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进式加热炉中节能的炉门控制方法

2017-10-11刘阳梁丹

求知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控制系统

刘阳++梁丹

摘 要:步进式加热炉出钢过程中,炉门处于全开状态,造成热量外溢,冷风吸入,会增加能耗。为减少能源消耗,对现有出钢机控制进行优化,增加炉门位置检测传感器,实现炉门出钢过程中处于半开控制状态,降低炉门开启高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炉门;控制系统;接近开关;半开

中图分类号:TG307 文献标识码:A

一、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加热炉使用西门子PLC的S7-400系统来完成加热炉的过程控制及过程检测,使用的软件分别为西门子公司的Step7和WinCC。

优化前需要将炉门打开到最高极限后,出钢机才会按照前进—上升—后退—下降—后退的正循环顺序有所动作。托臂运行到后下限位时炉门才关闭,炉门和出钢机的运行相互之间无交叉。炉门控制优化可改变以往运行逻辑,炉门上升动作分两步完成:炉门先小开启度提升到位,出钢机前进,在出钢机托臂到达前进极限前,炉门再上升到最高位,出钢机托出钢坯,托出钢坯出炉后达后极限时炉门即关闭,与出钢机下降同时进行,从而减少炉门全开时间。

为防止炉门与出钢机发生碰撞,程序编写要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将炉门开启高度和出钢机进退位置互相作为对方的连锁条件。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根据加热炉高温、潮湿的运行环境以及加热工艺要求,增加接近开个或传感器检测炉门中位。依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返回中位检测信号作为连锁条件。为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当位置检测设备出现故障,炉门抬升到最高位时,出钢机停止操作,避免误动作造成设备损坏。当炉门中位接近开关出现故障时,炉门抬升到最高位,出钢机不动作,不能自动出钢。在HMI上增加炉门中位返回指示和半开控制切除對话框,此时勾选此对话框,运行原自动出钢模式,可实现新旧模式间的切换。

二、控制系统优化前后效果比较

1.优化前运行模式及其影响

出钢过程中,出钢机共分七步完成。第一步炉门打开到最高位,出钢机第一步前进到前进极限;第二步上升到托臂与步进梁水平相同位置;第三步出钢机上升到上极限位托起钢坯;第四步出钢机托出钢坯到出炉辊道中间位置;第五步出钢机下降到步进梁水平位置,将钢坯放到辊道上;第六步出钢机继续下降到下极限位;第七步出钢机退回到后极限,等待下一次出钢。

通过出钢过程中对出钢机、炉门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测量,得出出钢机和炉门的运行时序图及炉门开启时间,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出钢过程中对炉门和出钢机运行时间进行测量,整个出钢过程炉门开启时间长达67s,炉门处于全开状态时间长达53s。根据炉内压力与吸入空气量和热损失的关系表可知,由于设计因素、操作习惯等原因影响,出钢时炉门开启幅度大,开启时间长,造成炉内热量外溢。另外,炉膛内外形成一定的对流空间,炉外的冷空气流入炉内,造成炉内温度降低,这些都会导致只有通过增加煤气燃烧才能保证炉内温度,也相应地增加了炉内空气量,影响炉内氛围和烧钢质量。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未经蓄热体利用而排出炉外,进一步造成热量损失,恶化操作环境。烟气增加引起炉压升高,使得炉门两侧缝隙四处冒火,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浪费是相当惊人的。

2.改造后设备运行状态

控制优化后,出钢时炉门先小开启度高度抬起,允许托臂通过即可,在出钢机上升前即将到达前进极限位置时,炉门打到全开位置,实现炉门半开功能。当出钢机将钢坯托出炉内到后极限位时,炉门关闭,改变以往出钢机回到后下限位时炉门再关闭现象,这样在出钢机前进和后退过程中可缩短炉门全开时间,有效降低炉内的热量损失。优化后的炉门运行时序图如图3所示。

由图3中可知,优化后炉门开启时间由原来的63s缩短为43s,极大地缩短了炉门开启时间,而炉门全开时间只有20s,缩短了炉门开启时炉内热量外溢造成的热量损失的时间。

该项目的实施,可缩短炉门的开启时间及出钢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煤气消耗,减少炉外的冷风吸入,使炉头温度变化不明显,有利于减少因炉门开关造成的炉内压力波动,对保证钢坯的表面质量和减少钢坯氧化烧损都有很大作用,可提高加热炉的燃烧工艺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星魁,葛 丽.自动控制在加热炉步进梁运动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5).

[2]石学勇,陈文仲,李新光,等.蓄热式加热炉PLC控制的开发设计[J].冶金能源,2008(1):58-61.endprint

猜你喜欢

控制系统
消防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着舰控制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
基于PLC的自动切蛋糕机的控制方案
Ka频段卫星通信自适应抗雨衰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钢厂热连轧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实现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