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已终,意未尽

2017-10-11刘晓双

求知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艺术课堂教学

刘晓双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引入部分和知识传递部分的设计,而往往忽略了结尾部分的设计。一节好课犹如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耐人寻味的“尾声”。精彩的结尾应具有人文性、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入精妙构思,激发兴趣,知识的传递更是三思而行,环环紧扣,而忽略了结尾的精彩,往往只是通过层次练习或“你有什么收获”这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来结束教学。其实一个设计新颖且能将精彩延续的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惫,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活跃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最终取得“课已终而意未尽”的效果。

一、结尾具有人文性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情绪由高涨转向低落,此时若能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势必能引起学生注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我在参加市比武课任教《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在完成了各种层次的练习之后,明显感觉情绪有所回落,怎样使我的课再现精彩呢?在表扬学生学得认真后,我话题一转与同学们交谈起来:“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时钟,你们能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时刻吗?还要告诉我为什么?”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大家。

生1:我喜欢下午6∶30,因为这个时间我可以看动画片……

师:我也喜欢看动画片,你喜欢看什么片子?

生1:《大耳朵图图》。

师:我喜欢看《猫和老鼠》。

我与学生的谈话越来越热烈,学生纷纷活跃起来,参与到谈话中来。

生2:我喜欢现在这个时刻,因为有刘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我希望这个时间不要过去。

听了生2的发言,我感动得眼泪差点控制不住,就这么看似普通的交流,却让我感到“课已终,而情未了”。

二、结尾具有生活性

结尾具有生活性,就是教师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好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的道理。

例如,学校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平均数》一课,结尾时,教师设计出示某旅游景点2016年“十一”黄金周七天的旅游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后计算出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将课中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原本我们以为教师会在学以致用中结束新课,可任课教师话语一转:“今年十一黄金周又快到了,如果你是经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怎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学生思考片刻后,跃跃欲试。

生1: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项目,比如儿童乐园、钓鱼等吸引游客。

生2:可以搞一些抽奖活动,保证有很多人去。

听了孩子们的发言,我不禁感慨:孩子们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呀!一个比一个有生活经验,一个比一个有经济头脑,这样的课堂结尾,真是让人感到“课已终,而思不止”。

三、结尾具有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结尾,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

例如,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时,我剪出了各种不同色彩的图形,在上课的过程中把它们当作奖品,逐一奖给每一位小朋友。课程快结束时,我利用这些图片设计了一个趣味性的结尾:老师扮演“火车头”,边开着“火车”边说:“运长方形的火车来了!请长方形们上车吧!”手拿长方形的小朋友马上一个接一个跟在我的后面,我将小火车开出了教室。第二轮火车又开来了:“运圆形的火车来了,请圆形上车吧!”手拿圆形的小朋友们,一个个乐呵呵地跟着我走出了教室。就这样一轮一轮的,我将每一个学生带出了教室,结束了新课。看着学生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乐滋滋的,真是“课已尽,而趣无穷”。

四、结尾具有开放性

放手让学生参与,放心让学生尝试,使学生不受拘束地去探索和研究一些问题,将这种开放性延伸到课的结尾,更能使我们的课达到“课已终,而意更远”的意境。

例如,我在任教6年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引入,故事梗概:公元1053年,北宋大将军狄青奉旨征讨南方叛军。因为当时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所以大军刚到桂林以南,他便设坛拜神说:“这次用兵,胜败还没有把握。”于是拿了一百枚铜币,许愿:“如果这次出征能够打败敌人,那么把这些铜币扔在地上,钱面(不铸文字的那一面)定然会全部朝上。” 左右官员很害怕,力劝主帅放弃这个念头,因为经验告诉他们这种尝试是注定要失败的。他们担心最终弄不好,反而会动摇军心。可是狄青对此全然不理,固执如牛。在千万人的注视下,狄青突然举手一挥,把铜币全部扔到地上。结果这一百个铜币的面,竟然鬼使神差般全部朝上。全军欢呼,士气大振。由于士兵个个认定神灵护佑,战斗中奋勇争先。于是,狄青迅速平定叛乱。

课尾,我故作轻松地说:“你们今天学得特好,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我们就提前下课吧!”“好!”教室里欢腾起来,学生们个个伸长脖子,等待下课。我语气一转:“不过我也想象狄青一样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我这有十枚硬币,如果都正面朝上,我们就立即下课。”

“哎!”学生听了以后,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

“为什么你们泄气了!”

“可能性太小了。”

“那你们说怎么办!”

“抛一个吧!”

“那我们试试吧,有几种结果?”

学生马上说出,一正一反两种结果,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那太容易了,我们抛两枚吧。”我试探着问。

“好,两枚就两枚。”学生尝试着,找出了四种可能的结果。

“一枚有兩种可能,二枚有四种可能,照这样下去,三枚会不会是六种可能呢?”话音刚落,很多学生开心地尝试起来,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将三枚的可能性摆出来了,一共是八种。

我顺势接着给他们发问:“那看样子可能出现的结果与硬币的数量之间不是倍数关系,会是什么关系呢?”这时下课铃声已响,可学生们却不愿下课,而是自觉地探究起来,终于在他们研究到四枚、五枚以后,发现了规律。

课堂教学之所以是一种艺术,就在于它平常之处的不平常。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结尾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结尾起到“曲终收拔当心画,余音绕梁久未绝”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肯尼斯·莫尔.课堂教学技巧[M].刘 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纸的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