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官也能断好『家务事』

2017-10-10沧州普法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纠纷案家务事清官

◎ 沧州普法

清官也能断好『家务事』

◎ 沧州普法

雍正年间,清官蓝鼎元处理过一起田产纠纷案,堪称经典,蓝鼎元也因此有了“听断如神”之誉。

案中的当事人双方是亲兄弟,兄长陈阿明,弟弟陈阿定。父亲死后,已经各自成家的兄弟俩为争夺父亲留下的七亩田产而争执不下,于是争讼到蓝鼎元处。兄长有父亲生前的手书为凭,弟弟则有父亲的临终遗嘱为证。对于这样的纠纷案,一般官员会判定兄弟二人均分田产。然而蓝鼎元没有这样简单了事,他认为处理好田产归属事小,更应该使得争讼的兄弟俩和好如初,不能因此事而决裂。于是,他决定以步步诱导、委婉教化的方法来处理这起案件。

首先,他把责任“推给”兄弟俩的父亲,认为是其父亲处理不当才导致目前的诉讼之争,并假说要将兄弟俩父亲的棺材劈开以示惩罚,陈阿明和陈阿定一听此言,“皆默不作声”了。因为兄弟俩本意只在争田产,并不想因此连累父亲被“破棺问罪”。蓝鼎元抓住了兄弟俩的这一心理,又进一步说:“既然这样,不如你们每人选择一只脚来受夹棍之刑,看看有没有哪只脚会不痛,谁能脚不痛,田产即归谁所有。”

兄弟俩回答:“我们的任何一只脚都会痛。”蓝鼎元马上借题发挥:“就像你们不能取舍左脚和右脚一样,兄弟之间本应情同手足,你们的父亲或许就是因为不能在你们兄弟俩之间做出取舍才会无奈做出这样的安排……”

闻听此言,兄弟俩顿时悔悟,认识到了自己为争田产而不顾手足之情的错误,于是双方都争着要把田产让给对方。按理说,案件处理到此时应该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蓝鼎元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考虑到“清官难断家务事”,争讼双方虽只是兄弟俩,但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家庭的矛盾,这个矛盾不彻底解决,将来可能还会产生纠纷。因此,蓝鼎元又对陈氏兄弟说:“即使你们是真心悔悟,你们的妻子恐怕也不同意,你们先回去与妻子商量,然后再来做定论。”

兄弟二人回去后,给各自妻子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们也被蓝鼎元的这一处理方法感化,表示从今以后要和睦相处,再不计较田产之事,并强烈要求把田产判给对方。蓝鼎元见双方家庭能如此明事理,顿感欣慰。鉴于这种互相谦让的情况,蓝鼎元亮出了自己的态度:既然兄弟俩都要推让,不如把田产“还给”他们的父亲,作为“祭田”来用,由兄弟俩轮流收租、作典祭资财,子子孙孙永无争端,一举多得。兄弟俩表示同意,案件终于圆满落幕。

蓝鼎元对这对兄弟的田产纠纷没有简单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立足于不仅要处理案件本身,更注重化解矛盾、感化人心,使亲兄弟和好如初,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为此,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引导,最终达到了“兄弟情义依旧,家庭重归和睦”的目的,堪称经典!

亲人毕竟是亲人,血浓于水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当今官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不仅要考虑法律效果,更要考虑社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编辑/夏涵

猜你喜欢

纠纷案家务事清官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中国跨性别者平等就业权保护——简评中国首例跨性别平等就业权纠纷案
我们的家务事
房资纠纷案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中荷小夫妻啼笑皆非的“家务事”
从一件侵权纠纷案谈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