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会展行业的发展对其专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7-10-10李海萍

未来英才 2017年16期
关键词:自贸区会展经济专业建设

李海萍

摘要:随着天津自贸区建设的不断增强,会展业也给天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致对全国产生深远影响。加强新兴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会展行业,借鉴全国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创办特色一流的会展专业。会展行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学科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专业建设构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具有鲜明特色的会展专业体系课程是保障我们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所需,课程的整合要避免与企业脱轨,高校的课程设置要为学生在企业就业保驾护航。关键词:新常态;会展经济;自贸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自贸区落户天津,使天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就会展业而言,借由自贸区建设,天津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事会展业的专业公司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其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展馆配套、现场组织、创新性展会举办、会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因此,探讨新常态下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会展企业还是高职院校都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近几年,天津自贸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天津的支柱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会展行业发展特色,兴盛的展会往往都聚集在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比如:广州、珠海、上海等城市。其特点是:规模大、影响广、社会效益明显等。因此,会展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高职会展人才,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高,能够得到许多大型知名企业的青睐。天津,由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势必要借势大力做好城市的宣传与推广,因此展会的举办必不可少。如何宣传天津,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津,助力天津发展,需要把展会作为一种媒介,从不同角度把天津特色和支柱产业传播出去,比如:天津由于地理优势的影响,港口经济发展迅猛,可以大力加强港口经济的发展,展会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对其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天津会展行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天津展会逐步增多,达沃斯论坛、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北方自行车展等具有广阔影响力的展会正在越来越明显的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数量来看,与南方发达的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看到发达的会展城市,它会对会展这个行业有着整理的布局,城市的规划也围绕大力宣传会展行业为准,往往承办一届展会,从上至下一盘棋,给人以步调统一的感觉。天津会展正在起步阶段,虽然特色展会逐年增多,但是从办会的专业服务来看还是有所差距。这也和我们城市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天津毕竟是港口城市,物联网、互联网、港口贸易为我们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天津特色,将展会办精办细,办出天津味儿。在展会的布局上要考虑天津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即有天津特色又海纳百川,充分发挥天津的地理优势和优惠政策,助力会展业发展。会展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每到承办一次展会,人员的配备往往必不可少。天津的会展公司普遍规模小、掌握的及时信息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

二、会展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跟行业发展,培养适合会展企业、大型展馆的工作要求,现代展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会展蓝领。因此,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建设要符合企业用工需求,我们要将培养人才定位于实操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社会活动型人才。现实证明,高职学生在择业时往往真正进入会展行业的比例较低,真正专业对口的学生少之又少,更谈不上会展优秀人才的培养。不难看出,学生最后没有选择会展这个行业,往往是对本行业缺乏必要的专业了解。这一现象经常反应在大一新生中。在校学习了一年后,被问及是否了解你所学专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显得很茫然,会展是做什么的?将来我有何前途?我未来的发展是什么?因此,高校教师务必在撰写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必须将专业特色与行业相结合,我们的教育定位要与行业、企业发展相一致。考虑到现实,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加强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师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1]

高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要与企业用工需求紧密结合,调查显示,85%以上的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更青睐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操作性强的展位搭建、会展现场运营人才更是热门人选。注重技能、能够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也是企业看中的部分。企业希望毕业生到岗位能马上投入到展会运营,运用良好的沟通技能参与招商招展,這一环节在会展类公司往往占了很大的比例。良好的会展营销技能和客户沟通技巧既能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又能很好的将个人魅力展示出来,这也是会展类企业重点寻找人才的方面。

三、改进会展人才培养模式,输出优秀会展类人才

1、不断寻求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以满足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如何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需求,也是会展类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联系会展类企业,将企业引进高校,向学生介绍最先进、最受欢迎的会展工作经验,这些经验的取得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所欠缺的部分,但这又是学生最为想了解的内容。努力营造好的教学条件、让学生不出校门,最大限度地了解展馆的基本工作内容。[2]

引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能手进校园,让会展精英现身说法,不仅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还能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动态,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铺平道路。课堂上的专家精英,用他们最朴实的语言和真实工作案例讲授学生即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仿佛让学生置身其中,提前对自己的工作模式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与专家和精英的交流中加深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印象,让单位对学校人才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在选择人才时会有的放矢的将适合的人选放到最适合他的地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即将走入的企业有了预估,为学校与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将我们的人才输入到更高水平的会展类公司,不仅仅是展会举办公司,大型展馆也是学生们可以工作的类型。专家进校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让企业透过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水平,相互促进,推动人才培养建设的进程。endprint

2、“双证书”制度推进专业建设。会展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课程安排,在校期间,学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也是踏入职场的通行证。它能有效说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下,学生更能凸显自身职业素养。加强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考取证书会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建议选取大二期间参加考评,这样既避免了与实习相冲突,也能有效利用在校期间强化知识的记忆,技能达到取证率,也能真正让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3]

3、注重实训环节,强化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会展整体的运营是一个庞大的实训环节,每一部分都至关重要,设置的实训项目要与会展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仿真效果要强,才能真正使实训发挥其功用。每一次的展会由于周期不同,主题不同,设计行业不同,各有特色。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在展会策划环节,引导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整合展会亮点,是每场展会重中之重。实训教师要善于寻找到社会活动的最新讯息,并加以合理指导,策划创意会有抓人之处。由于受时间所限,实训周期往往只有一周的时间,在短时间内要想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必须整合资源和条件,浓缩精华内容,设立的情境也要有所创意和典型性,足能用此案例说明问题。展会注重现场,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设置不同角色,将学生分成不同工作组,融入情境,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设置的岗位也要和实际会展公司高度一致,这样的实训才能真正起到教学作用,实操性更强。同时,要将行业专家引入校园,请到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工作情境。为期一周的实训,能否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素养吗,是我们在设置实训课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授课环节与工作情境融为一体,相互促进,项目和案例全部来自于企业,例如:企业现实中的项目可以拿到学生中来,通过设置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具有鲜明特色的策划案如何规划使其能落地,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学生在分组实践中会考虑到其真实性,会大量浏览网络资料,查找相关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SWOT分析。在小组讨论时,企业专家在现场参与项目评审,通过的就可以在企业中实现经济效益,既让学生参与了企业的业务,也完成了实训考核项目,更重要的是实践性强,为今后走向就业岗位铺平道路。

4、会展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师教学能力亟待加强。会展师资队伍的好坏,对专业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它决定着会展专业能够在今后是否得到好的发展,与生源密不可分。合作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会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目前主要是通过参加大型会展年会、论坛、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实现,参与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特别是在交流各自学校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时,同行间往往讨论激烈,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现,学校之间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另一所学校同样面临的问题,比如生源情况,教师们一致认为,每届生源似乎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不受约束,很自我,这一现象是普遍高职院校都存在的问题。同行间的交流既是发现问题,更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一套理论与实践。我们的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学生在变化,教师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不仅需要我们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更要探究学生的内心,指导当今学生的发展特色,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方式也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课、慕课、国际化特色课程的引入也迫使教师做出改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上课堂,爱上专业,这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我们的研究方向,策略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做出及时调整。

四、專业建设应对策略

1、构建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于会展策划管理类的专业来说,其定位应考虑到技能的实践和现场运营这两个方面。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重点依托于如下课程,如:会展营销类课程、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文案写作课程,为了体现当今时代特色,加强与国外的沟通与交流,国外参展也逐渐成为会展类的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可考虑加入会展翻译类课程、听说实践类课程、职场英语实践及外事接待等特色课程。还有的场馆类企业,会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绘图,展位图分析设计特装展位也是展馆类企业经常要处理的业务。3DMax、CAD等课程可以满足这类企业的人才需求。专业课程涵盖会展类企业的各个方面,但在选取课程时要注意避免雷同,尽量选取特色典型课程或新型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在选课中,可邀请行业领袖或企业领导参与课程的研讨,为学生量身定做符合他们的专业课程。[4]

2、完善实践与实验课程体系。学生的实践类课程,上课地点目前更多的是考虑在校内实训室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指导教师容易控制监督学生完成实训课程的效果,但也有弊端,比如:没有真实的工作情境,往往在实训过程中会收到环境影响无法将方案应用于实践,比如策划案的编制由于无法落地实现,学生在实操中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性也容易收到影响。建议在实训期间,我们可以与企业提前协商,在某一特定时间入驻企业,让学生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可以预留出某些岗位供学生实训演练。这样的实训,学生的成就感会很强烈,在做任务时的精力和投入也会更多。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大型比赛时,可以用到先关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参赛项目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比赛也就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之,课程的设置对其专业建设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整个会展行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级院校,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的好坏都对行业产生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会展行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学科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专业建设构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更全面、更优秀、更实用的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在师资配备上都要全面改进,将培养会展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更优质的会展人才,为新常态下会展行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顾建民.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范娜娜,陈少烽,赖晓晴.经济新常态视野下会展行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初探[J].金融经济,2015,(20):36-38.

[3] 李蕾.经济新常态下长春会展业发展路径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69-70+121.

[4] 贾田天.浅析新常态下山西省会展行业人力资源的创新与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6,(05):63-6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贸区会展经济专业建设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