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2017-10-10肖金芳
肖金芳
摘 要: 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一直是近几年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探索有效的微课程学习模式,可以使微课程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文章總结和探讨了四种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模式,以及在设计微课程时应注重考虑的问题,合理利用有效的学习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促使教育工作者反思更有效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关键词: 微视频 微课程 学习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微视频课程日益成了网络学习者广受欢迎的课程形态,国外比较著名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微视频网络学习平台有可汗学院网站和TEDEd,国内为大家比较熟悉的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微视频学习网站当属网易公开课。近几年,国家为了发展网络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各教育教学机构纷纷建设和开发了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但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教学和学习服务。随着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微视频课程因其短小、精简、传输方便等特点,逐渐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青睐,随之,微视频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微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发展促使近几年对于微课程的热烈研究和探讨。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配以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小课程。微课程内容可以是课程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易错点等,只要可以解决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就可以做成微课程的形式。正是因为微课程不受学科范围的限制和内容设计的灵活性,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不仅是中小学教师,高等教育工作者也对微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然而,微课程在我国还处于初步研究和发展阶段,关于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和应用评价也在摸索和实践之中,因此,微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其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还没有达成一种统一的有效的课程设计模式。本文对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学习模式和应用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对微课程的设计模式有所启发,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网络在线学习模式
网络在线学习模式,是把微课程作为网络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要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学习者主要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根据国外可汗学院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黎加厚教授在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程时,总结出微课程的时间在三五分钟为最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1]。因此,制作微课程时,微视频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才能保证学习者更轻松和专注地观看讲解内容,不至于因为时间过长而关掉视频或者直接放弃。
网络学习模式由于师生分离,学习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如果学习者对视频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无法保证学习者能否持续学习。因此,视频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非常重要,学习内容尽量选择一个小的知识点,如果知识点内容过于复杂,无法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讲完,就可以先把知识点内容进一步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把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分别录制成微视频,尽管每一个微课程内容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是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程之间却是相互关联的。视频内容的讲解尽量生动有趣,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习者的吸引力,铺垫内容不要讲太多,尽快切入正题。至于教师是否出镜,根据笔者做过的一项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讲课教师没必要出现在视频中,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教师出镜可以增加亲和感。因此,教师是否出镜可以根据学科要求和制作条件自行决定。观看国外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可以看出讲课教师基本不出镜,利用电子黑板呈现教学内容,依靠触控面板颜色各异的彩笔勾画来制作视频画面,并同时辅以录音讲解,强化记忆和学习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教师不在现场和画面的直观展示,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压力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2]。
除了视频时长和视频内容之外,辅助学习资源的聚集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也是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辅助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练习素材及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聚集和呈现可以有效辅助学习者加深理解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和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学习平台功能包括学习路径和学习支架支持、个性化学习设计、交互设计、学习统计等重要功能。可汗学院的在线学习课程之所以受到如此众多学习者的热捧和观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汗学院网站的功能设计非常全面和完善,其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呈现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学”的过程,突出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如课前测试、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感兴趣资源推送、疑难解答和讨论、有趣的游戏化激励及详细的学习分析和统计等。其中可汗学院强大的学习数据分析技术,是其他相关学习网站无法与之相比的,如提供的活动分析柱状图、学习知识点拼图、颜色不同的技能学习进度图和练习过程柱状图[2],这四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图,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清晰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而且可以让学习者保持更长久的学习激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可汗学院提供的有效的学习反馈和交互功能,促使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网络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以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参考可汗学院课程组织和设计的方式,以微课程为载体,服务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为主,完善各个功能模块,强化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是指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进行提前学习和练习,课中主要以讨论和答疑的形式进行知识内化。这种学习模式需要教师事先把课程内容分解成知识单元,根据知识单元设计一系列微课程,然后把这门课程的微课程内容发布到校内课程管理平台或者其他大型的网络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根据教学计划,提前通过学习平台观看微课程中的教学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源,进行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或者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反思自身的学习状态和调整学习进度,集中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练习,对课中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或巩固复习。endprint
由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微课程内容的设计方式可以参考网络在线学习模式中的微课程设计,帮助学生进行个别化差异学习,但是微课程的内容还需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因此,整个课程或者某个特定的利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知识单元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要,上课前,需要事先告知学生课下需要自主完成的学习计划,以及下次课堂学习需要讨论和探究的主题、活动等。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对新知识内容有所掌握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完成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协作答疑等学习活动,否则无法实施翻转课堂或者翻转课堂效果不佳。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同样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课堂中配合教师和同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尽管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极大地强化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微课程内容和课堂内容不仅要紧密关联,还要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内容设计不仅要活泼有趣,还要适时引导,留下悬念,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以更好地促使知识的内化。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案例,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并非越多越好。如中西部基督教文理大学“统计学导论”翻转课堂实验中就发现,学生对课堂结构的调整不太满意[3]。但是微课程在课内帮助学习者进行差异化学习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和课下辅助学习者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移动终端学习模式
移动终端学习模式,指的是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微课程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技术的日渐成熟,当今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拥有量和使用率大幅提高,使得移动学习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因移动学习模式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方式的约束,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其具有移动性、无线性、便携性、资源共享性等众多优势,使得人们在任何如公交站台、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随时学习的需求成了可能[4]。移动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确实为大众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了诸多方便,但是移动学习模式也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如对网络带宽速度要求较高、学习资源形式纷繁多样、学习内容杂乱无章、应用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尤其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价格较高,如果在校外不提供无线网络的公共场所进行移动学习,就需要花费较高的数据流量,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目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方式大都采用应用程序的形式,分为免费软件和收费软件两种。收费软件是专门为进行某类知识的学习或者培训而开发的一种独立的应用程序。由于独立应用软件的开发不仅耗时耗力,更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免费软件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信是当前比较热门的应用程序之一,其提供的丰富的功能可以有力支持移动学习的开展。利用微信和微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目的的个性化学习,满足课内学习的不足和个别化学习的需求。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教师需要事先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课程资源,学生有学习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使学生高效地获取微课程学习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高级功能,如按照类别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通过“群发功能”进行消息推送等[5]。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根据个人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混合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等,达到最优学习效果。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把微课程资源发布在多种学习平台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如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课程学习和复习的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差异学习。
在进行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时,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学习目标、难易度和趣味性的不同进行分类,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需要重复训练且比较难理解的主题做成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固定并且安静的环境,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那些较容易理解、趣味性较强和不需要深入思考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移动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不同方式的混合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学科类型、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学习对象的特点,基于不同的微课程学习模式,设计教学视频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除了本文中介绍的四种学习模式外,还需要教育研究者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微課程应用模式,以使微课程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黄娟,宋俊骥.美国可汗学院精品视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7):90-92.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4]刘爱军,刘竹清,褚昭昂.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8):104-111.
[5]范文翔,马燕,李凯,邱炳发.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6):90-9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混合学习模式下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2014SJB5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