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7-10-11吴异兰梅阳阳庞书勤

食管疾病 2017年3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能力

吴异兰,王 晗,梅阳阳,庞书勤

·临床护理·

福建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吴异兰1,王 晗2,梅阳阳1,庞书勤1

目的 探究福建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设“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调查表”,包括经济自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自我维护能力3个维度,共51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评分。满分值为205分,其中经济自立能力分量表(条目1-7)满分值为35分,生活自理能力分量表(条目8-20)满分值为65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分量表(条目21-51)满分值为105分。调查表经过15位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专家修订和内容效度测定,内容效度指数为0.911。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进行现场“一对一”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3.18%。福建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183.49±35.4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觉健康状态、文化程度和年龄是该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在福建地区推行自我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符合“未富先老”的国情和“自力更生”的传统文化。

老年人;自我养老;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the self-support capacity of elderl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Fujian province. Methods "self-support capacity of elderly questionnaire"was compiled by ourselves,which was composed of 3 dimensions and 51 items including economic self-help,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selfmaintenance ability.The questionnaire was revised by 15 geriatric nursing and community nursing experts,and the content validity was determined,the index was 0.911.The Likert′s five-score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questionnaire and the full score was 205,the scores of 3 subscales were 35(items 1-7)、65(items 8-20)and 105(items 21-51).With a convenient sampling,220 elderly persons were surveyed by this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afield investigation one-to-one was used in five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Results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return rate was 93.18%(205/220).The score of the self-support capacity of the elderly in Fujian province was(183.49±35.43),and self-conscious health condition,level of education and age wer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elf-support capacity of elderly in Fujian province. Conclusion The oldage self-provision as new type of pension could be carried out in Fujian province,which had certain feas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of"age before it gets rich"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self-reliance".

Key words:elderly;self-support by aged;nursing care

2015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21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根据对自我养老的内涵解读及前人的研究[3-5]可以将自我养老能力定义为:老年人实现自我养老这一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来进行自我养老的能力。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①经济自立能力;②生活自理能力;③健康自我维护能力。本研究通过自设问卷对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进行调查,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建立不同的养老模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①年龄≥60岁;②思维清晰、意识清楚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作者在阅读相关文献[6-9]的基础上,自设“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调查表”,包括经济自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自我维护能力3个维度,共 51个条目,采用 Likert五级评分法,设置“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大符合”和“完全不符合”5个选项,并分别赋予 5、4、3、2、1分。调查表满分值为205分,其中经济自立能力分量表(条目1-7)满分值为35分,生活自理能力分量表(条目8-20)满分值为65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分量表(条目21-51)满分值为105分。调查表经过15位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专家(其中正高级6人,副高级7人,中级2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共10人,占66.67%)修订和内容效度测定,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系数为 0.911。

1.2.2 调查方法 选择培训合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作为调查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在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一对一”调查,当场回收问卷。

1.3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220份,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一般资料缺失问卷15份,获得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3.18%。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由两位作者成员进行录入核对,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得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情况 样本自我养老能力总得分为(183.49±35.43)分,其中最高分为253分,最低分为99分,详见表1。

表1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情况(n=205) 分

2.2 不同特征的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态的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子女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不同特征的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总得分比较(n=205)

(续表)

2.3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多元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筛查后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268.09-18.762×自觉健康状况 +8.087×文化程度 -0.699×年龄,F=49.191,P<0.05,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回归分析(n=205)

3 讨论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中国最主要的两种养老模式,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矛盾、家庭经济供给资源严重不足、人口流动加快、子女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10]。同时,社会养老也存在服务设施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迟缓等问题[11]。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基于“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自我养老模式[12]。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越强,对外界的依赖越少,就越倾向于采用自我养老的方式来度过晚年[13]。

3.1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与可行性 调查结果显示,福建地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属于中上水平,提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大部分老年人具备较高水平的自我养老能力,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养老模式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特别是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社会经济水平较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资源较之其他地区更加丰富[14]。

3.2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影响因素 本组结果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子女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不同在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上无差异,这可能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曾经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男性一样具备了自我养老的能力。在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上,由医疗保险、新农合医保和自费这3种方式支付医疗费用的老年人在自我养老能力上没有差别,这可能和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无论用何种支付方式,都可能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有关,也有可能和方便抽样的调查对象大部分仍是健康的老年人,并没有花费过大额的治疗费用有关。不同子女数的老年人在自我养老能力上并无差别,这提示子女数并不是自我养老的影响因素,“养儿防老”这样的理念可能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15]。

3.3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主要影响因素

3.3.1 自觉健康状况 自觉健康状况越好,自我养老能力得分越高。这可能由于老年人的自觉健康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真实的健康水平,身体状况越好,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自我照料生活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就越强。同时,在心理上对自身能够进行自我养老的信心可能更强,对子女的依赖感相对较低[16]。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自我实现的需求主要体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当老年人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自身潜能得到发挥时,会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这提示可以对自觉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例如通过定期体检达到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或者进行一些健康宣教,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老年人正确的健康观念等[17]。

3.3.2 文化程度 由于没有收集到本科以上学历调查对象的数据,学历程度最高的为高中、技校、中专这一组,而这样的学历在老年人群里可能意味着退休前拥有更稳定收入、退休后更完善的医保以及良好的经济能力,在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力上更加有优势。其次,本身学历层次越高,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可能也越高,这样子女可能也拥有更高的经济能力,老年人不会因为被“啃老”而在经济自立上处于被动地位。第三,学历层次越高,对社会和家庭养老困境的看法和理解可能越深刻,易于接受新型的养老观念,更早为实现自我养老准备积蓄,更加期盼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身潜能的发挥来实现自我养老[18]。

3.3.3 年龄 本组中年龄越低,自我养老能力得分越高。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发生生理性的衰老,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维护能力下降,这与胡蕴绮等研究一致[19]。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基础病增多,医疗费用上升,经济基础更加薄弱。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近亲属的去世人数上升,获得的家庭支持下降,这些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这提示可对不同年龄的老人提供针对性的自我养老支持,例如参照Orem自护系统理论,将养老照护分为全补偿、部分补偿、教育支持3个不同程度,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为老年人提供“量体定制”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推行自我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符合福建地区“未富先老”的国情和“自力更生”的传统文化。本研究仅论述了此模式在福建省的可行性,采用方便抽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样本抽样不均,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仍需扩大调查样本量,进行多地区、多层次抽样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

[1] 童玉芬,李玉梅,刘传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及政策启示[J].人口与经济,2014,(6):12-21.

[2] 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29-36.

[3] 陈芳,陈建兰.我国“自我养老”模式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13(1):90-95.

[4] 汪国华,张登国.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 -基于中外比较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9):83-87.

[5] 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121(3):30-36.

[6] Ng ST,Tey NP,Asadullah MN.What matters for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oldest-old evidence from China[J].PLoS One.2017,12(2):e0171799.

[7] 奥登苏日塔,孙炜.老年人自立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67-769.

[8] 郭丽娜,刘堃,郭启云,等.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汉化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1024-1028.

[9] 郑丽英.锡林浩特市老年人自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10]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J].河北学刊,2011,31(1):129-132.

[11]刘晓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12,36(5):104-112.

[12]崔恩红,城市空巢家庭自我养老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1-36.

[13]陈芳,方长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出路: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4,20(1):99-106.

[14]周冬霞.老年人自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15]赵怀娟,朱艳松.老龄化研究新视角及其政策因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69-1971.

[16]穆君.我国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3,1(4):18-23.

[17]陈勃.对“老龄化问题”说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在与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18]司佳卉,李立明.我国养老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10):1424-1429.

[19]胡蕴绮,潘菁,万霞,等.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372-137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elf-support Capacity of Elderl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Fujian Province

WU Yi-lan1,WANG Han2,MEI Yang-yang1,PANG Shu-qin1
(1.School of Nursing,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Affiliated Union Hospital,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1)

R473.2

B

1672-688X(2017)03-0222-04

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7.03.01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83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社科类JAS160231)

2017-04-10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01

吴异兰(1984—),女,福建福州人,讲师,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

庞书勤,女,副教授,E-mail:1205627027@qq.com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