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舞 社会更和谐
2017-10-11唐小未
文 唐小未
法治春风舞 社会更和谐
文 唐小未
对新村聚居点自管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的实施使我省新农村建设立法走在了前列;都江堰市检察院远程视频接访拉近了检察院和群众的空间距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动真格、出实招,切实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以蹄疾步稳的姿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奋进。
“危险驾驶包括酒驾、醉驾……”名山区蒙阳镇周坪村的村民至今还记得,名山区检察院在对口帮扶中,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多次在村里举办法律培训班,有效加强了农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了他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过去五年,雅安围绕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决策部署,推进全市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后发追赶、发展振兴筑牢坚实的法治保障。
新村聚居点管理有法可依
“重建新房时,小区大小事情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有了条例后,小区的事情还是大家依法管、依法办。”作为新村建设管理“自建委”的诞生地,黎明新村的村民没想到,乡亲们一句“自己说了算”,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重建难题,方便了重建后的新村管理,竟还能在日后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和保障。
今年7月1日,雅安市正式颁布实施《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确定了“政府引导、居民主体、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内容涉及聚居点物业管理、环境治理、村民自治等,规范了新村聚居点自管委运行。作为雅安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条例》填补了新村聚居点管理的法律空白,实现新村聚居点“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也积淀了雅安科学立法的珍贵经验。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五年来,雅安坚持厉行法治立法先行,逐步完善了地方立法机制,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目标任务,加强地方立法队伍及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图/视觉中国
创新依法治理方式
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村民高峰与法律的首次接触是法律帮他追回了工资。高峰曾在新疆、河北等地打工,那时,他最怕的就是被拖欠工资。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后,高峰决定回乡就业。当时,雅安市坚持源头预防和常态治理双管齐下的总体思路,推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发放制度,采取关口前移、预防在前、标本兼治的方式,保证农民工工资保时保量发放,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如今,“高峰”们的工资基本上都能按时拿到,法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创新实施“民薪工程”,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民工权益,让雅安在依法治省特色创新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民薪工程”和雅安创新“自建委”“自管委”模式成为2016年依法治省特色创新工作中一对“姐妹花”。
这是雅安创新推进依法治市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雅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和省委提出的“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理念,坚定不移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在宝兴,“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灾区基层治理的有效运作夯实了基层的发展力量;在市国税局,推进“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让便民税务的春风更醉人;在市司法局,法治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让基层的法治建设千帆竞发……法治雅安建设的步履坚实,推进法治工作提质增效、深化落实的生动实践也振奋人心。
法制宣传教育给力
荥经县大田坝乡同乐村,兰家山公园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的树木已经长出了嫩芽儿,基地与周遭山水相映成趣,但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种树人和护林人竟是曾经的林木盗伐者。
今年4月,程某因滥伐林木、盗伐林木被判刑。处罚措施包括自愿赔偿盗伐国有林木损失4759元,在兰家山公园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里补栽树苗241株,并自补栽之日起履行管护义务两年,确保栽种的林木成活。
“补栽补种是林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在刑事案件中采取这种处罚方式,是一种创新和尝试。”荥经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涉林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创新采用劳役代偿、复绿补种等修复法判决方式,既实现了对犯罪的惩罚和预防,又实现了对环境的修复。将补栽补种点作为执行裁判结果的警示教育基地,也是希望取得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线的司法效果。
如今,“法律七进”已成为雅安常态化的普法机制。将法治文化与灾后重建、主要业态、建设发展、安全稳定融合,成功建设了一批法治文化新村;整合“三官一律”、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五老人员”等资源,组建了116支法治宣传队伍;开展“菜单式”普法,雅安将法制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法治意识成为全社会崇尚和敬畏的理性力量。
(供稿单位:雅安市依法治市办)
(责编:张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