名与余旭父母口音接近的人员全天陪护。部队原本给余旭父母安排了住宿,但二老执意要睡在女儿的房间,他们想在孩子住过的地方多留一会儿……30年的点点滴滴、30年的亲情往事灌满了老人的脑海,看着满屋的生活物品,女儿的一颦一笑让老人悲痛欲绝,彻夜难眠。
去坠机现场祭奠余旭时,部队也安排了陪护人员一同前往。面对老人失去爱女的伤心悲痛,大家彼此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一路上,余旭的父亲也只是黯然地看看车窗外萧瑟的冬景。
中午时分,余旭父母终于抵达了玉田县陈家铺乡。这里是一片宽阔平坦的土地,地里还有些秋收后剩下的零星散落的庄稼,周围稀松地矗立着高矮不一的民房,秃了顶的杨树在北风吹拂下轻声呜咽……在一片庄稼地的中间,有一个二三十米长、几米深的大坑,部队领导告诉老人,这就是余旭所驾驶的战斗机坠毁后撞出的坑。
“余旭,你爸妈来看你了!”不知是谁的一句高喊,惊醒了所有人。两位老人在余旭战友的搀扶下,一步一挪地来到坑边,跪在地上,失声大哭起来……
满腔痛楚的老人将几支蜡烛、几炷香摆放在已融入女儿骨肉血脉的土地上。长空悲戚,北风呜咽,这是余旭父母在送女儿最后一程。
临别时,陈家铺的父老乡亲听说英雄的父母来了,大家都围了过来,还有村民主动为老人介绍情况。飞机是在上午10点左右,坠落在大杨浦村和邻村中间的田地里的,砸出几米深的大坑……
金孔雀飞走了,余下一抹红霞,飞向浩远的天际。
余旭的离世,不仅牵动着她父母的心,许多好心人也都非常关注这个美丽的孩子。
这是一位与余旭不太熟悉的朋友写来的祭文,文中真情流露,给人激励,让人奋进:
——美丽的金孔雀,仰望天边,那夺目的彩烟,绣出最美的五星红旗;仰望云间,云中画出的那道道弧线,似青春乐章,似动人韵律,从花季少女,到巾帼英姿,你书写的是生命的传奇!
——美丽的金孔雀,请不要对我们说你已离去,你只是去履行新的使命,把青春献给蓝天,已化作不朽的军魂,蓝天为你牵来万朵红云,护卫你一路飞天!
余旭在飞行中
“云中,有一朵的永不凋谢的雷霆玫瑰”
沈玲是著名空军摄影家,她曾多次用镜头走近余旭,与余旭是典型的忘年交。她说,她从7年前了解余旭开始,就用镜头见证了余旭从一个腼腆、青涩的邻家小妹,变成了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座舱里,余旭会张开双臂,摆出pose,犹如美丽的金孔雀;穿上新飞行服,余旭蹲下系紧飞行靴,柔美与刚毅集于一身;停机坪上,飞行姐妹并肩前行,唯独余旭回头一瞥,潇洒自如!
在沈玲的镜头里,余旭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姑娘,她总是习惯性地撩撩飘逸的头发,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发行国庆阅兵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纪念邮票时,余旭最后选定的就是那张后来大家非常熟悉的照片。余旭的好友、同宿舍飞行员盛懿菲说,余旭特别喜欢那张手握空数管、略侧面的肖像照,后来还把它装上镜框,放在宿舍、摆在家里。在沈玲编辑画册时,她把照片分发给那16位即将参加首都国庆阅兵的女飞行员,让她们每人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几张入选画册,其他女飞行员很快就选好了,就数余旭反复斟酌、来回调整。沈玲说,余旭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余旭参加国庆阅兵飞行的代号是“1233”,她的阅兵位置是三中队右二号机,当要在画册里的个人介绍页上写出自己的心语心愿时,余旭是这样写的——“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将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经历。纯真乐观地对待生活,坚韧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以飞行为快乐,它以融入我的生命,我希望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微笑着去拥抱蓝天,淡定的、从容的、自信的……我相信,承载着梦想的翅膀,只有逆着风的方向,才能远航……”
国庆60周年阅兵时,余旭和战友们驾驶歼-8战机以密集编队精准地通过天安门上空。她作为第三梯队,负责为蓝天拉出绚丽彩烟。这时,耳麦里传来了空中梯队指挥部总指挥员激动的声音:“第十二梯队,1211准时到达。”一刹那,余旭看到了还未散去的彩烟,如同蓝天上的缎带,写下她对祖国的忠诚,留下了她永恒的印记!
责任编辑/于溟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