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与气候,美欧为何龃龉不断
2017-10-11雷墨
雷墨
特朗普选择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有刻意激怒欧洲、打击全球化势力之意。从本质上说,这是个如何看待全球化的问题,也是美欧在国际议题上话语权和控制权的较量。而且,美欧交锋再次彰显了权力政治无可争议的存在。
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欧盟不会重新谈判《巴黎气候协定》,称其29个条款必须予以实施。同时,欧盟不会在G20峰会上“等待”美国人。“如果20个国家达不成一致,至少还有19个国家。”默克尔本想借G20峰会,在气候问题上打造19比1的局面,但该计划已胎死腹中。
2017年4月22日,德国民众在柏林举行游行示威,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气候变化的保守立场。
美欧不仅在气候问题上龃龉不断,在反恐问题上也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近期欧洲国家饱受恐袭荼毒,美国右派中幸灾乐祸的多,而不再像往常一样同仇敌忾。这是怎么了?
话语权较量
英国今年6月大选前,两周内发生两起重大恐袭事件。欧洲其他地区近两年里也连遭恐袭。倒是去年也曾屡屡中招的美国,今年相对“平静”。凭着“强势反恐”姿态上位的特朗普,由于少了后院频繁起火之忧,得以把反恐战场牢牢锁定在西亚北非。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反恐对于欧洲来说更像是燃眉之急,但国际反恐的话语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
反观气候变化问题,在特朗普6月1日正式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话语权重新回到欧洲手中。由于海岸线长,且注重环保,欧洲多年来一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发挥着引领作用。尽管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主动推动达成《巴黎气候协定》,再次突显了美国的领导角色,但特朗普让这一切都回到原点。
反恐与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比较突出的全球性问题。欧洲有较强的声音主张适应恐怖袭击的存在,美国也有主流观点认为要适应气候变化,不要过多地人为干预。当前很难判断欧美这两种倾向孰是孰非,但可以肯定的是,欧美在这两个领域矛盾升级,甚至激烈交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进程。
从本质上说,这是个如何看待全球化的问题,也是美欧在国际议题上话语权和控制权的较量。而且,美欧交锋再次彰显了权力政治无可争议的存在。
矛盾激化
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理由,即这个协定是削弱美国竞争力的阴谋。消息一出,国际舆论一边倒地批评特朗普。
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给特朗普打电话,在特朗普要求重新谈判气候协定时,马克龙态度强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谈判。目前看来,美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心灰意冷”到没有公开、直接回应特朗普的退出声明。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5月底在意大利举行的G7峰会上,默克尔联合其他G7成员国,力劝特朗普不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才避免了他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宣布退出的尴尬。不过,当时默克尔已经感受到特朗普“心意已决”,所以才会有她回到德国时所谓“欧洲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的表态。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欧的分歧,似乎正在演变成跨大西洋联盟之间的裂痕。在反恐问题上,虽然还看不到美欧同盟间明显的裂痕,但恐袭事件后英美间的互怼,也反映了同盟关系不那么和諧。
伦敦桥及附近市场遭到恐怖袭击后,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在推特上称,伦敦街头将会出现更多武装警察,没有理由感到恐慌。特朗普随后在推特上指责其反恐不利。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以给萨迪克·汗点赞的方式,委婉表达了对特朗普的不满。她对媒体表示:“我觉得萨迪克·汗做得很好,说其他都是不对的,他做得很好。”
英国《卫报》刊文称,特朗普不仅触发了英国公众对英美同盟可能有悖于英国利益的内心想法,还引发了国家心理上此前不可想象的可能性,即英美同盟可能难以持续。
路线之争
《巴黎气候协定》对各国减排目标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也没有针对成员国履行承诺的监管与执行机构。正如某些分析人士指出的那样,特朗普政府完全可以选择不退出,以不履行或降低履行承诺的方式,坚持自己在气候问题上的原则。但特朗普选择了高调退出。有美媒分析称,特朗普此举有刻意激怒欧洲的意图。
某种程度上说,激怒欧洲,意在打击全球化势力;怒怼欧洲领导人,也是怒怼全球化支持者。默克尔的话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她说:“《巴黎气候协定》不只是某个或者其他什么协定,它的核心条约在于定义全球化的框架。”默克尔对《巴黎气候协定》的态度,也是对全球化的态度。
5月24日,英国政府安排984名武装士兵,在议会、政府所在地等重点区域加强安保。
默克尔表示,《巴黎气候协定》如此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特朗普也没有留下妥协的余地。实际上,美国退出协定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真正能体现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欧洲分道扬镳的,是今年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废除奥巴马时期的“清洁能源计划”。也就是说,至少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今后的政策规划以及相关的对外交往,不会与欧洲处在同一轨道上。
与气候变化问题类似,如何看待和应对恐怖主义,也是一个与全球化相关的问题。特朗普与萨迪克·汗互怼,背后的深意颇耐人寻味。萨迪克·汗是英国历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可谓英国政治包容性的标杆,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对其他文化、文明的包容性、同化力,一直是美国引以为豪的价值观优势。2015年,奥巴马曾对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说:“我们的穆斯林人口,感受到他们是美国人。欧洲的某些国家则不是这样,这可能是欧洲面临的最大危险。”
据报道,德国将在明年拨款1亿欧元,用于防止国内穆斯林极端化。在欧洲学着美国包容、同化穆斯林时,美国却在着手“建墙”防止美国“欧洲化”。欧美“角色互换”,也反映了不同的全球化观。
权力交锋
美欧在反恐与气候问题上的分歧,是“道路与主义之争”,但也折射了权力交锋的现实。权力交锋中,美国依然占据明显的优势。
5月底意大利G7峰会上,气候问题表面上形成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6比1局面。但此后这种局面迅速崩塌。峰会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气候问题上力挺默克尔。6月6日,默克尔给特鲁多打电话争取其在G20峰会上支持《巴黎气候协定》时,后者态度逆转,明确表示了向美国妥协的意愿。
在G7峰会期间,英国和日本就表现出明显不愿得罪美国的意愿。在气候问题上,G7内部从表面上的6比1,变成了事实上的3比4。日本、英国、加拿大当然有其自身在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但起决定作用的或许还是权力政治。
脱欧的英国需要美国,日本在安全上还得把美国当靠山,紧邻美国的加拿大也得罪不起华盛顿。这就是权力政治。默克尔只是赢在口碑上,但却输在权力政治上。《明镜》周刊对此评价道,德国总理可能已成为全球自由、民主的英雄,但她没有能力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至少在涉及权力政治时是这样。“美国看起来依然是世界的权力经纪人。”
据德媒报道,7月初的G20峰会上,默克尔本想在气候问题上打造19比1的局面,以此对特朗普施压。但据称该计划已胎死腹中。不过,默克尔也不会“成为”特鲁多,尤其是在今年9月德国大选的背景下,她承担不起妥协让步的政治代价。今年底的全球气候峰会将在德国波恩召开,较量还将继续。
(蒋莜荐自《南风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