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上云的正确姿势

2017-10-10郭涛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7年35期
关键词:信服上云企业级

郭涛

赛迪顾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云计算市场规模达2797亿元,其中云计算基础设施部分占比高达60.2%。云计算除了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外,电信、政府、金融等行业也处于爆发期,制造、能源、医疗等行业紧随其后。但我们也发现,在企业上云大潮中,出现了“为上云而上云”或“被逼上云”的尴尬情况。企业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上述情况,顺利上云呢?

云计算,不管企业是追逐它还是抗拒它,它都注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避不开的一步。“云计算,一切为了业务。”深信服科技CEO何朝曦的这句话铿锵有力。

云成为关键基础设施

目前,大多数数据中心仍采用传统三层架构,而企业在上云的过程中,必须对现有的数据中心架构“动大手术”。“未来,企业私有云架构会逐步转向超融合。”何朝曦相信,“用户需要的是一个融合的、智能的、安全的和极简的云。这也是深信服努力的方向。只有融合的云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那么,何谓“极简的云”?它包含三层含义,即“架构极简”,也就是以超融合架構为基础,实现部署和管理的简化,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是“运维极简”和“使用极简”。极简的云才是云的本质和优势,也只有极简的云才能降低企业上云的门槛,让所有用户受益。

经过十年发展和实践,云计算终于得到更多认可。接下来的十年,我们要用云计算取代传统IT架构,让云成为关键基础设施。那么再下一个十年呢?云计算可能会成为“传统架构”。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说明了企业上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进入云计算“下半场”,传统企业成了上云的主力军。

为了满足企业云化的多样化需求,深信服早就开始布局并研发,现拥有四大云计算产品线——企业级云、分支云、桌面云和公有云。企业级云主要是指企业私有云,其基础框架采用了超融合,将计算、存储、网络等IT资源全部虚拟化,并将安全功能嵌入其中。目前,深信服的超融合已迭代到第三代,最低从2个节点起配,可随应用需求轻松扩展,助力企业用户“一键上云”,完成无缝迁移。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对此深有感触,在其将应用逐一迁移到深信服超融合构建的企业级云平台上时,几乎没有改动任何应用代码,也基本没有借助外部的技术力量,仅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就顺利完成了迁移。

深信服针对其超融合构建的企业级云平台,对市场主流的数据库、ERP软件等进行了优化,方便应用的平滑迁移。这也是深信服实现IT资源服务化目标的重要一步。目前,深信服的企业级云用户已超过1000家,覆盖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基于超融合构建的企业级云已经成了企业上云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近日举行的2017深信服创新技术论坛上,深信服创新性地引入“小课堂”,针对企业级安全、企业级云计算及金融、政府、运营商、教育和企业无线五大行业应用场景,进行现场教学,而教学所用的系统就是深信服在现场搭建的桌面云,总共部署了336个点。其中一堂课的主题是“关键应用上云怎么玩?”,吸引了很多用户参与。

一步上云

当前,企业上云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上云的成功案例,但它们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完全照搬,毕竟企业用户的需求与互联网客户有较大差异。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是国内较早接触企业云超融合的用户。从2015年开始构思新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2016年项目实施,直至2017年初完成以超融合为基础的云平台建设项目终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结出的经验是:企业上云前一定要明确需求、云的应用场景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看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这样针对性更强,才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来,做好预案。

与许多传统企业一样,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前的IT构建模式也是“烟囱式”,即每一个交易或应用单独构建一套IT系统,从而导致数据不能共享,交易受到影响。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决心将原有IT系统推倒重建,而且要一步从原有架构跨越到云。同时,为了配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事业改制,交易所的IT部门计划实现公司化运作,这对交易所IT基础设施的变革也是一个契机。

“我曾经设想过最坏的结果,就是新的数据中心建成后,原有应用都不能顺利上云。但实际结果出乎意料,除了等待更好迁移时间点的交易系统外,其他所有应用都已平滑迁移到新的云平台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络信息部总经理刘晓军解释说,“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正好要建新的数据中心,而且历史包袱小,才敢一步上云。如果企业有较重的历史包袱,在转云过程中还是要循序渐进,持续迭代,走得更稳妥一点。”

在云解决方案的选择上,虽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最终选择了超融合构建的企业级云,不过它并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追时髦,而是真正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超融合一体机,可以简化方案的部署、应用和运维。虽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追求简单、易用,但是考虑到IT系统整体投资情况、自身技术人员的能力养成以及不希望被厂商绑定,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根据自身业务定位和长远规划,放弃了超融合一体机,采用深信服的企业级云超融合软件,搭配标准的x86服务器。从实际效果看,达到了当初的预期。

行业云的探索

作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领头羊之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利用此次IT基础架构变革之机,也在行业云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作法是:对内,先逐步将其下属的各交易服务平台都迁移到云上来;对外,通过引进产权行业SaaS软件供应商等,为行业内其他交易所,或者政府部门、集团型大客户等提供云服务。

据估算,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远期规划的云基础设施中,只有30%~40%用于满足自身业务需求,其他都可根据需要开放出来。

基于产权交易行业的特殊性,交易中心市场实现集聚和规模效应是一种趋势。

在此背景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产权交易所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产权交易领域行业云的最先探索者。上海联合交权交易所已迈出了第一步。

按计划,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最核心的交易系统将于今年9月迁到云上。之后,上海联合交产权交易所将着手建立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然后向两地三中心演进,以后就是视应用所需再进行扩容。你可能想象不到,刘晓军负责的网络信息部有8个人,其中只有“半个人”负责机房的运维,这也是云计算带来的好处之一,大大减轻运维人员工作量。

对企业而言,安全、稳定都是第一位的,上云也不例外。“性能有时候是第二位的。”刘晓军坦言,“云计算的特性之一就是弹性扩容,如果性能不够,可用更多设备进行堆叠,但安全不是只靠钱可以买来的。小到一个产品的设计,大到一个云计算系统的建设,必须从一开始就将安全因素考虑进去。超融合、多副本机制等本身就是对安全的一种有效保障。”

刚开始接触深信服企业级云超融合解决方案时,刘晓军也曾疑惑,为何做安全的深信服“跨界”做起云计算?在对深信服的企业级云超融合解决方案进行深入了解后,刘晓军认为,深信服的做法是对的,它将安全的特性、能力都植入了其企业级云超融合解决方案,让用户感到放心。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从传统IT架构一步上云,看似冒着巨大风险,但它对自己的需求是心中有数,而且在上云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策略、方案选型以及遇到问题后的应急预案等,再加上一个像深信服这样志同道合又具备相当技术能力的合作伙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上云之旅有了一个漂亮的开端。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服上云企业级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架构及视频智能分析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工程建设浅析
自然资源应用系统“上云”研究与探讨
跟踪导练(三)6
企业上云成数字化转型必经之路
基于慕课网的“企业级应用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企业级信息系统应用级灾备建设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级BIM应用策划研究
深信服六度入选德勤亚太高科技高成长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