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深入推进酒泉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的思考研究

2017-10-10景方元

甘肃农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产品农业

■景方元

(甘肃省酒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0)

关于深入推进酒泉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的思考研究

■景方元

(甘肃省酒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0)

酒泉市聚焦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坚持节水、高效、生态方向,加强科技应用和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成效明显。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以新理念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新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增收;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国土面积19.2万km2,总人口110万人,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优势特色产业布局格局鲜明,节水高效生态理念广泛落实,基地园区技术贯通结合紧密,走出了一条具有酒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酒泉市各级以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抓调整,突出园区示范带动抓提升,围绕龙头精深加工抓培育,推动活力竞相迸发抓改革,集中发力、持续攻坚,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五新成效”。一是农民收入实现新增长。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7.2亿元,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6元,年均增长12.9%,始终领跑全省。二是产业体系取得新提升。蔬菜、现代制种、名优果品、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达到217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87%,肉羊700万只。三是生产方式发生新转变。园区化、节水化、设施化、高效化、机械化、融合化特点突出,建成肃州、敦煌2个国家和玉门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省级和120个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45万亩,规模养殖户4.3万户。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2%,综合机械化水平85%。产加销更加紧密,休闲观光外延功能大力拓展。四是发展活力得到新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流转步伐稳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投入机制持续创新加强。五是农产业质量安全持续新提升。市县乡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健全、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序落实,品牌化工作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认定数达到92个,占全市食用农产品面积比例达到60%,培育了150多个商标品牌农产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紧,农业面临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加重,农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愈发加大。二是农村土地细碎化、农户经营分散化和务农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任重道远。三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名牌产品少,对农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四是农民收入高位继续高速增长难度加大。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今后几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农业农村改革的攻坚期,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甘肃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365”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实施农业“十百千万”工程,为横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提供了政策导向和路径引导。推进酒泉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深化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具体工作中要实现两增长、建立六体系、聚焦八着力。

实现两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均衡增长,分别保持5%和9%的增速。

建立六体系:一是建立节水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节水高效,围绕消费者需求和资源禀赋,紧盯蔬菜、现代制种、名优果品、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着力构建具有酒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建立装备先进、管理精细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化、生产装备设施化、农业节水模式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作业机械化,实现精耕细作和精细管理,切实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三是建立理念领先、方式优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行全产业链模式,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冷链储藏物流、市场交易体系和品牌化建设,加强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建立高效便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着力形成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服务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建立绿色环保、生态协调的现代农业安全体系。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加大农业生产安全防控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力度,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保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优质。六是建立诚信友善、技能熟练的现代新型农民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造就“有文化、讲城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

(一)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建设高效戈壁蔬菜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荒滩戈壁和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资源,以五个农业县市及其中心集镇为中心20km范围内戈壁荒滩为重点发展区域,园区布设、片状规划、递次发展,每年新建2万亩戈壁农业,到2020年,建成5个万亩标准化戈壁农业示范区,布局20个千亩以上示范片,40个500亩以上示范园,新建10万亩以上戈壁农业,蔬菜瓜类发展到85万亩。打造全省戈壁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精品亮点、建成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戈壁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和中亚、西亚、南亚地区蔬菜供应基地。二是建设现代种业生产基地。以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为主,在近郊区稳定玉米制种,扩大瓜菜、花卉等高效经作制种,开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种子品种,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制种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制种面积达到50万亩,瓜菜花卉制种25万亩以上。三是建设名优果品生产基地。立足提质增效,坚持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新品牌的发展方向,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贮藏加工业,培育特色优势品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敦煌葡萄基地、敦煌—瓜州优质红枣产区、肃州—金塔优质梨基地和小杂果基地。年均新增名优果品2万亩,达到55万亩。四是建设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以瓜州、玉门的移民区为重点,发展以枸杞为主的特色中药材,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促进集中规模发展,切实增强特色中药材对移民脱贫增收的贡献能力,发展到60万亩。五是建设牛羊养殖基地。以七县市区的近郊和远郊区为重点,发展种草养畜,培育规模养殖大户和家庭牧场,推广千家万户“五配套”养殖业增收模式,提高农民增收中比重,羊饲养量达到850万只。

(二)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是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升级。肃州区围绕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突出“一区十园”,配套基础设施、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建设效益,增强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新型农业装备化、机械化及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等现代农业建设功能。敦煌市突出节水高效方向,加快农业与文化、与旅游融合、与生态融合,建设规模大、效益好、标准高的休闲观光、节水高效、精品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彰显“三为而农”发展特色。二是加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标进档。玉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持续推进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扩面提标、换档加速,着力打造大园区、大基地、大品牌,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塔县、瓜州县发挥县域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规模经营、壮大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是加快省级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方式转变。肃北县、阿克塞县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坚持草畜平衡,发展设施养殖,建设生态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加快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壮大。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发展规模、组装高效模式,建设集农业科研与推广、体验与科普、生产与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产业融合、层级布局、连环互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支撑体系。

(三)着力加强农业技术装备

一是大力推进设施化种养。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标准化圈舍等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实现精细化生产和管理。每年新建日光温室1.5万亩和钢架大棚0.5万亩,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60个。二是大力推进模式化节水。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技术,应用抗旱节水品种和管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配套技术,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应用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智能化调控。推进设施园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配套装备自动化调控设施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四是大力推进农机化作业。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全面推行养殖业机械化。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0万kw,综合机械化水平87%。五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突出建设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新建扩建龙头、补齐产业短腿、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培育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新建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企业聚集入区,把肃州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加工产业园区。突出抓好清真牛羊肉屠宰分割包装、蔬菜、名优果品、中药材产业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力度,保证每一优势特色产业中都有1-2家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仓储企业。支持新建库容1万立方米以上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到2020年达到65万t。三是健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改造提升与新建扩容相结合,引导发展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直销市场、乡镇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外销能力。到2020年,建成大型果蔬综合批发市场10处,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达到350万t,鲜活农产品产地直购比例达70%。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设旗舰店、专卖店,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占到特色农产品销售总额的20%以上。五是积极鼓励对外开放。引导企业瞄准中亚、西亚、南亚和国内人口密集区、消费集中区、经济发达区市场,与外地知名企业市场合作,打通外销通道。

(五)着力实施品牌化战略

一是在种植业上争创品牌。发挥种植业规模化基地优势、产品生态安全品质优势,以及蔬菜、蜜瓜、洋葱、葡萄等优势产品已有美誉度优势,引导企业、合作社统一商标名称、包装标识,举办葡萄节、蜜瓜节等农产品节会,共同宣传推介、一起占领市场,着力打响种植业品牌,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二是在养殖业上争创品牌。抓住肉羊养殖在全省领先、毗邻新疆、距中亚西亚较近的地域优势和肉羊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的消费优势,集中打造“酒泉”牌,合力打开市场销路。三是在精深加工上争创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商标申请,依法保护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组织参加农交会、展销会、博览会等节会,加强对外宣传,着力打造一批市内外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带动生产基地规模大的名牌产品。四是在特色产业上争创品牌。立足枸杞、红枣等特色产品,以每个县形成1个主打品牌,依托节会平台开拓市场、唱响品牌。

(六)着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二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发展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跨区域、跨产业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到2020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500个,其中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个。三是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实现建制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鼓励面向“三农”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发行农业产业基金,提供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引导金融、社会资金投入发展。开展特色产业保险,加快由“保底”向效益保险转变。

(七)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一是加快农田水利交通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农业节水和末级渠系等项目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村道路畅通能力,2020年村组、示范园区道路铺油罩面全覆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每年完成农田林网500km以上。二是加强农业科技转化支撑。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技术、标准的研发,加强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节水、设施种植、规模养殖等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推进高效田建设,提升精耕细作和精细管理水平,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3000元以上高效田达到185万亩。三是加速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依托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乡村风貌等资源,发展田园休闲观光综合体,建成10个特色旅游镇,30个特色村。

(八)着力提升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展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坚决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落实“三禁”决定,组织实施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遏制草原超载过牧和生态过度开发趋势。三是加大农业安全防控力度。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安全、农资打假等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四是加大标准化生产推行力度。完善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扶持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优势特色产业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五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构建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加强“三品一标”认定认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33个,生产面积占比达到67%,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追溯管理全覆盖。

(编辑:王骏杰)

景方元,1973年生,男,甘肃酒泉人,酒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农业。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