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蒙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2017-10-10李欣星冯建民
李欣星++++冯建民
摘 要: 当前的中国教育掀起一场诵读经典的热潮。大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会选用一些古代的蒙学教材学习。蒙学教材作为古代儿童小学阶段的识字读物,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对古代蒙学教材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德育元素,对于加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德育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 蒙学教材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1],另有部分研究者将之称为“蒙学读物”或“蒙学课本”,将其称为“蒙学教材”。在悠久的中国蒙学发展史中,有许多值得当下学校教育发展所借鉴的经验和资源。蒙学教材作为封建社会时期对幼童进行启蒙教化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元素,赋予其现实意义,对促进学校德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历程
追溯至先秦三代,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鼎盛阶段。夏、商、周到秦汉时期,是蒙学教材的萌芽阶段。西周蒙学教材《史籀篇》为我国古代出现最早的识字教材,现已亡佚。秦代主要蒙童读物为秦始皇命李斯所作的《仓颉篇》。《仓颉篇》亦为识字读本,其内容字词之间只是简单罗列,而句与句之间没有表达完整语意;汉代蒙学课本最有影响的是《急就篇》,“自《三仓》既亡,而汉人小学书之存于今者,莫古于《急救篇》。其书盛行于魏晋六朝,衍于唐宋”[2]。此書,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古代最早的识字教材。
蒙学教材的发展阶段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南北朝较出名的蒙学教材是《千字文》,是梁代周兴嗣所编,其主要目的为识字教育,也有封建思想教育。全文短短千字,内容丰富,朗朗上口。整本教材押韵的字为127个,共125组,其中对偶句为85组,占全文的68%。隋唐时期,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是《蒙求》,由李翰撰写,共包含592个典故[3]。其作用一方面在于教材的本身作用识字与传播历史典故,为幼童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道德教育赋予知识教育中,让青少年在故事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榜样督促幼儿不断自省,完善自己。此外,为了迎合古代科举取士的需求,唐代还出现了诸多对偶句和对句类的著作,比如《兔园册》,可惜此书已亡佚。依晃公武的说法,该书“纂古今事为四十又门,皆偶俪之语,五代时行于民间村野,以授学童”[4]。该书文字组成为对偶骄体,将各种知识分类表述,《幼学琼林》内容与形式都与之相似,两者对后世都有较大的影响。
蒙学教材发展的兴盛时期是宋元时期,也可以说是成熟阶段。蒙学教材不仅种类繁多、分门别类,而且印刷术的发明使用,使得蒙学教材的出版和流通异常繁盛。蒙学教材规范和水平提升明显,编写者队伍出现一些当时出名的学者,诸如朱熹、程端礼等。此时蒙学教材可分为综合、伦理、历史、诗歌、常识等类,其中《三字经》、《百家姓》流传范围时间最广泛,这些教材大都为当时的常见字,语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又蕴含丰富的德育思想。
明清时期是蒙学教材的鼎盛时期,蒙学教材类型更加多样化,并出现分门专写的趋势;蒙学教材内容更加鲜明具体,多为宣传古代社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含蓄,谦让,容忍;插图版读本增多;出现幼女使用的启蒙读本《女儿经》、《女四书》、《女训约言》。古代蒙学教材具有独特的价值,其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句式内容简单对称,朗朗上口,形式适应儿童;蒙学教材具有时代性,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蒙学教材中体现出来的仁、义、智、信、孝、忠、悌、节、恕、勇、让,正是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
二、蒙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1.修己以敬
修己以敬是指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在为人处世时保持庄重严谨的态度。古代蒙学教材多次提到要修身养性。《弟子规》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说的就是人们身处同样的环境,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平等友爱;同样在《三字经》中,以“人之初,性本善”为首句,更指出人天生性善,要广泛爱人。其次,人要有为人处世的态度,要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再次,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弟子规》提出应自我规范,自觉改正错误,“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则自省”。《千字文》中“知过必改,德能莫忘,罔谈彼端,靡恃己长”为人要知错能改,要谦虚,不断追求卓越。
2.孝悌友爱
蒙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孝敬父母、兄弟友爱的德育内容。在《蒙求》中有关于父母慈爱、子女尽孝的故事,比如黄香扇枕、江革忠孝、宋女愈谨、伯俞泣仗、董永自卖等典故。《弟子规》以“入则孝,出则悌”为首句,更加说明古代对孝行的重视。《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导学生要从小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千字文》中“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更说明了孝父忠君,兄弟之情与朋友之义。以孝悌为核心的德育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可见其思想的可贵性。
3.恭谨诚信
在《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屋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要求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讲究卫生,保持衣冠的整洁,物品要有自己的摆放位置。在《童蒙须知》中大致分为衣着装扮、谈吐行为、卫生打扫、读书写字、细小杂事五部分,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便是言而有信,诚信为人。《弟子规》中提出“凡出言,信为先”教导青少年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4.崇知善学
《三字经》指出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应刻苦勤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告诫青少年古代师者贤人都在勤学善问,身为学子更要勤奋努力。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这都说明了学习使人“明人伦”,得真知。《蒙求》中故事匡衡凿壁、车胤聚萤都讲述的是对知识的尊崇与学习的勤奋刻苦,李翰将热爱学习的人作为范例供儿童学习和效仿。endprint
5.忠君爱国
儒家将“平天下”作为道德教育最高目标准则,让儿童从小树立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千字文》提到孝父忠君的思想“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三字经》中“君则敬,臣则忠”都教导学生为人臣子要忠于自己的君主,君为臣纲。“武死战,文死諫”的忠君保国思想在《龙文鞭影》得到深刻的体现,阳孝尊忠,叔武守国,宋臣宗泽,男子天祥等忠臣的故事与冯官五代,陵甘降虏等反面典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蒙学教材中的德育方法
1.言语疏导与躬身实践
蒙学教材中德育更多的是对青少年的说服教育,采取摆道理、讲事实的方法。《三字经》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直接说明如果不学习,人会不知其意,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此外,还指出青少年应刻苦学习,“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除了口头的教育指导之外,古代德育还要求学生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弟子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不仅仅是对知识学习学与思的要求,更是对道德践行的要求。
2.榜样师范与反面警醒
榜样示范法在蒙学教材中应用较多。青少年时期有很强的模仿心理,古代德育中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如香菱九岁能为父温席,孔融四岁便能懂得谦让,以现实真实存在、与青少年年龄相差无几的幼儿为榜样,让儿童增强对德育的认同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古代蒙学教材中不仅有榜样师范,而且有反面警醒案例。在《蒙求》中“周处三害”,周处横行霸道、欺压善民与老虎、蛟龙并称三害,在周处除害的过程中,村民以为周处遇害而相互庆祝,后周处改过自新。周处为人暴虐,受到村民厌倦,这从反面告诉学生为人要有修养,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3.人格感化与环境陶冶
古代道德教育亦十分注重环境的熏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亦十分重要。《三字经》要求儿童在与人相处中要“近君子,远小人”,要与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相处。《龙文鞭影》关注到了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乃至对文人性情的熏陶,如“墨翟悲丝,商化芝兰,公超成市,三径陶潜”、“法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好的环境中,人的气质与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4.自我约束与他人劝诫
在德育过程中靠的更多的是自我约束。《三字经》中“身有伤,贻亲伤,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是为人要注意身体与品德,否则会让父母亲人担心和蒙羞,这要求人们自我监督,不断前进。《弟子规》提出“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则自省,有则改,无则警”。向好的人学习,看见不好的行为则要自我反省,及时反思,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当自己的德行、才能不如别人时,一定要自我勉励,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与修养。
四、蒙学教材中的德育缺陷
蒙学教材为古代的课本,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具有局限性,因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其德育内容中必定包含一定的封建思想与迷信思想。
在古代蒙学教材中部分思想为愚忠愚孝,古代奉行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古代对子女和臣子的要求一直是言听计从,圣命难违。在《三字经》中,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的规范,“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要求不仅仅是对子女要听从父母的教诲,更要求子女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不得反驳,不能评判父母的对错,父母是家中唯一的权威。《千字文》提出“乐殊贵贱,礼别尊卑”,具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身处不同地位的人,所要遵守的礼节也不尽相同。对女子德育思想的忽视,女儿童使用的启蒙教材较少,只有极少数如《女四书》、《女训约言》等,这体现了古代对女子教育的轻视。
古代蒙学教材亦有很多迷信思想。在《蒙求》中有很多故事是关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神仙鬼怪思想,这些迷信类典故告诉儿童要从善从德,采取以利益威胁手段,告诫儿童好人有好报,坏人则一定会受到谴责,诸如故事“孙钟设瓜”孙钟款待三名仙人,为母亲选得一块好墓地,结果福泽三生,以肤浅的表面利益诱惑人们修养自己的德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修养。《千字文》中“祸因恶积,福缘善庆”一切都会因果轮回,自己做错的事终会尝到恶果,这些都是一些迷信思想,但在当时却对人们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0.
[2]汉史游.急救篇序[A].喻岳衡.传统蒙学书集成[C].长沙:岳麓书社,1996:1.
[3]张隆华,曾仲珊.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55-156.
[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58-59.
[5]刘经纬,白云姣.《弟子规》的德育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97-99.
本文系淮北师范大学共青团创新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深度辅导有效机制研究”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