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洪教院部分建筑及石刻形制
2017-10-10曹雪霞
曹雪霞
本文对涅河两岸的其他古寺庙南涅水洪教院做了系统的考察,指出这是一组非常古老的寺庙群,并对其建筑形制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园广阔,土岭突兀,涅水河环绕寺院而过,景色宜人。
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载,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水县,晋称涅县,后周改阳城县,北魏设乡郡,隋称甲水,唐入潞州,宋隶威胜军,金元明清归沁州铜鞮管辖。南涅水曾为县邑治所,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南涅水已建起了佛教寺院。初名“弘教寺”,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之意。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寺院规模日趋扩大,佛教僧侣骤增,信佛居士遍布城乡。这一时期兴起了凿造石刻、石窟寺的高潮,著名的“沁县南涅水石刻”就是在北魏永平元年(508:由佛教僧侣和信士捐资捐刻的,一直延续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后寺院建筑毁于兵火。石刻、石像则埋于地下保存。金代重建寺院。金大定九年(1169)敕于“洪教三院”,木制牌匾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之前,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明天顺年间(1457
1464)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亦重修。清民时期及建国后也曾多次修葺。
总体布局
洪教院坐北向南,现存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522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山门、前殿、戏台、大雄殿组成,左右配以韦驮殿、观音堂、厢房、耳殿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悬山顶。戏台广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形制,前后檐下隔扇装修,经清式多次修葺,已成为清式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元之际,高台筑殿,三间面阔,六椽袱前后贯通,单檐悬山顶。前檐台明宽阔,垂带、踏跺規整,明间辟门,次间开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做昂型。殿内四根金柱粗壮挺拔,柱头卷刹明显,抬梁式构架。屋顶举折平缓,筒板布瓦满覆,脊兽、脊刹虽为后换之物,但仍具有鲜明的金元建筑特征。大殿右次间下肩墙处镶嵌着元至元八年(1271年)五月重修寺院的石碣一块,红砂岩刻制,文字清晰。殿内保存着数尊北魏石刻神像及历代重修碑刻,极为珍贵。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处,保存着一座观音阁,俗称水阁凉亭。一池清泉昼夜萦廽,清澈见底。池内游鱼嬉戏,历历可数。泉水冬暖夏凉,饮用甘甜。水池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正方形池墁由50根望柱、栏杆圈就,中间镶嵌着栏板,精雕细刻,图案精美。砖、石、木结构的观音阁,坐落在深插水中的12根石柱之上,每面四柱三门,隔扇花菱,玲珑剔透。斗拱支檐,木方额穿插,飞檐凌空,古朴典雅。屋顶单檐歇山顶,筒瓦覆盖,脊兽皆备,给人一曲线柔和的飘逸美感。观音水阁内保存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和十八罗汉的彩塑,个个形象生动,造型各异。梁架及其他构件上“观音救八难”、“太子游四门”等壁画,色彩庄重,勾勒传神。古色古香的建筑形制与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洪教院这处佛教古刹频添了几分姿色。
戏台兼山门:戏台兼山门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二层,一层砖构,明间辟为山门,尽间为屋。二层为戏台,单檐悬山顶。此建筑现已塌毁。
钟、鼓二楼:钟鼓二楼,面宽一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顶。此建筑现已塌毁。
一进院东、西厢房:进深四椽,面宽三间,单檐悬山顶。此建筑现已塌毁。
一进院东、西廊房:进深四椽,面宽五间,单檐悬山顶。此建筑现已塌毁。
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代建筑,木构架简明实用,结构合理,整体比例协调。
部分建筑形制分析
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
山顶。建筑面积112.83平方米。见图1.
平面。天王殿建在45厘米高的台基之上,总面宽三间9.5米,总进深四椽6.93米。共用柱12根,柱网布局为前、后檐柱各4根,中柱4根。檐柱柱径28厘米,中柱柱径40厘米。中柱下柱础为鼓式,其它柱础为方形。前檐下出123厘米,后檐下出48厘米,两山墙下出105厘米。
台基前砂石台阶三步,每步高15厘米,宽25厘米。踏步两侧设垂带,垂带宽25厘米,殿内与台明方砖丁字缝墁地,方砖规格30×30×6.5。
斗棋。天王殿斗拱仅设柱头科两种。斗拱三踩单下昂,坐斗口内前出昂,昂做琴面式。昂上置十八斗,斗上厢拱与耍头相交,厢拱之上通过槽升子承替木、挑檐檩。坐斗两侧出正心瓜拱,正心瓜拱通过槽升子承正心万拱,再上为正心枋。
坐斗后出翘,翘头上十八斗,斗内前、后承双步梁,两侧出翼形拱。
后檐柱头科三踩单翘。坐斗口内两侧出正心瓜拱,瓜棋两端通过槽升子上承正心万拱,正心万拱通过槽升子承正心枋。坐斗前出翘,翘头上置十八斗,斗内厢拱与耍头相交,厢拱两端槽升子上承替木、挑檐檩。耍头后尾为双步梁。坐斗后出翘,翘头不设斗,直接承双步梁。
梁架。天王殿梁架为五檩中柱式。前、后斗拱之耍头后尾插入金柱柱身,作双步梁;前后双步梁上承驮峰,驮峰上置坐斗,斗口内前后出三架梁,两侧出正心瓜拱,瓜棋两端通过槽升子承替木、金檩,同时三架梁中点由金柱头上坐斗承托;三架梁中部立脊瓜柱,柱头上设坐斗,斗口内进深方向出丁华末亥拱,面宽方向出正心瓜拱,瓜拱两端通过槽升子上承替木、脊檩,脊檩两侧用叉手支撑,脊瓜柱下角背固定。
与此同时梁架纵向各种枋材相互联系,使之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
举折:脊步架1920厘米,脊举111厘米;檐步架1880厘米,举高为81厘米;前、后檐出116厘米;两山出际110厘米。
木基层及屋顶。前后檐外铺设望板,其它部位为木条。屋面设灰瓦筒板瓦,正脊捏花图案,垂脊不存。正脊正中立脊刹。
木装修。天王殿明间前、后装板门,立槛下装门枕石。下槛置于门枕石上。鸡栖木贯于上槛,呈丁字形。上槛外侧置八角形门簪四枚。板门高220厘米,宽85厘米。次间设直棂窗,窗高169厘米,宽35厘米。
部分石刻形制分析
造像石塔形制分析。1959年出土的南涅水石刻,就是发现于洪教院后的荒丘山(一个很小的土丘)。这批石刻,是以造像塔为主,有760多件,时间跨度很大,包括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各个时期的东西。年代最早是北魏永平三年(510年),最晚是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它们的出土可以证明,洪教寺的前身也是北朝寺庙。
南涅水石刻中的造像石塔在其历史地理位置、原石料取材以及本地佛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雕刻出其独特的形制。南涅水造像石塔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单体造像,由单一四面造像石为塔身,无窟外檐装饰独立成为一体;其二为组合造像,由四面造像石为塔身,中间间隔塔檐,顶部置塔刹叠垒组合而成。其不仅小巧玲珑易于移动,而且便于佛信徒进行镌刻供养。
塔基。在出土的南涅水石刻中没有发现塔基座。但是发现一些单体造像基座,上面或刻有铭记或造像,由此可见当时的塔基座应该非常简单或并无多大价值,所以未曾保留下来。
塔身。塔身由四面造像石自下往上逐层减窄减低叠垒而成,单尊造像石平面为方形或八角形,立面为方形或梯形。四面均开龛造像,每面佛龛均为独立图案。
塔檐。塔檐多为仿木结构盝形顶,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构成正方形平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并挑檐起翘;四条垂脊围成四个坡面,坡面刻出飞檐、挑角、瓦垄,坡面底刻有圆椽。塔檐用以承接上下四面造像石或置于塔顶,其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组合时可使造像石叠垒起来更稳固。
雕刻技法分析。南涅水石刻佛龛中的古建筑构件,用简化、形象、夸张的手法将屋阁殿宇镌刻于造像石佛龛外部,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多以屋帷龛形式出现。从雕刻技法上来讲有浮雕、
高浮雕、镂空雕刻手法。其中高浮雕屋形龛,虽然年代之间间隔短,但是所刻建筑部分时代特征明显,尤其是人字形补间铺作人字斜边在北魏、东魏为直线,在北齐为曲线,隋代则为曲卷式,前后年代存在一定的衔接性,从中可寻其演变过程。石刻虽然雕刻简单,但是所刻建筑构件从局部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木结构建筑的样式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