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我们生活在城市孤岛

2017-10-10吴嘉俐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现实性

吴嘉俐

摘 要: 黄惊涛发表在《花城》上的新中篇小说《圣者到尘世中去》,以《圣经》中三位圣者为原型,通过他们的经历,反映现代都市中人际关系的现状。

关键词: 黄惊涛 现实性 圣者到尘世中去

黄惊涛的中篇小说《圣者到尘世中去》主要由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以《我盯上你了》、《请你呼喊我》、《滚蛋吧,月亮》作为小标题。从题记及小说人物名字的设计看,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与《圣经》关联紧密。

一、对《圣经》中圣者的化用

题记说:“凡被写入圣书、在那上面有名的,都是圣者,包括虫豸、娼妓、响马、财主与税吏。如今他们来到尘世,将人间再经历一遍。”[1]《我盯上你了》中的小偷冯亚格是《圣经·创世纪》中雅各的化名,在圣经中雅各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的后代,因为出生时抓住了哥哥以扫的脚跟,才被起名为雅各,即抓住之意。他在父亲临死前冒充哥哥得到了父亲的祝福,最后也得到了神的赐福和庇佑。在小说中,冯亚格是一个四处寻找作案机会的小偷,他时刻警惕着不被便衣发现,有一日他遇上了一位穿着黑裙的姑娘,怀着既想亲近她又想偷窃她财物的复杂心理,冯亚格目睹了她先笑着打电话,接着进行爱情谈判,最后崩溃流泪自杀的场景。

“他将手再次伸了出去,那动作不知是要表达偷还是摸这二者中的哪一种意图”,“冯亚格后悔这只手没有第三种意涵——将一个女人拉住”[2],在小说中,“抓住”被赋予拯救生命的内涵。冯亚格不是圣经中的圣者雅各,只是一个卑劣的小偷,但就算是小偷,他也始终保有对真爱的渴望,表现为他在掩饰自己时喜欢扮成等待恋人到来的年轻人,他从不对恋人下手,喜欢观察周围偷情的人,甚至被自己选择的作案对象不自觉吸引等。小说并不表现他的穷凶极恶,反而表现他的善良,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关注,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他圣者的身份。

《请你呼喊我》中的王模喜是摩西的化名,《圣经》中摩西遵从耶和华的指示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并在西奈山山顶接受了十诫。小说中的王模喜只是一个普通的保安,带着一个半疯人马大帮流浪狗猜猜找主人,出埃及的场景呈现为停电后,王模喜带着他们沿着螺旋状上升的消防通道往上爬,在一路上人群渐渐分散,有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家,有的人消失得悄无声息,“他这个临时的道路领袖变成了一个人的队伍,刚体验到瞬间的豪迈紧跟着便是孤独”[3],到最后王模喜发现马大不见了,连猜猜都不知道躲到了哪里。

“他不能把一条狗带到他的面前,如一个受雇的牧羊人把羊群从旷野领向草原,但他决定往上走,满怀真诚又两手空空,去跟那人道歉、忏悔,跟他说:‘对不起,我丢了你所要的”[4]。王模喜和摩西不同,他没有完成将狗带给老人的承诺,最后只有他一个人登上了顶层。王模喜是一个普通的小保安,却有挺身而出的正义感,他将半疯人当朋友,对小狗有美好的善心。他是乡下人,却比城里人还热爱这座城市,他喜欢品味城市的不同面向,他将自己的值班表排得满满当当,他认真负责地将社区的角角落落都巡逻遍,这位落入尘世的圣者身上闪烁着一个小人物的夺目光辉。

《滚蛋吧,月亮》中的菈荷是《圣经》中喇合的化名,在《圣经》中喇合是一个妓女,她将约书亚的两个探子隐藏起来,因她此番义举,在耶利哥城陷落之时,约书亚才保护了她和她的家人。这是一个因信仰而得救的妓女,勇敢地向耶利哥王的人隐瞒了真相。小说中的菈荷也是一个为信仰勇敢的女子,但她的信仰不是对宗教的信仰,而是对真爱的渴望。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肯出去见电话里的男人,却和男人维持精神上的交流,进行精神性爱。在最后,小说描述:“那浪漫主义的描述感染了菈荷。她的眼前泛过一片光明,那光芒吸引她,引领着她简直就要飞升——或许引领她的还有另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5]菈荷虽然是妓女,却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她还对爱情保持天真的向往,正是这种信仰支撑着她在夜晚独自走向山顶。

二、旷野中自然之力的感召

小说与《圣经》的联系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设定,小说的一些场景往往都带有宗教色彩,能够在《圣经》中找到源头。“旷野”是《圣经》中经常出现的地点,夏甲在旷野与耶和华的使者相遇,得到了神的怜悯。摩西在旷野牧羊,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百姓在旷野向摩西等人发怨言,“旷野”不仅常常是神显现的地方,而且以它的宽广与孤独作为耶和华考验和磨砺人心智的场所。在《请你呼喊我》中,“旷野”反复出现。在描述马大请求王模喜叫自己名字时,小说写道:“矮个子保安履行了对于老朋友的义务,就像旷野里的某人,他轻轻地喊了三遍他的名字……”[6]王模喜在往上攀登楼梯时想着:“他不能把一条狗带到他的面前,如一个受雇的牧羊人把羊群从旷野领向草原……”[7]旷野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让人类感到了自我的渺小,整个小说放置了一个神的角度,传达着怜悯和温情。

王模喜在向顶楼行进时,就如同《圣经》中的圣者在旷野得到神谕一般:“他感觉上面有光点透下,并且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他,那声音时弱时强,但光点却愈来愈亮,最后变成一束光芒,两束光芒,成捆的光芒,四方体的光芒。”[8]受到光的吸引,王模喜走向了更狭窄的门,走向了楼顶。在《滚蛋吧,月亮》中,菈荷去见电话里的男人,也是“眼前泛过一片光芒,那光芒吸引着她,引领着她简直就要飞升”[9]。

小说里这种光芒究竟是什么力量?它不是《圣经》中的耶和华显现,更多地呈现为高于人类的自然力量,仅仅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小说多次描写月亮的场面,王模喜看到的光芒就是月光,“王模喜挣扎着站起,望见湛蓝的苍穹之下,那一片接一片的城市建筑的屋顶,它们高高低低,连绵万里,高者如山峰,低者似湖泊,但一律得到月光的抚慰,而在那下面睡着的人们,仿佛得到的一切都是平等的”[10]。在《请你呼喊我》这个部分,曾数次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保安和警察的不同,王模喜作为乡下人与城市人的不同,一个保安与高高在上的住户的不同,半疯人与正常人智商的不同,王模喜体会着尘世中因地位身份差异导致的辛酸与委屈,在面对平静又平等的月光时才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在《滚蛋吧,月亮》中,同样有类似的句子:“今晚的月亮像是为所有人而生的,它无差别地照耀着出来看月、不辜负它光辉的任何一人。”[11]在她去找男人时出现:“……而且月亮也一直在她的头顶,她喜欢上了这种牛奶般的光的沐浴。”[12]“月亮真大啊,他妈的月亮月亮在天下放着白光,他妈的月光把一切都映的透亮,他妈的月亮使此时此地该现行的、不该现行的都呈现在了地上,她也如在聚光灯照射的舞台中央。”[13]菈荷做的一切都被月亮尽收眼底,将世间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三、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那么这篇小说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呢?三个主人公都是城市中不起眼的小人物,经历的都是当下的都市生活,这圣者走人间的感受就是身居城市的感受。一条年轻的生命死在众人面前,“行人走过斑马线,继续他们的路。他的狗也过了斑马线,走它的道”[14],生命消逝仅是人间匆匆一瞬,没有人重视或者为她停留。家养的狗走失了,却始终无人前来找寻。王模喜在为狗寻找主人时处处碰壁,只有停电后邻居才会彼此交谈,充分显示了人对外界强烈的戒备心。菈荷的生意不断,反映了现代人欲望的压抑和家庭关系脆弱的现状。菈荷戒心重,不信任爱情,最后却被钓鱼执法。最后,还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主人公们的结局,王模喜被独自關在顶楼,小说写道:“‘啊,老天!老头子!没有人理睬。他要找的那人沉默着,如聋子般沉默着,天也沉默着。”[15]菈荷被抓后:“她抬头望天,他妈的月亮没有嘴,不会为她做任何见证。”[16]上帝以自然的方式存在,却只对一切袖手旁观,这种情节设计,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感,也是这篇小说的亮点所在。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黄惊涛.圣者到尘世中去[J].花城,2017(1):6,12,23,23,33,15,23,23,33,23,25,33,33,12,23,33.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实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
后现代视角下微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与继续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