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新闻的采访与深度贴近
2017-10-11齐志敏马艺��
齐志敏+马艺��
摘要:广播新闻的深度贴近与记者采访密切相关,广播新闻要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必须深入采访,使广播新闻产生深度贴近的效果。首先要赢得社会公信力。另外就是要有心灵的撞击点来引发思考。观察力是指记者用自己敏锐的、独特的眼光,发现具有典型含义的人和事,并且据此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适宜于进一步展开的问题,进而完成采访工作。记者要学会深度贴近性采访,善于观察、用心去看。记者对采访者的观察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必须主动的积极的观察对方,必须把感官系统所接收的信息加以评价分析,避免第一印象的随意性和非理性,避免盲目甚至失聪;二是必须十分注意细节。
关键词:新闻;采访;深度
广播新闻的深度贴近与记者采访密切相关,广播新闻要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必须深入采访,使广播新闻产生深度贴近的效果。
首先要赢得社会公信力。广播是办给听众的,听众如果不听,就谈不上贴近。所以,广播新闻要贴近,首先要让听众乐意收听。如何使听众喜闻乐见呢?最根本的是要用新闻的真实性赢得公信度,让听众相信你,他才乐意听。电台的新闻节目大量增加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和典型报道。现场报道,使听众如亲临其境;录音报道使听众如亲闻其声;典型报道,使听众如亲见其人,这就大大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更加贴近。实践证明,广播传播的声音虽然是瞬间,但新闻的真实所产生的真情是厚重的。在广播与听众的互动中,真实才能真诚,真诚才能产生真情,有了真情,才能与听众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实现广播的深度贴近。其次要以亮点直击兴奋点。广播是听觉艺术,在收听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平常点、兴奋点和疲劳点。在新闻宣传中最能激发听觉兴奋点的是新闻的亮点。亮点就是新闻中最鲜活、最出彩的地方。比如,一段清晰、动人的录音可能成为亮点,一段优美和谐的配乐可能成为亮点,一个切题的情节或细节也可能成为新闻中的亮点。亮点之所以能够激发听觉的兴奋点,是因为它具备特色鲜明、富有感染力的特征,让听众或喜或悲或解疑释惑,使人顿开茅塞;或引人思考,开发想象的空间。而这些听觉效果是因为新闻的亮点引起了人的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产生心灵的震撼,于是就有了新闻的深度贴近。
广播新闻宣传中的许多精品之作都说明,声音虽然是瞬间的,但新闻中的亮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诱发听众收听兴趣,直击听觉兴奋点,使新闻产生深度贴近。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靠个性发挥,思维出新、细节挖掘、情节描绘、特写刻画等多种手段,在广播新闻宣传中创造更多精彩的亮点,不断加大新闻的深度贴近。
另外就是要有心灵的撞击点来引发思考。著名记者范敬宜曾参加一个全国环境保护的工作会议,他在写这个会议消息时根本不去罗列那些程序和名单,只写了费孝通发言中的一句话: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导语横空而来就是这句话,交代完了这句话是谁在会议上说的之后,接着写费老痛陈环境恶化的现实,再写参加会议人员的强烈共鸣。几百字的报道,题目就叫《再给后代5000年》。谁能说选择费老的一句提问“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不是对整个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的最精辟的概括呢?记者慧眼识金,颇有胆识,耐人寻味。
媒介的一个强大功能是采集和传播信息,信息量越大,收听率越高。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一方面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还想了解与本信息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与群众密切相联的信息。这说明听众不仅需要信息,尤其需要更多的有效信息。而现在人们却感觉到新闻宣传中有太多重复信息与无效信息。同一条新闻信息,各种媒体一齐用,国家级、省级和地方媒体反复用,加之媒体在相互传用中又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重新采编制作,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受众对新闻宣传产生厌烦心理。广播吞吐量大,现在普遍设立了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整点新闻等栏目,但又由于各节目定位缺乏互补性,采集的新闻往往处于一次性播出状态,重复现象更为突出,难有深度贴近。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新闻要传播有效信息。上述报道例证恰恰说明,新闻不仅传播信息,而且要传播有效信息,同时还要传播长效信息。记者要有胆识,并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采访技巧,不断加大“识点”的含金量,这样的新闻才有穿透力,才能在受众中产生深度贴近的传播效果。
观察力是指记者用自己敏锐的、独特的眼光,发现具有典型含义的人和事,并且据此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适宜于进一步展开的问题,进而完成采访工作。记者要学会深度贴近性采访,善于观察、用心去看。记者对采访者的观察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必须主动的积极的观察对方,必须把感官系统所接收的信息加以评价分析,避免第一印象的随意性和非理性,避免盲目甚至失聪;二是必须十分注意细节。细节是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它能够很好地折射本质属性;记者在采访时要把被采访者的一举一动都纳入自己的视野,有时候记者会犯这样的毛病: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对方说的话上。非常专注的倾听,目不转睛的盯着对方。这种对被采访者的全神贯注是必要的,不能因为随意大意错过了精彩的话语。但是,在这同时,记者还必须认真观察被采访者的每一个举动,哪怕是最细小的一个动作,有时候这些幅度很小的动作都会反映出最为典型的内心世界,反映出被采访者的性格本质的一面,这比他说的要更有典型意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的,作为一个成熟的采访记者,要善于发现被采访者和周围环境之间的某种具有新闻价值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的,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时间的磨合,它与周围环境会达成一种和谐,人也因此会对环境产生一种依赖的感情。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躬耕垅亩的老农民,只有在他的田头接受采访才是最自然的,如果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采访,他的表现就会大不一样。记者要仔细观察环境改变对被采访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被采访者原有生活环境改变所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变化,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记者当然不能错过。
要善于发现,要看得准,看出名堂,首先要认真仔细看。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一到现场,一接触被采访者往往急于正面交锋,拿起话筒就采访。这样做有时会留下很多遗憾。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条件允许,时间来得及,记者都应该对现场进行非常认真仔细的观察,不放过蛛丝马迹。当然对一些突发事件也许就不是这样,因为记者匆匆忙忙赶到现场,根本没有时间做充足的准备,只能边采访,边思考,边观察,随时把自己最新的观察结果运用到采访中,修正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记者的现场采访一般都是很紧张的,很多情况下,现场的很多景象稍纵即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记者必须養成一种习惯,能够迅速的对现场景象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这种俗称“眼尖”的观察能力,其实就是在纷繁复杂的感觉信号中迅速加以辨别区分,从而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它也是一种素养,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强化优化。其次要巧妙的看。记者的采访要讲究技巧,中央台的记者曾经拍摄这样一个新闻片:某个地区的一家企业长期超标排污,附近的居民多年投诉也没有得到解决,关键是这家企业有很强的反监测能力,每次一到检查,他们总能在事先得到消息并提前作出安排,蒙骗检查。中央台记者得到线报后,会同检查组一起前往采访,记者巧妙地在头天晚上来到这个企业的排污口取了一瓶水样,第二天他们又和检查组一起做了检查,取了第二瓶水样,在检查组走后的第三天晚上,记者又来到排污口取出第三瓶水样,不用说,第一瓶和第三瓶水是严重超标的,而第二瓶水样因为企业做了手脚,清澈明净,经检测各项指标均属合格。记者的三次采访,三瓶水样放在一起,对比非常强烈,这家企业的弄虚作假也一目了然;这就是要学会用脑子去看,就是说要透过许多表面现象,挖掘事件的本来面目,不被浮云遮望眼,这样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endprint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占有重要位置,能否提出角度新、扣题准的问题,不仅体现采访者素质的高低,更事关采访工作的成败。有些记者,在采访中只会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对我们的观众说几句话好吗”等一些笼统的问话,让采访对象根本不知从何说起。还有些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更加低级,如:问取得冠军高兴吗?生活条件有没有变化?蔬菜价钱比过去便宜了吗?你此时此刻激动吗?等等,而得到的回答则多是:是、对、有、高兴,这样的提问能使受众获得多少信息?这样的采访就算放弃也不会对报道有什么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记者的问话目的性不明确,缺乏提问技巧,导致被采访者的谈话平淡无味。提问质量是衡量记者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有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提问,才会有激情四射的节目产生。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访问类型选准访问对象设问。进行节目采访,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可能遇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采访对象,所回答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局限性。这就要求记者或主持人在提问时要因人因事而宜,有的放矢。应由老年人回答的问题向年轻人提出就不合适,该向市委书记提出的问题用到一个村委会主任身上就不妥当,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作为记者或主持人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要有知识储备,要对采访做前期准备。在节目的日常采编中,采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准备采访,二是即兴采访。不论哪种情况,作为记者或主持人应尽可能的提前设计一些提问,要排列好提问的顺序,要做到顺序流畅,情绪自然,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同时要多准备一些备用题,做到有备而问。但又不能拘泥于“设计”,避免那种一浅二笨三废话的提问。应根据现场,善于发挥。没有角度新、主题深的提问就没有生动具体的回答,也就没有出彩的节目。因此,对记者或主持人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当访问遭遇阻力时,尝试运用迂回战术,把业务水平和经验才智都融汇到精心设计的提问中,使善于言谈和不善于言谈的采访对象都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一位省级媒体记者去南京采访一个数千人的大厂连续七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的经验。记者事先得知该厂领导有思想顾虑,不愿在媒体上张扬,并曾婉言谢绝过许多记者的采访,所以记者一坐下来就问:“记不清在哪里听说过了,你们厂今年2月份因安全措施没落实,曾经触电死过一个人,是不是?”接待采访的一位副厂长顿感震惊和委屈:“我们厂2月份死过人?不可能!”记者紧追不舍:“为什么不可能?”副厂长激动起来,一边示意厂办主任打开文件柜,出示安全生产记录,一边大嗓门站着讲述该厂抓安全生产的措施与经验,结果采访大獲成功。这就是提问尽可能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提问题需要记者有足够的知识面、洞察力与概括能力,才能一针见血的击中要害。问题要提得具体、简短、明了,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一听就能明白,不要一下子提炼许多问题,人家记不住。提问切入口要小,却不可空而无边,要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提问要有较强的语言逻辑性,提出的问题要一环扣一环,线索明晰、脉络清楚。如果记者或主持人不能围绕节目的发展脉络提出一个个问题来,想起问啥就问啥,就会使采访对象在回答时感觉混乱,造成采访对象常常不是顺着记者的提问走,而是让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还有就是记者在提问时要善于插话,突出提问的重点。记者或主持人要在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谈话是否随着提问的线索走,一旦出现了跑题的谈话,记者可以在对方谈话停顿或一个段落时,以插话的方式将对方谈及的重要内容简短重复提示对方,使对方的谈话转向没有讲全的提示内容中来,最终使新闻达到深度贴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记者》
[2]《视点纵论》
(作者单位:济南广播电视台,山东 济南 250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