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古民族部落的国名(四)
2017-10-11高俊良
高俊良
(接16期)
五
非洲的民族部落非常多,情况千差万别。古时候许多国家都是以民族部落得名的。后来西方殖民者陆续侵入后,好多国家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国家的名称源自民族部落。
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是乌干达,其国名来自布干达部落。十一世纪左右,境内的布干达民族已形成,并实现统一,建立了布干达王国。十四世纪,阿拉伯商人首次来到此地,把“布干达”读成“乌干达”。从此以后,乌干达之称就沿用至今。
利比亚国名源自古沙漠部落之称。利比亚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因而在古希腊语中意为“白种人居住的地方”。利比亚原是住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以西的沙漠部落名称,约在公元300年,戴克里先皇帝在昔尼加北部建立上利比亚省和下利比亚省。“利比亚”一词在成为国名之前,泛指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地区。1934年,意大利侵占昔兰尼亚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后,两省合称为利比亚殖民地。古希腊地理学家曾把尼罗河作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并将非洲称为利比亚。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利比亚之称源出希腊文,意为“西南风”,指利比亚位于希腊的西南方。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其名称取自国内主要民族摩尔人,“毛里”和“摩尔”均来自希腊文,是一个名称的两种译法,意思是“黑人或黑皮肤的人”。
卢旺达共和国在非洲中东部的赤道附近。十六世纪时,胡图人建立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法属东非保护地”。后成为比利时“托管地”。1962年独立,成立卢旺达共和国。国名源自当地卢旺达民族名称。
东非内陆国家布隆迪共和国,曾称乌隆迪。十六世纪时,图西族在此建立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1922年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1962年宣告独立。1966年成立布隆迪共和国,得名于境内主要民族布隆迪。乌隆迪是布隆迪的斯瓦希里语译名。
六
在东亚和南亚,古时候以古民族部落为封建王国或王朝名称的比较多,现在虽大大减少,但仍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名称源自古民族部落。
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全国多数居民为寮族(即佬族或老龙族),故以其民族为名,意为“万家之邦”。抗法战争时期,称巴特寮,意为“寮族的土地”。
马来西亚,在东南亚。其名称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六种说法:一说得名于马来族。“马来”一词为外来语,由希腊文“黑色”之意转化而来。据说,早年西方殖民者初侵入马来群岛时,见当地人肤色比欧洲人黑,故称为马来人。二说得名于地形地貌。公元五世纪时,印度曾将此地划入自己的殖民地,因马来半岛上山地较多,故名。“马来”在梵文中意为“多山的地方”。三说因古马六甲国而得名。十六世纪后半期,马来半岛上建立马六甲国。马来亚之名由马六甲演化而来,意为“大的岛屿”。四说由古末罗瑜国名称演变而来。有资料记载,中古时期,马来半岛有末罗瑜国。中国闽南一带华侨按其音译为巫来由,称其国人为巫来由人,简称巫人。后按语音演化为马来亚。五说源自丰富的矿藏资源。据传说当年欧洲人初来时,看到当地人佩戴大量金首饰,认为这里盛产黄金,并在托勒密的著作中称马来半岛为“黄金半岛”。“马来”在马来语中意为“黄金”。六说源自对马来半岛古代一段繁盛时期的赞誉。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载:“苏门答腊的流亡者建立了马六甲(约1400年),并获得中国对该城邦的保护。馬六甲成为一个商业和伊斯兰宗教的中心,并因此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古代有‘金色半岛之称,历来为大陆与马来群岛经济和文化的纽带”。 (续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