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高校石油人才培养路径

2017-10-11孙惠敏仝泽民鞠斌杰谷金芝王均涛��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孙惠敏 仝泽民 鞠斌杰 谷金芝 王均涛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为低油价下石油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石油行业趁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石油院校的石油人才培养需要审时度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人才需求方向,探索培养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时期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能够适应艰苦环境的综合型人才。同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高校培养高指标的国际石油专业人才提出了新挑战。面对需求和挑战,高校必须引进一批国际化人才、深化学科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技能锻炼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校石油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和70多個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参会,覆盖了五大洲各大区域。“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各行各业都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当前“内忧外患”的行业大背景,石油企业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统筹国内国际油气合作,大力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与优势互补,形成了多元化的油气合作模式。随着企业的“走出去”,急需一批综合性人才来拓展海外市场和增强自身竞争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及时对接行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一批高质量的战略人才。

一、低油价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为石油行业提供新机遇

(一)低油价下“内忧外患”的石油行业大背景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石油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虽然2016年欧佩克OPEC调整供给政策,国际油价短暂回暖,但是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石油行业也并未全面复苏。在低油价背景下,高成本勘探开发模式难以为继,上游企业收紧投资政策,下游企业产品需求降低,石油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随着国内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在高难度的开发环境的挑战下,我国在油气、炼化技术和强大的工程服务等方面练就了一身本领。但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新增石油储量趋于平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当前油价形势下,石油企业战略调整“走出去”已经成为寻求新的经济利益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2017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7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在2016-2022年间,我国对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2.4%。在当前经济增长形势中,我国对石油需要依旧强劲,国内石油供不应求,对外依存度依旧连年走高。从2010年开始,我国超过50%的石油都是进口油,并且约40%以上的进口油来自动荡的中东,原油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外交、恐怖主义、海盗等都可能严重威胁到我国能源安全。“马六甲困局”和海上原油管道严重威胁到国际能源安全,因此丰富能源进口国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要战略。合理利用我国的地缘优势、重点增强周边石油能源国对我国的信任,已经成为我国的必走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哈萨克斯坦等具有丰富的能源,这为国际油气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二)“一带一路”为石油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石油企业“摩拳擦掌”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石油与沿线19个国家签署了50多个项目,完成了中哈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原油输送能力达到3500万吨/年,天然气输送能力达到670亿立方米/年。到2016年底,中石化与沿线30多个国家开展投资与项目合作,已经成为公司“核心战略区”和“核心合作区”。中海油则与北美、非洲和亚太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完成8个项目合作。除了三桶油之外,中化集团、振华石油等十多家民营企业也积极投身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巨大的石油储量,截至2014年其石油开采资源量约3077.1亿吨,占全球可采资源的56.3%;天然气开采资源量约325.7亿立方米,占全球可采资源的58.2%,急需大量炼化投资、技术装备的进口、新能源的合作,这与我国的产业优势和战略需求十分契合。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引进,我国石油企业为沿线国家增加了130亿美元的税收,创造就业岗位1.5万个,同时在环保、公益服务方面为当地增砖添瓦。通过能源外交,为我国石油进口增加了渠道,缓解国家能源安全的危机。

二、基于石油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下的石油行业的人才需求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三桶油也积极参与峰会,并且签署了一系列合作项目。中石油官网显示,近期将签订下一批合作协议。中石化高层表示,中石化预计加大海外投资规模至300亿美元,是该公司2010-2015年海外投资规模的两倍。随着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强、科技创新性高、能够快速适应负责环境的石油人才来拓展海外市场。

(一)具备国际化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

2005年中海油在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时,由于并购前期准备不充分,缺少熟知美国政治游戏规则和商业游戏规则的人才,最终遭到美国国会反对导致并购失败。这场扑朔迷离的并购案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敲响了警钟。海外投资与海外并购面对风险巨大,石油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当地的政治规则、商业模式、文化习俗和人文地理等方面情况。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我国已经与俄罗斯、哈沙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伊朗、叙利亚、沙特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油气开发项目,同时也与20多个国家提供了油气工程服务,10多个国家签署了炼化工程服务。随着我国石油企业不断“走出去”,石油高校人才也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石油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要求原来越高,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胸怀,熟练掌握国际惯例、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

(二)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油气开采难度逐渐加大,非常规油气成为现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主体。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扩张步伐的加快,企业也面临不同成藏背景、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油气开发的新挑战。石油是分布在地下的“黄金”资源,无法做到直接探测,只有通过特定的仪器对地下情况进行分析。从仪器使用、参数调整、数据处理、综合解释等都需要实践经验。并且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提高,多学科联合作业已经成为趋势,能够快速掌握油田的地质背景及相关资料,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快速准确的完成生产任务的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endprint

(三)紧跟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014年5月10日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中国石油企业在探测仪器、解释精度等方面与国外一流企业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中,我国企业加入全球化竞争,只有以创新引领发展,完成新旧动能的转化才能赢取市场地位。努力攻克关键技术成为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第一要务。企业需要一批在技术上勇于专业、在应用上勇于扩展的创新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石油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综合型人才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下,中国石油人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在热带雨林、里海之滨、浩瀚沙海到处都可以看到石油人的光辉身影。但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基础水平和基本设备建设比较薄弱,涉及到我国的也主要是新疆、东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石油行业是一个地域性工种、依赖于石油分布而开发的行业。石油资源多分布在沙漠、山区等自然环境恶劣、地理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更是需要“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在面对海外油田的复杂环境时,仍然可以坚守自我、吃得苦中苦的员工带给自己的更多是宝贵的经验、技能、和财富,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能源与发展。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接行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

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之路的坚实基础和成功关键。“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离不开人才的供给,高校作为企业和人才的纽带,必须把握国家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一批国际化意识高、实践能力强、业务工作熟练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不管是从高校老师到高校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业务素养等方面都与世界一流国家存在很多的差距。为了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高校必须及时调整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促进人才国际化交流

随着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落地,海外油气开发成为我国石油开发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生也选择在海外就业。石油高校需要紧跟国家发展人才需求,加大对学生国际化认识的培养。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扩张,人才流动成为一种新趋势,高校在人才交流的大背景下,及时虹吸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经验的教师,为我国储备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生。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多组织一些“一带一路”文化学习周,加大对其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举办一些学术交流、国际夏令营等活动让同学们进行实地学习。学生结合各个国家、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尽早储集多方面的能力,为自己增加就业创业的实际技能。

(二)深化多学科协同发展

随着油气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非常规油气开采已经成为勘探主体,依靠单一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了,多学科联合作业逐渐替代单一作战。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应适时调整,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专业面、多学科联合培养以便未来联合作业及提高知识储备,为就业储备相应的知识。除了高校课程上的拓展外,高校整合资源,扩大平台,深化与研究院及企业的交叉培养。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重点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为创新之路。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市场引导投资建设,教育储备人才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形成联动式创新体制。高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联合科研机构、高校论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创新合力,同时引导学生立足生产实际需求,挖掘科研潜力,争取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科技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石油科学合理的深度开采和提炼,才能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缓解石油短缺的局势。

(四)强化实践技能锻炼

石油行业是生产型企业,企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目前,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间更偏向于追逐文章发表的数量,忽略了对工业流程及其工业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增加实践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学生自我竞争力和提升社会价值,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石油类院校在理论提供教学的基础之上,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软件的应用和处理流程的操作。高校结合地区性优势,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走入社会,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职养;让石油行业的招聘者、石油工程师等石油方面的人员,把石油方面的最新的进展和生产案例也带进教室。同时,高校学生应及时关注行业关键技术和公关难点,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的建设发展的实际中,这样同学们也可以找到相适应的工作,企业也可以找到相匹配的人才,实现互赢。

[参考文献]

[1]宋鹏. 我国当前石油高进口依存度的原因及相应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2):29.

[2]仝泽民. 基于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的勘查专业人才培养之路[J]. 中国地质教育,2014,(03):24-26.

[3]吕远征. 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优开采规模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4]陆如泉,赵晓飞,苏敏,张晶.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2.0版本[J]. 国际石油经济,2015,(11):15-18.

[5]文君,蒋先玲. 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5):153-160.

(作者單位:1,3,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2.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3.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