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童年 预见课堂
2017-10-10陈安
陈安
作为教师,可以说上好一堂课是本职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要上好一堂课,课堂设计就是关键了。课堂设计有很多的技巧,如何让教学过程契合学生学习、思考的规律非常值得探讨。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课,内容是四年级的24点。24点是一种益智游戏,是把4个整数(一般是正整数)通过加减乘除以及括号运算,使计算结果是24的一个数学游戏。它可以考验人的智力和数字敏感性,提高人的心算能力。执教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花了一些心思,在上之前也试教了多次。可是一节课听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兴趣不大,没有什么收获,最后连4、4、5、7这样的四个数算24点也差点冷场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课堂上老师不仅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在学生想玩想表现的时候不断问学生是怎么想的。这无异是给正在兴头上的孩子反复地泼冷水,时间长了,孩子们的兴趣就消失殆尽了。二是在学生玩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发现算24点的技巧,学生在活动中一直处于凭感觉、碰运气的状态,运算技巧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导致了冷场。三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游戏的难易程度,单纯地以为数字的多少就是难易区分的标准,在设计时草率地安排先算两个数,接着算三个数,最后算四个数,导致学生对游戏技巧了解不够,收获不大。
学生的表现让我想起小时候我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玩24点的情景。第一次玩时,我一头雾水,只听到哥哥姐姐大叫着“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然后得意地将扑克牌收入囊中。输得灰头土脸的我覺得“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应该是个好东西,于是也有意识地在数字中去发现它们的踪迹。终于我也可以偶尔赢一次了,心里面洋溢出来的那种窃喜到现在我都还记得!玩着玩着,我发现我还是比哥哥姐姐差很多,原因在于光掌握了“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远远不够,有许多数字需要许多新方法才能解决,比如12×2、72÷3、28-4、12+12,等等。
我将我小时候学玩24点的经历和教学生学24点的过程联系起来,发现它们的契合度高得惊人。首先是“玩”,“想赢”让我积极思考,让我主动探索游戏技巧。因此我们的课堂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重点。其次是在玩中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游戏技巧,提升游戏技能,学会如何快速地计算24点。第三是“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是入门基础,教师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其他技巧,也就是提升难度,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我想如果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能试着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或者课前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那我们是否能更好地预见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否会更贴近孩子们的学习实际呢?
回想我们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都有我们童年的烙印。比如,在我们的记忆中,面积是一个面的大小,而不是什么物体的表面、封闭图形之类;判断平行的依据是两条直线是否挨到一起,而不是什么同一平面内……我想这些应该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教学环节的某种提示,让我们一起来“约会”童年,预见课堂吧!
(作者单位:长沙市岳麓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